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恆文

楊恆文

楊恆文,男,博士,暨南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副研究員。畢業於清華大學。2021年11月24日,以共同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線上發表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恆文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學位:博士
  • 性別:男
人物簡介,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研究方向,榮譽獎項,學術兼職,科研項目,發表論文,最新研究,

人物簡介

楊恆文,暨南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副研究員。

教育背景

1997.9-2001.6 學士, 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現生命科學院)。
2001.9-2007.1 博士,導師:陳應華教授。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現生命科學院)。

工作背景

2007.1-2013.6 博士後/研究助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校區,導師: Ding Xue
2013.7-至今: 副研究員,院長助理。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

研究方向

1. 腸道微生物與免疫系統的相互調控;
2. 代謝性疾病的免疫機制;
3. 基於動物模型(線蟲、小鼠)的小分子藥物篩選。

榮譽獎項

2002年度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愛滋病病毒跨膜蛋白生物學功能研究,完成人:陳應華,肖翌,陸韻,董曉楠,於天維,丁健,楊恆文

學術兼職

2016年,當選為廣東省免疫學會理事
2017年,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細胞治療質量控制與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

科研項目

1. 磷脂醯絲氨酸受體參與凋亡細胞清除的分子機制研究, 廣州市科信局科學研究專項, 項目編號201607010256。20萬元,2016-2019,項目負責人。
2. 心理彈性腸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相互關係研究,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暨南大學醫學研究與套用組團聯合基金,25萬,2016,項目負責人
3. γδ T細胞與腸道菌群之間的相互調控及其分子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項目編號31420103901。289萬元,2015-2019. 第四完成人。
4. 免疫功能調控的分子機制創新引智基地. 國家外專局、教育部“111”創新引智基地. 項目編號B16021。900萬,2016-2020.核心成員。
5. γδ T細胞和IL-27在脂肪肝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廣東省科技廳重大基礎研究培育項目,項目編號2014A030308003。100萬元,2015-2019. 第二完成人。
6. 結核病生物資料庫的建立及臨床套用,廣東省公益研究與能力建設專項,廣東省科技廳,1630622700107,2016-2019,30萬(到校6萬,合作單位負責人)

發表論文

[1] Guangchao Cao#, Qian Wang#, Wanjun Huang#, Jiyu Tong, Dewei Ye, Yan He, Zonghua Liu, Xin Tang, Hao Cheng, Qiong Wen, Dehai Li, Hau-Tak Chau, Yiming Wen, Hui Zhong, Ziyu Meng, Hui Liu, Zhenzhou Wu, Liqing Zhao, Richard A Flavell, Hongwei Zhou, Aimin Xu, Hengwen Yang*, Zhinan Yin*.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caffeine-free high sucrose cola beverages aggravates the pathogenesis of EAE in mice. Cell Discovery (2017) 3, 17020; doi:10.1038/celldisc.2017.20(Co-corresponding author)
[2] Liu J#, Yang H#, Yin Z, Jiang X, Zhong H, Qiu D, Zhu F, Li R. Remodeling of the gut microbiota and structural shifts in Preeclampsia patients in South China.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7 Apr;36(4):713-719, doi: 10.1007/s10096-016-2853-z.(IF=2.857, Co-first author)
[3] Yang Hengwen#, Chen YZ#, Zhang Y#, Wang X, Zhao X, Godfroy JI 3rd, Liang Q, Zhang M, Zhang T, Yuan Q, Ann Royal M, Driscoll M, Xia NS, Yin H, Xue D. A lysine-rich motif in the phosphatidylserine receptor PSR-1 mediates recognition and removal of apoptotic cel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Jan 7; 6:5717. (IF=11.47)
[4] Chao L#, Lu L#, Yang Hengwen#, Zhu Y, Li Y, Wang Q, Yu X, Jiang S, Chen YH*. Identification of a human protein-derived HIV-1 fusion inhibitor targeting the gp41 fusion core structure. PLoS One. 2013 May 31;8(5): e66156. (IF=3.53, Co-first author)
[5] Hengwen Yang, Canhui Lan, Ying-Hua Chen. Evidence for existence of a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CD14 and CXCR4 on monocytic cell line U937. Por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7 (IF=0.57)
[6] Hengwen Yang, Canhui Lan, Yi Xiao, Ying-Hua Chen. Antibody to CD14 like CXCR4-specific antibody 12G5 could inhibit CXCR4-dependent chemotaxis and HIV Env-mediated cell fusion. Immunol Lett. 2003, 88 (1): 27-30. (IF=2.36)
[7] Hengwen Yang, Yi Xiao, Yun Lu, Ying-Hua Chen.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domain on HIV-1 gp41 and the putative receptor protein p62. Immunobiology. 2001, 203: 778-785. (IF=3.18)

最新研究

暨南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尹芝南教授團隊經過7年努力,在肥胖代謝性疾病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白細胞介素IL—27可以直接靶向並促進脂肪細胞棕色化和產熱,通過燃燒脂質以減輕肥胖和改善2型糖尿病。相關研究論文於2021年11月24日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線上發表。論文題目為“IL—27 signaling promotes adipocyte thermogenesis and energy expenditure”。該項研究突破了對白細胞介素IL—27僅專注於調節免疫系統的傳統認知。尹芝南教授為該論文的最後通訊作者,耶魯大學Richard A Flavell教授、暨南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副研究員楊恆文,及暨南大學附屬珠海市人民醫院教授陸驪工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暨南大學附屬珠海市人民醫院博士後王倩、博士後李德海、暨南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副研究員曹廣超,及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教授石綺屏為共同第一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