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登(廣州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楊文登(廣州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文登,湖南雙峰人,廣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南方醫科大學博士後,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理從事臨床心理學、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研究。當前主要關注循證心理治療的新進展研究,包括心理學的循證實踐研究、心理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研究、心理治療方法的選擇研究等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文登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雙峰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南京師範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心理學
  • 職務:系主任
  • 學術代表作:循證心理治療
研究方向,個人簡介,教育背景,社會兼職,獲獎情況,論文著作,著作,部分論文,科研項目,教學情況,教學項目,教授課程,其他,

研究方向

從事臨床心理學、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研究。主要關註:(1)循證心理治療研究。在商務印書館出版《心理學的循證實踐叢書》(著譯4部),發表循證相關論文3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項目等循證相關項目7項,獲省部級獎勵2項。(2)理論心理學與西方心理學史研究。出版著作4部,主持廣東省教改項目及廣州大學《心理學史》優質課程與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在《Theory & Psychology》、《心理學報》等發表相關論文30餘篇,近年開始關注具身認知的新進展研究。

個人簡介

楊文登,廣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南方醫科大學博士後,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訪問學者。兼任廣州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廣州大學心理與腦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廣州大學課後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Campbell中國聯盟副秘書長,廣東省心理健康協會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醫促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Theory & Psychology》(SSCI)期刊編委。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心理學報》及SSCI收錄論文11篇、其他CSSCI收錄論文近30篇,11篇次被《新華文摘》(數字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及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等轉載。出版著作10部,包括《循證心理治療》等專著3部,主譯《心理健康領域的循證實踐:九大基本問題》等譯著3部,副主編或第二譯者翻譯教材4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羊城學者”學術帶頭人培養項目等課題近10項,獲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獨立)、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各1項。教學方面,主持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項,是首屆廣州大學“廣州良師教學新秀”及第六、七屆廣州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獲廣州大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二等獎1次,廣州大學本科課堂教學獎4次,指導學生獲“廣東省優秀研究生”1人次,廣東省心理學師範技能大賽三等獎2人次。

教育背景

(1) 1999年畢業於湖南理工學院計算機教育專業,畢業後擔任中學教師;
(2) 2007年湖南師範大學基礎心理學碩士畢業;
(3) 2010年南京師範大學基礎心理學博士畢業;
(4) 2016年-2017年,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臨床心理學方向訪問學者;
(5) 2019年南方醫科大學心理衛生學博士後出站。

社會兼職

(1)Campbell中國聯盟副秘書長
(2)廣東省心理健康協會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3)中國醫促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4)《Theory & Psychology》(SSCI)期刊編委、多個心理學SSCI、CSSCI期刊的審稿人
(5)中國心理學會會員

獲獎情況

(1)楊文登,《循證心理治療》,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2016年.
(2)楊文登,李曉苗,張小遠.《心理治療循證實踐中“證據”的四個基本問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9年。

論文著作

著作

(1)楊文登(著). 循證心理治療.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2.
(2)楊文登(著). 循證心理健康服務.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7.
(3)楊文登, 趙英武, 鄧巍(譯). 心理健康領域的循證實踐:九大基本問題.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7.
(4)楊文登, 鄧巍(譯). 循證心理治療的研究與實踐.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20.
(5)楊文登(副主編). 循證社會科學.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9.
(6)楊文登(副主編). 四位一體,協同奏響心理健康教育的交響樂.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2015.
(7)楊文登(著). 心理學史筆記.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2.
(8)楊文登, 殷融, 蘇得權(譯). 心理學之書.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6.
(9)葉浩生, 楊文登(譯). 現代心理學史.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4.
(10)葉浩生,楊文登(副主編). 西方心理學史.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2.

部分論文

(1)Yang, W., & Ye, H. S. (2014). Theoretical Psychology in Chin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ory & Psychology, 24(6), 813–829. SSCI
(2)Yang, W., & Ye, H. S. (2013).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Marxist practical philosophy for psychology. Theory & Psychology, 23(3), 371-390. SSCI
(3)Yang W., Wang, M., Zhang, X., Zhong, C., Luo, J., & GAO, Y. (2019). Factor Structure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Youth Psychopathic Traits Inventory and its shorten version in Chinese detained boy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1831.SSCI
(4)Zhong, C., Wang, M-C*., Shou, Y., …& Yang, W(通訊作者). (2018). Assessing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Grit-S in Chinese employees. PLoS ONE, 13,(12), e0209319,SCI
(5)Li, S., Wang, M*, Shou, Y., …& Yang, W.(通訊作者). (2018).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Brief Symptom Inventory-18 among Chinese Insurance Employe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519. SSCI.
(6)楊文登, 李曉苗, 張小遠. (2017). 心理治療循證實踐中“證據”的四個基本問題. 心理學報, 49 (6), 841-852.( 《新華文摘》(數字版)2017年2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7年第5期轉載,2019年廣東省哲社二等獎), CSSCI.
(7)葉浩生,麻彥坤,楊文登(通訊作者). (2018). 身體與認知表征:見解與分歧. 心理學報, 50(4), 462-472. CSSCI.
(8)易仲怡,楊文登(通訊作者),葉浩生. (2018). 具身認知視角下軟硬觸覺經驗對性別角色認知的影響.心理學報, 50(7): 793-802.(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18年第11期轉載)CSSCI.
(9)王孟成, 鄧俏文, 畢向陽, 葉浩生, 楊文登(通訊作者). (2017). 分類精確性指數Entropy在潛剖面分析中的 表現:一項蒙特卡羅模擬研究. 心理學報, 49 (11), 1473-1482. CSSCI.
(10)楊文登, 葉浩生. (2009). 荊其誠的國際心理學思想與實踐. 心理學報, 41(9), 902-910. (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9年第12期轉載) CSSCI.
(11)葉浩生,曾紅,楊文登(通訊作者). (2019). 生成認知:理論基礎與實踐走向. 心理學報, 51(11): 1270-1280. CSSCI.
(12)Yang, W., & Ye, H. S. (2017). History of Psychology in China: Contribution, Challenges and Future. Frontier in History of China, 12(2): 328–349.一般外文期刊
(13)楊文登. (2016). 心理治療中共同要素理論的歷史發展. 心理科學, 39(4), 1017-1022. CSSCI.
(14)楊文登, 葉浩生. (2010). 循證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發展的新方向. 心理科學, 33(2), 500-502. CSSCI.
(15)楊文登, 張小遠. (2017). 心理治療中的共同要素理論與特殊成分說:爭議與整合 . 心理科學進展, 25(2), 253-264. CSSCI.
(16)謝家全, 謝昌頤, 楊文登(通訊作者). (2020). 飢餓對認知與社會行為的影響及其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28(1), 141-149.
(17)楊文登, 葉浩生. (2010). 美國臨床心理學培養模式的演進及展望. 心理科學進展, 18(5), 741-751. CSSCI.
(18)李抗, 楊文登(通訊). (2015). 從歸因療法到內隱理念:德韋克的心理學理論體系及影響. 心理科學進展, 23(4), 621-631. CSSCI.
(19)楊文登, 宋艷, 王孟成. (2016). 如何實施循證心理治療:以美國循證項目與實踐註冊系統為例.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24(6), 1154-1156. CSSCI.
(20)楊文登. (2012). 心靈如何被感知:從松果體到鏡像神經元. 心理學探新, 32(1), 8-12. CSSCI.
(21)楊文登, 葉浩生. (2008). 論心理學中的還原論. 心理學探新, 28(2), 7-10. CSSCI.
(22)楊文登, 丁道群. (2007). 潘菽的心理二分法與兩種取向心理學. 心理學探新.27(2), 8-11. CSSCI.
(23)楊文登, 李抗. (2016). 心理治療方法選擇的四個基本問題. 心理學探新, 36(6), 568-573. CSSCI.
(24)葉浩生,楊文登(通訊). (2018). 激進生成論及其反表征主義革命. 心理學探新,38(1):3-8. CSSCI.
(25)董霄,楊文登(通訊). (2019). 後現代主義視角下第二代認知科學的三個特徵. 心理學探新, 39(6): 483-486. CSSCI.
(26)楊文登. (2010). 循證實踐:一種新的實踐形態?. 自然辯證法研究, 26(4), 106-110. CSSCI.
(27)楊文登, 葉浩生. (2009). 心理學中的生物決定論探析. 自然辯證法通訊, 31(1), 16-21. CSSCI.
(28)楊文登, 葉浩生. (2012). 論中國理論心理學的概念、困境與實踐領域.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51(4), 152-160.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2年第4期轉載) CSSCI.
(29)楊文登, 葉浩生. (2012). 社會科學的三次“科學化”浪潮:從實證研究、社會技術到循證實踐. 社會科學, 34(8), 107-116.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11期轉載). CSSCI.
(30)楊文登, 談心. (2016). 教師實踐智慧的五種常見誤解及其澄清——基於循證教育學的視角. 教師教育研究, 28(4), 1-7.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17年第2期全文轉載,《新華文獻》2016年24期篇目揖覽)CSSCI.
(31)楊文登. (2008). 質化研究與循證實踐:心理學中研究與實踐的關聯及互動.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54(4), 97-102. (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08年10期轉載) CSSCI.
(32)楊文登. (2014). 社會工作的循證實踐:西方社會工作發展的新方向.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3(2), 50-59. (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工作》2014年第7期、《社會學文摘》2014年第3期全文轉載).
(33)楊文登. (2017). 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證實踐:理論、案例與啟示. 外國教育研究, 44(6), 54-67. CSSCI.
(34)楊文登, 葉浩生. (2010). 論循證醫學的醫療倫理模式及其缺陷. 倫理學研究, 9(1), 96-100. CSSCI.
(35)楊文登, 丁道群. (2009). 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視域中的心理學研究.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5(3), 315-323. CSSCI.
(36)楊文登, 葉浩生. (2010). 縮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基於循證教育學的視野. 教育研究與實驗, 28(3), 11-17. CSSCI.
(37)楊文登, 丁道群. (2006). 以實踐觀點看兩種取向心理學的對立與統一.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3(3), 38-41. CSSCI.
(38)陳穎,楊文登(通訊). (2019). 葉浩生.具身認知視角下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社會互動及干預策略.中國特殊教育, (11), 30-35. CSSCI.
(39)楊文登. (2010). 循證醫學的哲學反思及其對人文社會科學實踐的啟示. 循證醫學, 10(1), 49-53. 科技核心
(40)楊文登, 葉浩生. (2008). 循證心理治療述評與展望. 中國循證醫學雜誌, 8(1), 951-955. 科技核心

科研項目

(1)楊文登, 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證實踐模式及本土化研究(CBA130124), 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青年項目, 12萬, 201312-201612, 主持.
(2)楊文登,循證教學視角下教師實踐智慧轉化為有效教學的過程及效果研究(19YJC88011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青年項目,8萬,201903-202203,主持.
(3)楊文登, 青少年ADHD三種循證治療方法的效果對比研究(GD18XXL02),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學科共建項目,4萬,201803-202103,主持.
(4)楊文登, 社會工作的循證實踐模式及其人才培養體系本土化的研究(1201561641), “羊城學者”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項目 , 15萬, 2015, 2018, 主持.
(5)楊文登, 循證教育學探索研究:以美國有效教學策略網為例(2011TJK166), 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 , 自籌, 2012-2015, 主持.
(6)楊文登, 循證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2012WYM_0101), 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畫項目, 1.5萬, 2012- 2015, 主持.
(7)楊文登.“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循證心理治療研究”(2016WTSCX097),廣東高校特色創新項目,3萬,201707-202007, 主持.

教學情況

教學項目

(1)楊文登. 基於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心理學史課程教學改革及教材體系建構. 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 2018. 主持. 省級
(2)楊文登(第一參與人). 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基地建設研究. 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 2018. 郭斯萍教授主持. 省級

教授課程

(1)本科生課程:《心理學史》、《發展心理學》、《進化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
(2)碩士研究生課程:《循證心理健康服務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
(3)指導研究生情況:畢業碩士研究生12名,在讀碩士研究生10名。

其他

(1)2019年,指導學生獲得廣東省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三等獎,排名第一
(2)2019年,廣州大學本科課堂教學二等獎.
(3)2019年,指導研究生易仲怡獲廣東省優秀研究生.
(4)2018年,廣州大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二等獎.
(5)2018年,主持《心理學史》課程獲批為廣州大學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6)2018年,廣州大學本科課堂教學二等獎.
(7)2017年,主持《心理學史》課程獲批為廣州大學“優質課程”.
(8)2017年,首屆廣州大學“廣州良師教學新秀”.
(9)2015年,第七屆廣州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10)2015年,獲“廣州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11)2015年,廣州大學2014-2015學年本科課堂教學二等獎.
(12)2014年,第六屆廣州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13)2014年,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校級培養對象.
(14)2013年,廣州市第九屆教學成果特等獎及廣州大學第六屆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四.
(15)2013年,廣州大學2012-2013學年本科課堂教學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