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玲(市十八中教科研室主任)

楊海玲(市十八中教科研室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海玲,包頭師範學院畢業,市十八中教科研室主任,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曾獲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等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海玲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包頭師範學院
  • 職務:市十八中教科研室主任
  • 榮譽: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
  • 性別:女
基本資料,名師檔案,教學方式,醫生楊海玲,

基本資料

楊海玲
圖片
姓名:楊海玲
性別:女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現代
籍貫:包頭
民族:漢族
身份:教室

名師檔案

楊海玲
圖片
楊海玲,市十八中教科研室主任,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曾獲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市級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榮譽稱號,論文《關於教師影響力的思考》獲自治區論文評選一等獎,所帶的班級數學成績每年名列年級榜首,多名學生在“希望杯”全國數學競賽中獲獎,所帶班級被評為“自治區優秀班集體”。
1990年,楊老師從包頭師範學院畢業後,成為市十八中一名普通教師,從走上講台的第一天,她就在教案本上寫下了“當個好老師,對得起學生”。

教學方式

楊海玲
圖片
最佳化課堂,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楊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相信自己天生是當教師的料。”為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楊老師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與同事一起探討教學經驗,還經常外出觀摩教學、聆聽講座。1997年,楊老師開始擔任班主任,自帶班起,她深知責任更加艱巨,特別是在專業知識方面要做到“教一知十、教一知百”。因此,她不斷給自己“充電”,加強專業知識及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
為了帶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楊老師利用大量的幾何模具及多媒體資料來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並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課堂。楊老師說,她有一個堅持了20年的好習慣,喜歡看數學方面的雜誌,有《數學參考》《數學研究》等。每次備課,她都會把能引入課堂的好案例寫進教案本,設計一款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優質教案,鍛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學期,市十八中選派22名教師赴山東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回來後,作為教科研室主任的楊老師率先在自己的班級實施“杜郎口教學模式”,她把47名學生分為6個小組,每個組由好、中、學困生組成,選一名成績好的學生當組長,監督和帶動本組的同學;組內互相幫扶,好學生給學困生當“老師”,中等學生互相學習各自的強科、補習弱科;6個小組還開展學習競賽。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效果非常好,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上課踴躍發言,有一部分學生以前不愛學習,變得愛問問題了,並能認真完成作業,有了很大的進步。
提高教學,激活教研一盤棋
肩負著教科研室主任的重任,楊老師深知:一枝獨秀不是春,只有提高了全體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才是學校教育的春天。在“校本教研觀摩”活動中,她為青年教師講授示範課,激勵大家踴躍參加;“教學開放日”中,她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節假日,她堅持鑽研“課題研究”;她把參與完成的自治區課題《中學生不良行為的教正研究》整理成專題材料與教師們分享……
在數學教研活動中,楊老師動員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為青年教師出謀劃策。她經常找青年教師交談,她說,為了讓新教師儘快適應學校、適應學生,老教師應該多吃點苦。有一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一開始很不適應,楊老師多次聽他的課,幫助他分析教學上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一段時間後,學生都說這位新老師的課上得越來越好。談起這件事,楊老師則謙虛地說:“這是他自己能吃苦、愛鑽研。”
情感教育,給學生更多的關愛
楊老師認為“情感教育勝過知識教育”,因為育人的關鍵是關心每個學生,用實實在在的愛去喚起一顆顆年輕幼稚的心。學校有很多學生來自海南區周邊農區,有些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學生,楊老師會解囊相助,拿出自己的工資給他們買書和文具,並將衣服送給他們禦寒。
班裡有一個女孩,父親下崗後靠打零工維持生活,母親又常年生病,家裡連供她上中學的生活費用都拿不出。楊老師得知後,替她申請減免了所有費用,又自己花錢給她買了課本和文具……這名學生升入高中後,楊老師又為她向有關部門申請了助學金,使她順利讀完了高中,考入了內蒙古大學。她的母親逢人便說:“沒有楊老師哪會有我女兒的今天,我家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楊老師的恩情。”

醫生楊海玲

北京醫科大學本科及碩士研究生畢業,主任醫師,空軍級專家,第四軍醫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92年-1994年美國MIAMI大學高訪研修,獲得"國際榮譽訪問學者稱號"。兼任全軍皮膚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銀屑病防治研究專項基金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皮膚科學會銀屑病學組副組長,《中華皮膚科雜誌》、《臨床皮膚科雜誌》、《中國臨床醫生雜誌》、《人民軍醫雜誌》等6種醫學期刊編委。1993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2003年獲得中國女醫師協會授予的"巾幗建功模範醫師"光榮稱號及榮譽證章。
楊海玲(市十八中教科研室主任)
圖片
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近40年,重點研究銀屑病和痤瘡等心身性皮膚病,已發表論文96篇,參與編寫和編著臨床醫學專著11本。以第一貢獻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1988年、1992年、2000年),以第二貢獻者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02年)。現承擔全軍"十五"重點課題1項。1997年與導師王光超教授等國內十餘名知名專家創建"銀屑病防治研究專項基金會",實施現代醫學模式防治銀屑病。
教學職稱 :教授
行政職務 :主任
畢業院校 :北京醫科大學
擅長疾病 :銀屑病和痤瘡等心身性皮膚病
榮譽成就 :獲得"國際榮譽訪問學者稱號"。兼任全軍皮膚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銀屑病防治研究專項基金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皮膚科學會銀屑病學組副組長,《中華皮膚科雜誌》、《臨床皮膚科雜誌》、《中國臨床醫生雜誌》、《人民軍醫雜誌》等6種醫學期刊編委。1993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2003年獲得中國女醫師協會授予的"巾幗建功模範醫師"光榮稱號及榮譽證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