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君事件

楊淑君事件

在2010年11月17日上午進行的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首輪比賽中,中國奧運冠軍吳靜鈺的最大對手中華台北名將楊淑君,因違規使用護具被取消參賽資格。儘管中華台北方面強烈抗議並提出申訴,但仲裁委員會依然維持了原判。18日晚些時候,楊淑君宣布退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淑君事件
  • 時間:2010年11月17日
  • 地點廣州
  • 事件楊淑君違規使用護具
事件真相,造成影響,媒體評論,

事件真相

昨日,亞運會跆拳道開賽,上午舉行的女子49公斤級以下級別1/8預賽,中華台北選手楊淑君在首場比賽被宣判取消比賽資格,楊淑君和教練拒絕下場,導致比賽延誤。
楊淑君事件楊淑君事件
對陣越南選手武氏厚,從比賽過程來看,楊淑君占有絕對優勢,按規則應該是楊淑君9比0獲勝。但裁判卻判武氏厚獲勝,楊淑君被取消比賽資格!遭遇如晴天驚雷般,楊淑君充滿興奮的臉立刻變成了驚詫和無奈,她在場地中央高舉雙手表示抗議,楊淑君的教練也衝到場地中央表示抗議。有訊息稱,楊淑君是因為腳套出了問題遭遇判罰。在此後的官方新聞發布會上,韓國籍世界跆拳道聯盟秘書長梁振錫宣稱,因為在楊淑君的電子襪中發現了違規的感應器,運動員被取消了比賽資格。另外,還將通過規定的程式對他們延遲比賽的抗議行為做出進一步的處理。
廣州亞運會跆拳道比賽17日展開較量,在女子49公斤以下級的一場1/8預賽中,來自中華台北隊的楊淑君由於電子護具出現違規情況而被當場判罰“犯規敗”。當晚,亞運會跆拳道比賽技術代表趙磊向本報記者詳細介紹了此事的前因後果。
該場比賽由楊淑君對陣來自越南的武氏厚,比賽進行到一分多鐘時,楊淑君以9∶0領先。趙磊說,此時,來自韓國的工程師發現楊淑君的電子護具有異常反應,隨即向趙磊報告。趙磊安排當值的亞洲跆拳道聯盟競賽監督委員會的一名菲律賓籍委員處理此事。這名委員從楊淑君的電子護具腳套上發現了兩枚違規放置的電子晶片。隨後,趙磊召集競賽監督委員會其餘3名分別來自韓國、新加坡、伊朗的委員商議此事,為慎重起見,並邀請世界跆拳道聯盟和亞洲跆拳道聯盟的秘書長旁聽。根據跆拳道競賽規程,經過集體決議,楊淑君被判“犯規敗”。
事後,中華台北代表隊提出申訴,競賽監督委員會根據程式又做了一遍詳細解釋。有質疑認為,楊淑君已經通過比賽檢錄,為何還可以在比賽中判她電子護具違規。趙磊解釋說:根據競賽規程,即便運動員通過檢錄,在比賽過程中,裁判員和競賽監督委員會委員如發現護具感應程度有改變的現象,也可以做出判決。這條規程,已經在賽前舉行的領隊會上通知各代表隊。
中國跆拳道協會副秘書長曹濤17日向記者表示,楊淑君是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此次在比賽中被判“犯規敗”,中國跆拳道協會感到同情和遺憾。曹濤說,中國跆拳道協會和中華台北跆拳道協會之間的合作密切而友好,過去幾年交流互訪不斷,水平共同提高。楊淑君也曾在蘇州進行過集訓。曹濤同時透露,此事發生後,楊淑君和教練在場上不肯離去。世跆聯和亞跆聯曾有動議,取消中華台北跆拳道隊全體隊員亞運會參賽資格。作為技術代表的趙磊為此做了積極斡旋,避免了這一情況發生。

造成影響

在亞運會上中華台北跆拳道選手楊淑君被取消比賽資格後,台灣民眾爆發反韓聲浪,除了拒用韓貨、燒太極旗外,日前甚至有人表示:“少女時代來道歉都沒用!”這番言論也引起韓國網友抗議,認為“台灣怎么會扯到少女時代呢?”
楊淑君拭淚不斷......楊淑君拭淚不斷......
據台灣今日新聞報導,台灣跆拳道選手楊淑君17日因“電子襪貼片事件”,遭判取消比賽資格,因而喪失奪金的機會。
楊淑君事件引起了台灣民眾不滿,他們的憤怒情緒逐漸變成反韓情緒,不僅拒用韓國產品、焚燒、撕毀太極旗以及砸碎韓國泡麵,還有人跑到萬華的韓僑學校怒砸雞蛋,在這種反韓情緒高漲的情況下,新聞中更出現了“少女時代”的相關字句,這也引起了韓國網友的抗議,《朝鮮日報》更用“毫無關係”來形容這段話,韓國網友則認為“怎么會提到少女時代?難以理解。”
20日更是發生在台北的韓僑國小遭砸蛋事件。據台灣“中央社”的報導,再度發生韓僑國小遭蛋砸事件,台灣警察當場帶回簡姓男子偵辦。
台警方表示,20日和22日蛋砸韓僑國小事件,同為53 歲的簡姓男子所為,簡姓男子到案後供稱,“不滿韓國人操控亞運會跆拳道比賽”,造成楊淑君被取消資格,才會砸蛋抗議,並非針對小學生,也不會做出對學生不利的行為。
於20日已經發生的砸蛋事件,台警方上午已經派人到韓僑學校執行安全警戒勤務,剛好簡姓男子前往砸蛋,警方依法先帶回警局查辦,如果韓僑國小提告,則以妨害名譽罪嫌偵辦。
台警方還呼籲,民眾看待亞運事件,“應該對事不對人”。

媒體評論

中華台北亞運跆拳道女將楊淑君因電子護具爭議被判失去比賽資格,在台灣沸騰,網民發起抵制韓貨,韓僑國小遭到蛋洗等等,意外成為五都市長選舉熱門議題。在激烈的選舉前夕,這就像在汽油桶里丟火柴棒,轟隆一聲就炸開來,待選舉激情過後,是有必要以理性的態度來檢視其中所凸顯的若干問題。
首先,民進黨集中火力追打馬當局沒有在第一時間表達不滿,“體委會副主委”陳顯宗因一句“吞下去”丟了烏紗帽,馬英九、吳敦義前幾天頓時都變成“憤青”,談話、動作不斷升高。高層的“憤青化”,助長台灣的集體憤怒愈來愈旺,藍綠競相加碼,抵制韓貨就是這么來的。
然而,這種集體憤怒,容不下不同意見的非理性氣氛,明顯是有問題的。台灣地方小,網路發達,傳播力超強,不論任何事都是一窩風。以楊淑君事件來說,民進黨怪馬當局沒有在第一時間表達不滿;但若是民進黨“執政”,“府院”肯定也不會在還搞不清楚真實狀況時就跳出來炮火四射。楊淑君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多數人都一頭霧水,甚至連什麼叫“電子襪”都不知道;事件的真相是在第二天以後,現場照片、影片陸續出爐,對比兩造說法才進一步釐清。
民進黨這次選舉主打所謂的“治理牌”,迴避兩岸議題,繼之前質疑台北市花卉博覽會、新生高架道路等工程,楊淑君事件也成為“治理牌”範疇,藉此猛批馬當局無能。而馬當局的回應,也像兩岸議題被綠營牽著走,綠營喊沖,馬當局就沖,民眾也跟著沖,有異見者被迫全都噤聲。抵制韓貨、蛋洗韓僑學校當然是超乎理性行為,不應助長,但會有這種現象,就是社會氣氛所造成的,民進黨、馬當局都有責任。
楊淑君案”如果是台灣以後處理任何公共事務的做法,凡事都跟著社會情緒走,有人喊沖就沖,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台灣因藍綠對立激化,很多事情都會莫名其妙被上綱,尤其是涉及兩岸事務,從“東京影展”事件到“楊淑君案”,馬當局是該要建立一套危機處理的作業程式了。
其次,從“釣魚台事件”到“楊淑君事件”,很明顯的,除了台灣的“獨派”之外,另有特定的政治勢力及部分海外媒體故意要挑動兩岸問題。兩岸關係改善後,追求利益的美國、日本都逐漸改變其戰略,以這次的“釣魚台事件”為例,美日都極力要避免出現“兩岸聯手對抗日本”。在科技產業與台灣競爭激烈的韓國則把兩岸ECFA所形成的“CHINWAN”效應視為勁敵,與日本一樣對兩岸關係的改善都有一股濃濃的“酸勁”。
以致,從東京影展、橫濱APEC、廣州亞運在第一線採訪的媒體都可以感受到,部分海外媒體一直刻意在挑撥兩岸關係,親綠的台灣《自由時報》21日就轉載了韓國《朝鮮日報》20日的報導指出,“韓國在這個項目沒有選手參賽,且決定取消楊淑君比賽資格的競賽監督委員會主席是中國人,台灣把責任歸咎於韓國完全不合邏輯。”另外,新加坡《聯合早報》也報導,韓國跆拳道協會表示,這件事是主辦地與台灣之間的關係,跟韓國絕對無關。
國際政治本來就是唯利益至上,兩岸關係改善壯大彼此力量,讓過去的內耗變成向前發展的動力,自然有些國家或利益團體不樂見,但每個地方因應方式不同。日本是以改善台日關係,拉攏台灣的方式來創造利益,韓國還不明顯;但在國際社會的若干氛圍是很清楚的,兩岸改善關係的過程中,除了有台灣的綠營杯葛,還有些海外勢力見縫插針,逮到機會就不肯放過。綠營又很會善用這種“工具”,炒作“反中”議題。
這一點,不只是大陸或台灣單問題,兩岸都應有所警覺,避免外力撩撥製造兩岸誤解。這次,大陸官方即時針對“楊淑君事件”進行處理是一個好的模式,台灣也應有類似的處理機制,來因應隨時有可能發生的擦槍走火事件。在兩岸關係真正穩定之前,彼此皆宜謹慎為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