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祖保,1942年出生於中國江蘇,化學工程專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密西根大學John B. Fenn 傑出大學工程講座教授。
1964年楊祖保獲得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士後赴美留學,進入耶魯大學就讀研究生,1968年獲得碩士學位,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1978年進入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任教;1995年進入密西根大學化學工程系擔任教授;2002年擔任台灣中央大學李國鼎講座教授;2005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08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獲得美國能源部授予的氫氣研發獎;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楊祖保的主要研究內容為氣體吸附、分離純化、環境催化、儲氫材料、納米材料的理論和工程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祖保
- 外文名:Ralph T. Yang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中國江蘇鎮江
- 出生日期:1942年9月18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美國耶魯大學
- 主要成就:2005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08年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2015年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64年,楊祖保獲得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士後赴美留學,進入耶魯大學就讀研究生,1968年獲得碩士學位,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
1974年,進入位於紐約長島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擔任研究組長(-1978年)。
1978年,進入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化學工程系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1978-1982年)、教授(1982-1995年)、主任(1989-1995年)、Praxair講座教授(1993-1995年)。
1995年,進入密西根大學化學工程系任教,擔任教授、系主任(1995-2000年)、Dwight F. Benton講座教授(2002年-)。
2002年,擔任台灣中央大學李國鼎講座教授;2005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08年當選為第27屆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吸附理論研究
楊祖保針對吸附涉及的基本過程進行研究,包括:氣固平衡;擴散(孔擴散,表面擴散,在沸石中的擴散);固定床吸附器的動力學;變壓吸附過程中的循環吸附/解吸過程;滯後現象。在超音波輔助下對活性炭和樹脂等強吸附分子(如苯酚)進行解吸已經取得了成功,發現超聲可以代替化學再生。
吸附材料研究
楊祖保在探索合成新的吸附劑的可能性,通過開發弱絡合物等可逆的化學鍵和其他困難的碳氫化合物分離。通過套用分子軌道(MO)理論為吸附劑設計開發了一種方法,從MO計算來看,對於任何給定的被吸附物質,可以迅速確定最佳陽離子和陰離子放置在表面上。開發新的吸附劑材料,為不同的氣體分子提供所需的擴散性。利用這些吸附劑,可以通過動力學分離完成氣體混合物的分離,並致力於研究新的吸附劑從汽油和柴油中去除硫化合物。
儲氫材料研究
通過在納米結構碳中添加催化劑來使用氫溢流,了解氫溢出機制。使用碳納米管和石墨納米纖維作為獨特的吸附劑,通過溢出機制開發新的儲氫納米材料。
環境催化研究
楊祖保一直在開發用於低溫SCR的催化劑以及用於氨的低溫選擇性催化氧化的催化劑。1999年首先發表以Fe-exchanged zeolites(鐵離子交換沸石)作為分解氮氧化物(NOx)反應的最佳催化劑,已為多家汽車公司使用,另有“柱狀黏土催化劑用於控制氮氧化物”專利,也授權美國CoaLogix Tech科技公司套用於發電廠廢氣的管理與控制。
- 學術論著
截止到2016年,楊祖保在環境化工相關領域Science,JACS,EST,AIChEJ等主流期刊發表論文410篇(被引用逾18000次),撰寫兩本專著,獲33項美國發明專利。兩部專著被世界各大學、科研所及工業界廣泛採納套用。2008年《吸附法氣體分離》被美國化工學會選為近一百年來最具影響力的30本化工書籍之一。
出版時間 | 圖書名稱 | 出版社 |
---|---|---|
1987.01.19 | Gas Separation by Adsorption Processes | Butterworth-Heinemann |
1989.05.12 | New Direction in Sorption Technology | Butterworth-Heinemann |
2003.06.27 | Adsorbent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 Wiley, New York |
人才培養
楊祖保在密西根大學講授《分離過程》、《化學工程實驗室》、《高級定向研究》、《高級分離過程》、《吸附工程》。在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給本科生講授《流體力學》、《化學反應工程》、《化學工程實驗室》、《工廠設計》,為研究生講授《化學反應工程》、《環境工程》。
1980年以來,楊祖保為中國培養了三十多名博士生和博士後,他們大多已成為中國學術界與工業界的領軍人物和中堅力量。他先後與中國十多所大學、研究所開展學術交流,根據學術家譜(The Academic Family Tree)中的記錄,其中一些學生的具體信息如下:
時間 | 學生姓名 | 學位類型 | 畢業學校 |
---|---|---|---|
2000 | Nick D. Hutson | grad student | Michigan, Ann Arbor |
2000 | Joel Padin | grad student | Michigan, Ann Arbor |
2001 | Salil U. Rege | grad student | Michigan, Ann Arbor |
2002 | Akira Takahashi | grad student | Michigan, Ann Arbor |
2004 | Ambalavanan Jayaraman | grad student | Michigan, Ann Arbor |
2006 | Gongshin Qi | grad student | Michigan, Ann Arbor |
2009 | Anthony J. Lachawiec | grad student | Michigan, Ann Arbor |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
1991年 | 美國化學工程學會William H.Walker化工文獻傑出貢獻獎 |
1994年 | 美國化學工程學會會士 |
1996年 | 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工業氣體技術研究院優秀獎 |
1997年 | 美國化學工程學會分離部門獎(Clarence Gerhold) |
1999年 | 美國碳學會SGL Carbon獎“炭科學與技術最傑出貢獻獎”(每三年獎) |
2001年 | 美國耶魯大學科學與工程協會基礎及套用科學獎 |
2003年 | 美國化學學會ACS分離科學與工程國家獎 |
2005年 |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系第二屆傑出校友獎 |
2005年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2007年 | 美國密西根大學傑出教授成就獎 |
2008年 |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
2008年 | 美國能源部DOE氫能研發獎 |
2008年 | 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30個開創性化學工程書籍作者之一” |
2010年 | 美國能源部DOE氫能計畫特別表彰獎 |
2010年 | 台灣大學第五屆傑出校友獎 |
2013年 | 國家發明家學會 |
2015年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85年-1991年 | 美國碳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 |
1986年- | 吸附科學與技術,Adv. BD. 會員 |
1987年-1988年 |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分離和純化部部門主管 |
1991年-1993年 | 工業與工程化學研究,Adv. Bd. |
1992年-1995年 | 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分離處處長 |
1993年- | 吸附 - 國際會計準則期刊,顧問委員會成員 |
1996年-2001年 | 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獎項委員會委員 |
1997年- | Separation&Purification Reviews, Adv. BD. |
1998年-2004年 | 國際吸附學會理事 |
2000年-2004年 |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編輯委員會委員 |
2001年- | 《Carbon》榮譽編輯諮詢委員會委員 |
2002年- | 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會員 |
2004年-2007年 | 《Applied Catalysis A》總編輯 |
2008年- |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編輯顧問委員會委員 |
2009年- | 神華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技術委員會委員 |
2012年- |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國際諮詢小組委員 |
2013年-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編輯顧問委員會委員 |
2013年4月10日 | 華中科技大學顧問教授 |
個人生活
楊祖保的哥哥楊祖佑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第五任校長。
人物評價
楊祖保是分離純化工程、吸附劑研發及其套用於環境與能源領域的世界著名專家和引領者。他發明了多種在空氣分離/純化、有機物分離、汽車燃料脫硫、氫氣儲存等領域具有最佳性能的新型吸附劑,也從理論上發展了獨特的分子軌道理論計算模式,用以指導設計吸附劑,對環境催化、碳化學、材料科學方面也有重要突破與貢獻。(中國工程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