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1463年6月23日—1525年2月11日),字玉夫,號雲庵,河南開封府儀封縣(今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人,祖籍陝西西安府郃陽縣(今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明朝中期官員,官至工部司務。
基本介紹
- 全名:楊潤
- 字:玉夫
- 號:雲庵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河南開封府儀封縣(今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
- 出生日期:1464年6月23日
- 逝世日期:1525年2月11日
- 最高官職:工部司務
- 祖籍:陝西西安府郃陽縣(今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軼事典故,別號由來,譬如蠅蚋,人際關係,史料索引,
人物生平
楊潤生於天順七年六月七日(1463年6月23日),他在少年時期,就展現出遠大的志向和寬宏的氣度。父親楊謐考中進士後,被任命為崑山知縣,他帶著全家赴任時,楊潤的表哥趙希魁也隨行。到了崑山後,父親聘請老師同時教導他們兩人,對趙希魁如同親生兒子一般疼愛。每當吃飯時,楊潤總是勸趙希魁多吃;每當做新衣服,也總是先讓給趙希魁。兩人整天在一起讀書學習,從無怨言。父親對蔣淑人說:“我的兒子能如此謙讓孤苦無依的表兄,我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楊潤天性聰慧,加上父親家教嚴格,他勤奮學習,文章日益精進。回到家鄉後,經過督學官員的選拔,他進入縣學成為生員,當時的生員們都比不上他。
成化二年(1466年),楊潤因精通朱熹的詩歌,在河南鄉試中中舉。第二年赴禮部會試,未能考中。此後又參加了四次會試,均未能上榜。當時父親擔任中丞巡撫宣府,後調任兵部輔佐,楊潤都隨侍在側。在外,他協助父親出謀劃策;在內,他則綜理家務。閒暇時,他還拜訪文武士中的賢能之人,以備父親推薦。因此,父親在邊疆立下赫赫戰功,在朝中享有卓越聲譽,楊潤都功不可沒。
弘治十三年(1500年),父親在京逝世,楊潤護送靈柩回鄉。按照明朝制度,凡是在京三品官員任職滿一考(三年)後去世的,朝廷會派遣官員監督建造墓地,所需材料和勞力費用可從本省支取。然而,有些地方長官的家屬卻趁機斂財,讓監督建造者再向縣官索取費用,因此縣官與喪家常常因此產生怨恨。楊潤在處理營葬事務時,完全聽從監督建造者的安排,監督建造者便用全部費用為他建造了墓地,所以他的墓地比近來所建的都要好。楊潤精通書法,他親手書寫諭祭文並刻在碑上,豎立在亭中,又將公卿大夫的祭文刻在石壁上。他的字畫遒勁有力,兼具晉唐風格,監督建造者臨摹了數百幅帶走,可見他的書法深受人們喜愛。
守喪期滿後,楊潤遵從蔣淑人的意願,前往吏部候選。最終在部試中名列前茅,被授予工部司務之職。雖然職位不高,但他作為尚書的幕僚,每天早晨都要到尚書堂行禮,其地位在四曹(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的大夫和上士之上。四曹中若有積壓的公務或懶惰的官吏,尚書總是命令司務去核查。因此,司務若向四曹提出建議,四曹多會採納。四曹遇到可輕可重的事情,也會來告訴司務,以探聽他的意見。楊潤到任後說:“我怎能隨意插手其他官署的事務以圖便利呢?”他既不插手四曹的事務,而四曹向他報告的事情若不符合規定,他也堅決不執行。因此,四曹對他都大加禮敬,工部尚書曾鑒也非常欣賞他的為人。每當部里有疑難事務,曾鑒總是召楊潤來商議,無論緩急輕重,楊潤都能給出中肯的建議。曾鑒經常說:“過去所說的‘入幕之賓’,誰能超過你呢!”
正德二年(1507年),宦官劉瑾擅權專政,生殺予奪大半出自他手。士大夫稍有忤逆他的意思,就會遭到陷害。舊怨新仇,他必報復,甚至有人因此被抄家滅族。朝野震驚,卿大夫以下官員見到他都要在庭院中參拜。楊潤說:“宦官當政,士大夫還能安心做官嗎?”於是他上疏請求辭官歸隱,曾鑒極力勸阻,但未能成功,最終他辭官歸鄉。幾天后,曾鑒因事面見劉瑾,受到劉瑾的傲慢對待,曾鑒感慨地說:“楊司務(指楊潤)真是有先見之明啊!”因此事,曾鑒心情鬱結,不久便生病了,兩鬢斑白,不久便去世了。
楊潤歸鄉後,每日以侍奉母親為首要之事。無論是冬夏衣物,還是床鋪被褥,他都親自檢查,務求潔淨。傍晚時分,他必定站在寢門外詢問母親是否安睡,內婢回答“已睡”,他才放心離開。清晨則詢問母親是否安好,得到肯定的回答後才安心。他親自監督家人的飲食準備,每餐必定親自侍奉母親用餐,盡力準備各種美味佳肴,同時關注母親飲食的多少和喜好,都有節制,不讓她過多或過少。蔣淑人已經九十五歲高齡,身體強健,頭腦清晰,如同五六十歲的人一般。這固然得益於她自身的保養,但楊潤的奉養之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嘉靖四年(1525年)正月十六日夜,楊潤設宴掛燈,邀請了郭維藩等五人共賞。郡中的子侄們都陪坐,笙歌戲曲,歡聲笑語,非常熱鬧。直到縣樓上四更鼓響,楊潤還戀戀不捨,不忍客人離去。然而,僅僅過了四天,嘉靖四年正月二十日(1525年2月11日),楊潤便因病去世了,享年七十三歲。噩耗傳來,全縣的士人百姓都說:“好人去世了!”
歷史評價
曾鑒:昔所謂入幕之賓,其能過子耶!(《明故工部司務楊公墓志銘》引)
郭維藩:公眉目疏秀,面豐,頤晰白如玉。動止雅重,翩然如塵外人,天性樂易,不立岸畛,惡言人過,而樂善人之道。接人無賢愚大小,辭色溫溫,常若恐拂其意者,故人皆爭相親比。(《明故工部司務楊公墓志銘》)
軼事典故
別號由來
楊潤曾在城西一里左右的地方建了一座庵堂,匾額上題寫“止”字,取意於“知止不殆”的哲理,並因此自號為“雲庵”。庵內種植了許多奇花異草,芳香四溢,美麗的鳥兒在其中飛翔。每當吉日或興致高漲之時,他便邀請親朋好友前來遊玩,共敘友情,談論農事,卻從不提及官場之事,仿佛不知世間有勢利之事一般。
譬如蠅蚋
昔日,楊潤的父親在朝為官時,楊潤與弟弟楊惠夫都是待用的鄉進士,家門顯赫,親戚和熟人都爭相前來巴結,讚譽之聲不絕於耳。然而,自從父親去世,楊惠夫也相繼離世,楊潤又辭官歸隱後,那些曾經爭相巴結的人便轉而投向他人。有時有人邀請楊潤而他不去,子侄們便以此為言,楊潤笑著說:“這些人就像蒼蠅蚊子一樣,追逐著香氣和臭味而聚散,何足輕重?又怎么知道將來他們不會捨棄別人而像捨棄我一樣呢?”人們都認為這是至理名言。
人際關係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
先輩 | 曾祖父 | 楊伯中 | 洪武年間由於秦地(今陝西一帶)遭遇大災,攜帶家人越過函谷關,向東逃到河南,最終定居在儀封(今河南蘭考),並在此地安家落戶。後來被封為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 |
祖父 | 楊瑾 | 曾任華容主簿,後被封為文林郎監察御史,不久又被追贈為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 | |
父親 | 憑藉進士身份逐步升至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 | ||
母親 | 蔣氏 | 被封為淑人。 | |
平輩 | 原配 | 劉氏 | 被封為安人。 |
側室 | 朱氏 | —— | |
周氏 | —— | ||
子輩 | 長子 | 楊承祺 | 順天府治中。 |
次子 | 楊承祉 | 縣學生。 | |
三子 | 楊承礿 | 縣學生。 | |
四子 | 楊承禕 | —— | |
五子 | 楊承祀 | —— | |
六子 | 楊承祊 | 縣學生。 | |
七子 | 楊承祝 | —— | |
八子 | 楊承繹 | 縣學生。 | |
九子 | 楊承礽 | 縣學生。 | |
長女 | 楊氏 | 嫁吏目柴炳。 | |
次女 | 楊氏 | 嫁縣學生李沖之。 | |
三女 | 楊氏 | 嫁李紹庭。 | |
四女 | 楊氏 | 嫁蘭陽學生王維謙。 | |
五女 | 楊氏 | 嫁喻思恭。 | |
六女 | 楊氏 | —— | |
參考資料: |
史料索引
- 郭維藩《明故工部司務楊公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