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惕之

楊惕之(1575年5月27日-1647年6月16日)原名楊士謹,後改名楊惕之,字貽白,號敬天。廣西玉林市州佩人。少貧寒,性格沉毅,明萬曆乙卯年鄉舉出仕北直隸廣平府威縣知縣,官至錦衣衛經歷司,刑部員外郎,刑部郎中,1643年左右出任南陽知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惕之
  • 別名:楊士謹,楊貽白,楊敬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西玉林市州珮村
  • 出生日期:1575年5月27日
  • 逝世日期:1647年6月16日
  • 職業:南陽知府
楊惕之,名士謹,後改名惕之,字貽白,號敬天,廣西鬰林州佩人,生於萬曆乙亥年五月廿七日,是楊省魯的次子,其祖父楊江泙曾經當過威縣知縣和南陽知縣。
楊惕之小時候家裡很貧寒,但是他性格沉穩堅毅,在農耕之餘潛心攻讀,終於在萬曆乙卯年鄉試中舉,此時楊惕之四十歲,不惑之年,出任了北直隸廣平府威縣知縣。
楊惕之在做威縣知縣的時候,政風廉潔惠民,治理得很好,經常一個月都沒有人被刑罰責罰。
因為政績突出,楊惕之頻繁的被舉薦,崇禎皇帝欽取其回京,到錦衣衛經歷司管理錦衣衛的人事和檔案,接著升任了刑部員外郎。
在楊惕之繼續升任刑部郎中的時候,中原流寇起,饑民流民紛紛象螞蟻一樣歸附了李自成,中州(即現今的河南)禍害最劇烈,反覆劫掠屠殺,當時的南陽是戰略要地,也被反覆蹂躪,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屠城有數次之多,幾成無人之地,虎狼之所,南陽控制權反覆易手,明朝任命的知府和李自成任命的偽官一年內可以交替數次,南陽官員輪換比走馬燈還快。朝廷授予楊惕中憲大夫稱號,任南陽府知府,命他火速出守南陽。
楊惕之到達南陽後,剛下車就打開糧庫賑濟饑民,招募了很多精兵和勇士,把遠近的鄉民都移到了城內,增修了城堡,又大量修繕了戰鬥和守城的器具。楊惕之還經常輕車簡從的下鄉勸慰和安撫居民,一年以後,南陽的逃走的居民很多都回來了。楊惕之在南陽鎮守,每次流寇來襲都被擊敗,致使流寇不敢再窺視南陽,民眾皆尊崇楊惕之為楊太守。可是無奈朝廷中宦官弄權,處處牽制,楊惕之知道很難再有作為,憤懣成疾,又感覺年事已高,就告病還鄉。
楊惕之回到鬰林後,在城中建造了府邸,還奉旨在城內下十字街建立了一座牌坊,牌坊中寫有天中鎖錀的字樣,以表彰楊惕之鎮守南陽的功績。
萬曆甲申年,李自成攻陷了燕京,崇禎帝殉國,訊息傳來,楊惕之嚎嚎大哭,朝北面再三叩拜,絕食數日粒米不進想以死盡節卻沒死成。六月,福王在南京自立為帝,楊惕之接到徵召文書後,喜不自勝,奮然而起,立刻買舟東下到羊城廣州,但是道路阻塞無法前進,很快南京就陷落了,不得已,楊惕之再次返回鬰林,鬱鬱寡歡,經常在冷清的夜晚聽到他哭泣的聲音。
到了丁亥年正月,在汀州原來的廣西巡撫瞿式耜等人擁護桂王在廣州稱帝,延續明朝正統。楊惕之聽到後,立刻變賣家產招募兵勇想幫助明朝復興,大約召集了一千多人準備下廣州,結果三月廣州南明政權就兵敗了,形勢變得很危險,招募的兵勇大部分就解散了。
當時鬰林地區有最大的草寇謝正奇,謝正奇原本是明朝的游擊將軍,鬰林北市人,崇禎十年被李自成打敗後帶少數殘兵回到鬰林,煽動和誘惑饑民一萬多人到大宛肚(今洛陽鄉新忠村山雞坪)做山賊,趁局勢混亂到處劫掠鄉鎮。廣州南明政權潰敗後,永曆皇帝跑到了太平府(現在的崇左市江州區),皇帝和臣子都互相失散了,人心驚懼,謝正奇這些草寇更加放肆圖謀襲擊鬰林,鬰林城內外都很惶恐想不出對策。鬰林知州徵集意見為守住鬰林,企圖和謝正奇議和來等待援兵,官員和鄉紳都附和了他的意見。
鬰林知州邀請楊惕之到州署秘密商談保衛鬰林的計策,楊惕之說:草寇剛剛開始猖獗的時候就應該剿滅來保衛疆土,好在這個時候國家還有點運氣,我們楊氏家族現在強壯的男兒還有數百人,城裡面的兵又還有數百人,都是平日訓練過的,可以合併成一隊使用。各鄉村逃難入城的精壯年大概有兩千人都還不錯,可以給他們發武器和甲冑,激起他們的忠勇之心作為後援使用,謝正奇這些草寇不過是烏合之眾,可以一鼓作氣的擊破他們。然後謹慎小心的堅守住鬰林城,召集百姓,再重新聯絡明朝舊部找到皇帝的遺孤,在桂東南重新集結正義之師,只要一個季度,就可以成大事。萬一不幸失敗了,則是天命難留,也不用再有什麼計策了,只有留著頭髮見先帝於地下罷了。
州署內有一個小吏是內奸,平常就和草寇有往來,他竊聽到了這個訊息,偷偷溜去報告了草寇,
賊營裡面的一眾山賊聽到之後大驚失色,急趁鬰林城兵員還沒聚集就傾巢出動攻城,聯合來賓姚春登,陳安國率兵數萬圍攻鬰林,永曆丁亥年六月十六日,鬰林城守備薄弱被攻陷。
城陷之時,楊惕之整理好衣服回到府中,嘆息著說:不成功了,不成功了。當時乳母周氏和侍女禤氏抱著楊惕之最小的孩子楊君燦站在楊惕之身邊失聲痛哭。楊惕之勉勵說:我身受國家恩澤,為國家鞠躬盡瘁,謀劃不成,在大義上應該以身殉國。你們應該趕快逃走,不要一起遇難,假如上天可憐我們楊家,能夠逃脫這場兵災,這個孩子就託付給你們二人撫育成人,如果能夠保存我的血脈,我也就死而無憾了。離別的時候,楊君燦才三歲,還在襁褓裡面哭泣,哭得都看不見眼前的人,二人抱著楊君燦隨著潰兵跑出城外幸免於難。
眾賊闖入府中,發現楊惕之穿戴好官服好整以暇的仰臥著,賊人把刀架到楊惕之脖子上威脅楊惕之投降。楊惕之閉上眼睛,不屑的叱罵道:我是大明的臣子,享用兩千石的俸祿,甲申年聽到皇帝殉國,就已經準備赴死。之所以忍耐到今天,不過是因為明朝正統還存在,希望伸展壯志光復明朝罷了。今天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怎么會向你們這些豬狗不如的傢伙乞求活路,你們這些叛國的逆賊可以趕快殺了我,免得這些話弄髒了我的耳朵。
楊惕之遇害,時年七十二歲,一門十餘口及楊氏宗族在城裡的人都被屠殺殆盡,一同被屠殺的還有鬰林市內共同守城的陳氏宗族,亦只剩一幼子。
到清初安定,謝正奇伏誅之後,乳母周氏和侍女禤氏帶著十四歲的楊君燦從賓州(現在的賓陽)回來了,但是因為這十幾年恐怖氣氛很嚴重,楊氏宗族的很多人都向四處分散了,原來楊太守的府邸已經變成了參將的官署,只有州佩的老宅還在,周氏和禤氏想把楊君燦交給楊氏族人撫育,以實現楊太守的託付。楊太守的從弟楊天錦聽到後悲喜交集認為尋訪得不夠早,內心還很是遺憾,但是楊氏宗族裡面卻因為不認識周氏禤氏和楊君燦而議論紛紛,楊天錦含淚和他們理論才平息了爭議,周氏和禤氏見楊氏宗族心裡貼服遂拿出了楊太守託付的田契點交,楊天錦重新裝訂成冊把原來的田產繼承了回來,由太守的弟弟楊畏之將楊君燦養育到四十歲,楊君燦得以發奮讀書,延續香火。
百年之後,清朝道光辛巳年知縣,後面官任至國子監監丞的蘇宗經寫有《太守楊貽白先生論》,說道:作為臣子在國家危亡的時候應該以死盡節才能說是忠臣,即使隱退鄉里聽到動亂也能夠舉起義旗反抗才能說是忠臣。至於起義不成功,全家付之一炬,但是忠心已經盡。當官在任的時候撫恤惠民,退隱回鄉則遇難救民,雖然抗擊動亂不成不幸全家遇難只剩一個孤兒,難道還有誰比他的忠心更甚的嗎?楊貽白先生在過去的明朝固然是忠臣,在現在的清朝也可以稱為是忠義之士,其心光明,可以無愧貽白二字,過去于謙說要留清白在人間,楊太守留給子孫的都是以清白傳家為不朽的真理。
清代鬰林知州李天鈺亦寫有《楊太守坊記》,清代舉孝廉的藏書家蘇懿諧也寫有《楊太守坊紀事》來紀念這位明末的忠臣。《鬱林州志》卷十五,人物列傳:條目一,即是楊惕之。最後一個條目,義僕義婢,則是周氏和禤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