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康

楊會康

楊會康(1866一1939),亦名萃元,字仲頤,號筱麓、克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會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66年
人物簡介,子女後人,

人物簡介

湖北沔陽(今仙桃市)沔城人。楊會康的父親楊東祿是鄉間秀才,行醫賣字養家餬口,未及“而立”便拋下妻子和兩個幼子,即6歲的楊介康、3歲的楊會康撒手西去。兄弟二人得舅家資助讀書,兄長楊介康中了1892年“光緒十八年壬辰科”進士,位在三甲第141名,後做了京官。楊會康18歲取秀才,25歲中舉。1903年,其兄為之捐官候補道,分發江西。次年署九江木關道,駐湖口徵稅。1909年,署江西巡警道。次年調署江西分巡南(昌)、瑞(州)、袁(州)、臨(江)、兵備道兼管水利。1911年,同盟會員孫筱庭在武昌被捕,因親友關係,楊懇請江西巡撫馮汝騤專函沏廣總督瑞澈,為之關說獲釋。武昌起義後,回里閒居。張勛復辟時,曾上奏帖向宣統“恭請聖安”,以示忠誠。
1922年6月,任江西省實業廳廳長。後回湖北,在省實業廳佐理工作,1925年2月擢省財政廳廳長。時武漢教育界醞釀已久的“廢按(鈔)改現(洋)”風潮爆發,三鎮教師罷教遊行,要求改用現洋發薪,楊避而不見。教師砸財政廳,搗毀楊公館室內陳設,撰對聯一副貼於門前“泥首稱臣,江西九江兵備道;甘心禍鄂,湖北沙湖楊會康”,楊稱病“辭職”。3月後任政務廳長併兼任武昌商埠局長。奉蕭耀南之命,開發武昌商埠,清理為豪紳所占據的原武昌氈呢廠的土地,收歸公有;併力排眾議,借外資數十萬籌辦商場。不久,北伐軍攻克武漢,楊被北伐軍關押。寧漢合流後被釋,返回故里,無意仕進,詩酒博奕,以度晚年,1939年病死於四川萬縣。楊生平喜吟詩作文,民國初年,與邑人李心地共組“沔城詩社”,邀集同里進士、舉人及其他文士,定期吟詠,匯集成《古復詩草》,自費刊行。另著有《卓觀樓文集》。

子女後人

楊會康的六女兒楊剛,1930年在燕京大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北方左翼作家聯盟的發起人之一。
楊會康之子就是著名的左翼作家羊棗(原名楊廉政),1919年,19歲的楊廉政因參加五四運動被學校開除,受到父親的嚴厲訓斥。北洋政府的官僚怎能容忍兒子反對政府?他對兒子自我斷送了赴美鍍金的前程而痛心疾首,甚至把他弄回家囚於鎖。
羊棗之子耿青(原名楊朝漢)抗戰時期加入了新四軍,後任國防部五院(即後來的七機部、航天部),黨委常委、科技部部長,成為院長錢學森的科技組織工作助手。
耿青之妻林佑(原名龔維懿),為原山東省長龔積柄之女,抗戰時期加入新四軍,後任中國科技大學黨委委員、無線電系總支書記、副主任、輕工部工藝總公司副總經理、部咨委委員。
耿青、林佑的長子楊南征在部隊時有《智慧型軍隊》等多種著作問世,現供職於中央電視台。他們的另三個兒女分別考入國外知名院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