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發展
楊村煤礦領導班子將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倡樹“人本、誠信、精細、創新”企業核心價值觀,弘揚“礦興我榮、敢為人先”的楊村精神,積極推進科學發展、安全發展、有效發展、和諧發展,努力實現礦井又好又快發展。
礦井簡介
井田位於兗州煤田的西北部,東以17層煤-400底板等高線垂直下切與鮑店礦井、興隆莊礦井為界,西至18層煤層露頭,北至第九勘探線與地方礦楊莊礦井為界,南至馬家樓支二斷層與田莊礦井為界,南北走向長9公里,東西傾斜平均寬3.4公里,井田面積30.6平方公里。 礦井可採煤層4層,均屬太原群煤層,有15上、16上、17、18層煤。 其中穩定可采2層 (16上、 17層煤) , 可採煤層總厚度3.75米,核定地質儲量9241.6萬噸, 核定可采儲量59344.7萬噸。其中第一水平核定地質儲量5921.4萬噸,核定可采儲量3456.8萬噸,煤質屬高發熱量、高揮發分、高硫、低灰的氣肥煤,煤層均有煤塵爆炸危險和自燃發火的可能,屬低沼氣礦井。礦井由兗州煤炭建設指揮部設計室設計, 礦井生產能力為60萬噸,日產煤2000噸,年設計工作日300天,礦井服務年限71年,其中第一水平41年。
楊村礦井屬煤代油的建設項目,為兗州礦務局向國家包建的第一對礦井。1983年前由兗州煤炭基本建設公司管理(1984年代管)。1984年11月,兗州礦務局與兗州煤炭基建公司對楊村礦井建設工程進行劃線,1985年2月6日,礦務局(甲方)與兗州煤炭基建公司(乙方) 簽訂了《楊村礦井包建契約》,包建資金計8360.16萬元。礦井建設採用系統工程網路技術指導施工。參加施工的單位有兗州煤炭基建公司凍結地質施工隊、第六工程處和第三十二工程處。礦井建設劃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984年建設井筒階段,提出當年開工,當年三個井筒到底,主副井短路貫通,風井改絞的奮鬥目標;第二階段1985年開始,抓井下井底車場開拓及大巷與風井貫通,同時抓副井提升系統的形成,為主井提升系統開工贏得時間,並促進其他系統形成。施工方法、工藝採用常規方法。三個井筒表土段採用差異凍結法,人工挖掘,外壁混凝土用溜灰管下料,下放金屬刃腳模板的施工方法。基岩段治水採用地面予注漿,井壁結構為素混凝土,使用液壓滑模施工。人工鑽爆掘進,用網噴作臨時支護。巷道施工採用鑽眼爆破,耙裝機裝岩, 錨噴支護的常規工藝。1988年7月,兗州礦務局成立楊村礦井交接驗收辦公室,對礦井三類工程進行檢查驗收,驗收270項,評級265項,合格率100%,其中優良品率58.49%。同年11月,由山東煤炭局質量監督中心站,對楊村礦井質量進行認證,三類工程計219項, 全部合格,其中優良品127項,優良品率58%,三類工程按規定綜合評分為84.2分,定為甲級工程。該工程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設計質量要求,同意交付生產使用。 1989年6月,國家成立楊村礦井驗收委員會,認真審查了楊村礦井驗收辦公室提交的《楊村礦井建設竣工驗收報告》,同意礦井正式投產。礦井自開工到投產,礦建工程完成18660.5米,占設計總量的99.89%,土建工程竣工面積69818.1平方米(工業建築8505.1平方米,民用建築47996平方米),占設計總量的76.2%,安裝機電設備4799台件,井下安裝完兩個採區的兩個工作面,另兩個工作面已完成井巷工程。1990年,礦井生產原煤49萬噸,達設計生產能力的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