楊祥國,男,漢族,重慶永川人,1984年1月出生,2001年12月入伍,2004年7月入黨,大專文化,西藏軍區某邊防團二連班長,上士軍銜。該同志自入伍以來,在被稱作“魔鬼之域”的西藏最險的巡邏道上生死巡邏60餘次,行程8000餘公里,47回與死神擦肩而過,身上大小傷疤21餘處,被官兵親切地稱為“巡邏王”;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維穩控邊先進個人,先後榮獲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全軍“優秀人才獎”三等獎,2012年4月被山南地區授予“感動山南十大人物”。入伍10年來,該同志忠誠使命、恪盡職守、勇於擔當、樂於奉獻,充分展現了當代邊防軍人的良好精神風貌。
2018年12月,楊祥國榮獲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祥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重慶永川
- 出生日期:1984年1月
- 職業:中國人民解放軍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主要成就:“感動山南十大人物”
主要成就,人物事跡,
主要成就
楊祥國所在的連隊是西藏軍區巡邏任務最重、條件最苦的單位,每次巡邏,他都帶領尖刀班走在最前面,忠誠履行一名邊防戰士的神聖職責,先後帶隊拆除、銷毀印軍越線搭建占地設施200多起,3次逼退印軍越線設點,維護了祖國尊嚴。他勤於學習、善於總結,在實踐中探索出“巡邏心理訓練法”和“負重巡邏體能分配法”,使新戰友能夠當年走上巡邏道。他編寫的“巡邏遇險50個怎么辦”、“情況處置40法”等口袋書,在邊防連隊廣泛運用,有效提高了部隊執勤能力。他還十分注重搞好傳幫帶,積極為單位培養骨幹,全連13個班長中有10人是楊祥國帶出的兵,70多名戰士都受過他的嚴格訓練,官兵都尊稱他為“班長之母”。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人物事跡
這是條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雪山荒原全長160餘公里,卻需要6天5夜才能走完的生死路,穿越10餘條冰河、8座終年不化的雪山,海拔落差2500多米,到處都是刀鋒山、老虎嘴,毒蟲、猛獸出沒,土石流、雪崩頻發。
這也是一條與祖國主權息息相關的邊防路。在這條西藏軍區最苦、最遠、最險的巡邏道上,某邊防團二連班長楊祥國12年往返60餘趟,總計行程兩萬餘公里,經歷47次生死考驗。每一趟計步器計算數據定格在90000多步,每一步都是生與死的較量,每一步都是對體能和意志的考驗,每一步都是邊防戰士對祖國主權的忠誠守護。
只要還走得動,決不離開巡邏路
2002年,已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楊祥國卻執意走進雪域軍營,謝絕後勤部隊的挽留,堅決申請到邊防一線。
當楊祥國如願來到當時不通公路、不通電、不通電話的山南軍分區某邊防團二連時,他才真正見識了邊防的苦:在高寒缺氧環境下跑5公里,恨不得在胸上鑿個孔,暢快呼吸;每天摸爬滾打,單雙槓、伏地挺身,練得筷子幾乎都拿不起。而最苦的要數環繞連隊唯一的補給線一條14公里的羊腸小道背主副食品,懸崖峭壁邊積雪後的路面溜滑難行,背著幾十公斤重的米麵油,還要一手揪著崖邊的植被,一手抓著攀登繩爬行。
2002年5月,楊祥國在連隊創下當兵5個月後成為正式巡邏隊員的第一人。走在巡邏路上,也走進了先輩的英勇歷史。巡邏線要經過一片上世紀60年代的戰場。50年前,一群單衣單褲的中國軍人,趁著一場大雪正濃的戰機,帶著1公斤炒麵,翻過喜馬拉雅山,一舉將入侵的敵人消滅,收復了這片國土。
跋涉在撒滿先烈熱血的土地上,楊祥國對國土有了最刻骨銘心的認識,他暗自許下誓言:只要還走得動,決不離開巡邏路!
第一次巡邏,他3次命懸一線
二連巡邏的雪山荒原以“天險”聞名西藏邊防,它全長160餘公里,途經10餘條冰河、8座常年積雪的雪山,絕壁、塌方、激流等危險路段達200多處,多數時候得沿陡峭的懸崖行進,37處需藉助攀登繩、26處要架設懸梯。自有駐軍以來,先後有10餘名官兵犧牲在這條路上,受傷致殘者更是不勝枚舉。
2002年5月第一次巡邏,楊祥國連涉三險,命懸一線。
由於巡邏線在無人區,保障全靠自己攜帶。儘管為了減少負重,連生活必需品都儘量捨棄,盛飯用罐頭盒,嚼口香糖除口臭,背囊近40公斤重,負重跋涉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山荒原非常艱辛。
這次巡邏的第3天下午,登著天梯爬刀峰山時,楊祥國一腳踩空,連人帶包滑向深淵。下滑10多米的他,幸運地被一叢灌木擋住。待他伸頭一看,頓時毛骨悚然——灌木叢下是萬丈深淵,淵底的河流細如銀線。
大家趕緊拋下攀登繩,將他拉了上來,卻發現腳崴傷了。為了不拖後腿,他一聲不吭咬牙堅持跟著隊伍。
到了黃昏,巡邏隊乘著暮色過獨木橋,楊祥國因受傷的腳用力不均,差點墜入湍急的河流,情急之下他緊抱住木頭才幸免於難。
夜宿深山,大家裹緊衣服擠在簡易帳篷里過夜。睡下沒多久,哨兵發現附近有狗熊急忙叫醒大家,進入臨戰狀態。狗熊呼哧呼哧地一步步逼近隊員,擅演口技的班長學老虎叫,才將狗熊驅走。
最後一天,楊祥國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高寒缺氧讓他感覺胸口上像壓著個磨盤似的,喘不上氣來。溫度已是零下,可汗水卻不停地淌在衣服上凍成冰碴,摩擦著皮膚,火辣辣的疼痛讓他保持一份清醒。
走到後來,他的疼痛已經麻木,竟打起瞌睡來。為保持清醒,他雙手不停地拍打自己的臉。高寒缺氧和極度疲勞竟讓他產生幻覺,他猛咬自己的舌尖,當鮮血溢滿口腔,才倏然清醒。
6天5夜的苦旅,等楊祥國艱難的回到連隊,體重減少近5公斤,連模樣都變了形,迎接的戰友竟沒認出來。他受傷的腳腫得鞋脫不下來,班長只得用剪刀將鞋剪破。
2個月後,楊祥國腳傷剛愈,便報名參加下一次巡邏。這次,他失足掉進滿是雜草腐葉的深坑,額頭上劃出一條長長的傷口,由於沒能及時縫合治療,額頭留下一道刺眼的疤痕。頭被深坑裡的山虱子叮咬得直流黃水,傷口腫得老高,後來,痊癒的傷口周邊再也不長頭髮了。
該邊防團團長苟平德團長讚嘆:楊祥國擔任開路先鋒,經常以身涉險,他經歷的生死考驗太多了。
2007年5月,脊柱鑽心的疼痛讓楊祥國癱倒在床上。戰友將他送到衛生隊,檢查結果是脊柱嚴重變形,不能再巡邏。連主官趕來安慰他,安心治病,治好後回連隊當文書。
一星期後,在確定下一批巡邏隊員前夕,楊祥國拿著衛生隊王林吉隊長開的康復證明,找到連長崔宏峰報名參加巡邏,連長卻不同意。為證明病已好了,他乾脆把連長架在脖子上,一口氣做了20多個扛人深蹲。
第二天,他如往常一樣,作為尖刀組組長踏上巡邏路。後來,大家才知道,在衛生隊他也是用同樣的招數開出了康復證明。但他強忍的結果是,入伍10年後,因長期負重巡邏脊柱變形更為嚴重,身高比當兵前還矮了一厘米。
13次捨身救戰友
險象環生的巡邏路上,每一步都凝聚著戰友深情。楊祥國常說,沒有一群生死相依的戰友兄弟,他一趟也走不下來。
2002年6月,楊祥國在巡邏中,和班長祝尚禮一起掉進3米多深的泥潭。就在楊祥國驚慌失措時,祝班長蹲在泥潭中,用頭將他頂上岸邊。
十幾年巡邏路,楊祥國涉險無數,救助戰友的次數更是數不清。最驚險的一次救助,是他用攀登繩帶戰友張威走出險境。
那次巡邏,戰士張威攀爬雪山時因墨鏡摔碎,得了雪盲症,眼睛一下子看不清東西。在雪山峭壁上獨立行走,絕無生還可能。
絕望之際,楊祥國把張威的背囊分給大家,拿出一根攀登繩,把繩子兩頭分別系在自己和張威的腰上。“別擔心,我給你系道保險繩,咱們生死與共!”他故作輕鬆地說。
隨後找來根樹枝,兩人各握一頭,每遇到危險地段,楊祥國都要用樹枝提示張威摸索前進。遇到太險峻的路,他就用手握著張威的腳,慢慢放進狹小的腳窩裡,一步一步往前挪。
儘管如此小心,過一處斷崖時,張威還是踩滑了一處碎石,身體“唰唰”地往崖下滑落,拽著楊祥國急速下滑。千鈞一髮,楊祥國奮力抓住一顆小松樹,兩人停止下滑,斜掛在峭壁上。聞聲趕來的戰友們趕緊把兩人拉上來。
經歷生死驚魂,張威哭得稀里嘩啦:班長,我不走了!你解開繩子,我不能拖累你。
楊祥國緊緊抱住他,堅定地說:別說傻話,我不會丟下你,就像你也不會丟下我一樣。最終,楊祥國牽引著張威,翻越老虎嘴,闖過鬼見愁,平安回到連隊。
從那以後,“雪域巡邏王”的稱號慢慢在連隊官兵中傳開,在雪域越叫越響!
為國忘家,欠下厚厚一本“親情賬”
楊祥國說,在付出與收穫背後,他欠下了一本厚厚的“親情賬”。
2006年,楊祥國的父親患上癌症,作為獨生子,他很想回家照料父親。可到了年底,父親卻堅決不同意,對兒子說,“兒啊,為國家守好邊防線,就是盡了最大的孝心。”楊祥國淚流滿面,祈求老父親早日康復。
2009年9月,父親病逝。噩耗傳來,楊祥國哭得撕心裂肺,他面向家鄉,長跪不起。原本打算回家守靈,可想到巡邏路十分艱險,連隊又缺少骨幹。話到嘴邊又咽下,第二天含淚踏上巡邏征程。
這一年底,楊祥國二級士官服役滿期,正猶豫留隊還是退伍回家照顧老母親時,母親卻對他說:“兒啊,只要部隊需要你,就繼續留在部隊。”為此,母親還領養了一個女兒,讓兒子安心在部隊服役。
這兩年,楊祥國休假回家,妻子艾容看到他身上總是多出幾道傷疤,每次都再三囑咐丈夫巡邏時注意安全。2012年,她到部隊探親,陪楊祥國給烈士掃墓時,聽到一樁樁悲壯事跡後,終於理解丈夫為何義無反顧,為何會如此深愛這片巍然壯美的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