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必純,女。曾任四川省金陽縣護士,瀘州市人民醫院(紅十字會醫院)內科護士長,護理部副主任。1985年榮獲護士國際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必純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省瀘州市
- 出生日期:1939年1月6日出生
- 職業:護士
- 畢業院校:瀘州醫士學校
- 主要成就:第30屆“南丁格爾獎”
簡介,事跡,成就,
簡介
楊必純,女。1939年1月6日出生在四川省瀘州市,1956年畢業於瀘州醫士學校附屬醫院護訓班。畢業以後在紅十字會醫院擔任護理員兩年。1958年10月為了支援西部衛生事業的發展,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西南邊遠的涼山彝族自治州,為祖國西南少數民族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由於工作表現突出,1981年8月調回瀘州市,任醫院內科護士長,1984年8月任護理部副主任。1982年被評為瀘州市先進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被評為四川省先進代表並擔任瀘州市人民代表。
事跡
1958年,楊必純僅僅18周歲,且身懷六月孕,但她不惜身懷有孕,毅然放棄內地城市的舒適生活,懷著一顆建設邊疆,發展少數民族衛生事業的紅心,奔赴祖國需要的地方——西南邊陲涼山彝族自治州,在金陽縣醫院從事護理工作。楊必純在金陽縣的23年中,她風裡來,雨里去,爬山涉水,穿林過澗,為彝族同胞送醫送藥上門,走遍了金陽縣的大部分地區,醫治了不少的彝族兄弟姐妹和兒童。
在十年動亂中,金陽縣醫院無人上班,已頻於關門時,而楊必純只有一個信念:醫院無能在任何時候要為傷員把門開著,作為一個白衣戰士,無論在什麼時候和場合都要有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無條件地肩負著搶救傷員的責任,楊必純不怕別人的譏笑,不顧個人的安危,她一個人堅持24小時上班,既當醫生有當護士還當清潔員,照顧著50多個病員,遇事還挺身而出,果斷地處理保護著病人和醫院的利益和財產。由於在他的帶動下,其他醫生護士采陸續上了班,醫院渡過了將瀕於關門的危急關。在這期間她接到母親病危的三次電報,每當她聽見醫院50多位彝族病人的呻吟時,在回家照顧母親與留醫院護理50多位彝族同胞之間,她毫不遲疑地選擇了“不能離開金陽縣醫院的50多張病床上的病人”。她回信安排不懂醫的姐妹們照顧母親,而留下自己夜以繼日醫治和護理著50多位彝族同胞。
楊必純處處以身作則,經常早上班,晚下班。中午午休時也仍然深入病房,搶救危重病人,不怕髒、臭、不怕苦、累,一心撲在搶救病人的第一線,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個人休息和報酬。
楊必純在金陽縣從事護理工作中,用自己的愛心和勇於獻身的行動,與彝族同胞打成一片,余他們同甘共苦,生死與共,贏得了他們的尊敬和愛戴,結下了摯誠的友誼。獲得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勞動人事部授予的堅持在少數民族地區長期從事科技工作的榮譽證書。
在十年動亂中,金陽縣醫院無人上班,已頻於關門時,而楊必純只有一個信念:醫院無能在任何時候要為傷員把門開著,作為一個白衣戰士,無論在什麼時候和場合都要有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無條件地肩負著搶救傷員的責任,楊必純不怕別人的譏笑,不顧個人的安危,她一個人堅持24小時上班,既當醫生有當護士還當清潔員,照顧著50多個病員,遇事還挺身而出,果斷地處理保護著病人和醫院的利益和財產。由於在他的帶動下,其他醫生護士采陸續上了班,醫院渡過了將瀕於關門的危急關。在這期間她接到母親病危的三次電報,每當她聽見醫院50多位彝族病人的呻吟時,在回家照顧母親與留醫院護理50多位彝族同胞之間,她毫不遲疑地選擇了“不能離開金陽縣醫院的50多張病床上的病人”。她回信安排不懂醫的姐妹們照顧母親,而留下自己夜以繼日醫治和護理著50多位彝族同胞。
楊必純處處以身作則,經常早上班,晚下班。中午午休時也仍然深入病房,搶救危重病人,不怕髒、臭、不怕苦、累,一心撲在搶救病人的第一線,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個人休息和報酬。
楊必純在金陽縣從事護理工作中,用自己的愛心和勇於獻身的行動,與彝族同胞打成一片,余他們同甘共苦,生死與共,贏得了他們的尊敬和愛戴,結下了摯誠的友誼。獲得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勞動人事部授予的堅持在少數民族地區長期從事科技工作的榮譽證書。
1985年楊必純榮獲了護士國際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章。
成就
楊必純在瀘州市人民醫院(紅十字會醫院)任內科護士長期間,主動配合和協助科主任,抓科室制度建設,抓好病房管理。1982年,她首先在醫院內科設五大員(考勤員、宣傳員、物資保管員、計畫生育員、勞動衛生員),訂出各員的職責,市科室管理工作有條不紊。1983年在院領導和全科醫護人員的支持下,首先在內科實行了崗位責任制。在崗位責任制的基礎上實行了護理2制和對危重病人實行護理十包(即幫助重病人:餵飯,餵水,餵藥,洗頭,洗足,梳頭,剪指甲,擦澡、翻身,倒大小便,沖洗會陰及臀部)。1984年9月,同全科護理人員一道,為進一步提高醫護質量,在內科實行護理責任制,開展了治療護理和生活護理,還開展了危重病人的計畫護理和心理護理,受到病人家屬的普遍讚揚。
為了使護士們熱愛和安心護理工作,她常常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地為年輕護士們講解護理工作在醫務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組織護士們學習護理業務知識,開展護理技術練兵,以自己在護理工作中的切身體會對她們進行現身說法,激發鼓勵她們,增強了她們學習業務,鑽研技術的風氣和興趣,使年輕的護士們業務技術提高很快,對護理工作充滿自豪和信心。當年內科及手術室,供應室的年青護士長均是她一手培養起來的,她言教身傳,嚴格要求,一絲不苟,不僅扶上馬,還送一程。她工作踏實,關心同事,了解護士們的生活情況,誰家遇到困難,她都主動上門關心,問寒問暖,幫助了解一些具體問題,而且還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其頂班。
1990年楊必純在瀘州市科委、科協的幫助下完成了“斜面側孔配液針頭”的研究工作,獲國家專利和瀘州市科委三等獎,該針頭的研製成功,大量減少了微粒進入人體,提高了輸液的安全係數,又能減少液體的浪費 。
1992年10月,楊必純主研的“YB_I型晨間護理消毒本”順利通過了四川省衛生廳科研成果鑑定,獲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三等獎,同時申報了1993年度政府科技發明獎,該項目填補了在護理上的空白。
1992年,以楊必純為主研的“全新輸液袋”在我院和其它單位套用後,反映較好,現已投入臨床普遍套用,使用該輸液袋每年可為醫院節約液體上千萬毫升,創收上萬元。該項科研成果已申報國家專利並已得到管理通知書。
1995年5月楊必純為主研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社區護理及康復醫療模式”的探索研究,於1997年 獲四川省衛生廳科技成果三等獎和瀘州市科技成果二等獎。
楊必純還積極撰寫論文。《斜面封頂側孔配液針頭的研究臨床套用》發表在《中國紅十字會》1990年第九期。《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護理》發表在《護士進修雜誌》1990年第三期。《肌肉注射斷針的處理》發表在《護士進修雜誌》1990年第五期。
為了使護士們熱愛和安心護理工作,她常常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地為年輕護士們講解護理工作在醫務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組織護士們學習護理業務知識,開展護理技術練兵,以自己在護理工作中的切身體會對她們進行現身說法,激發鼓勵她們,增強了她們學習業務,鑽研技術的風氣和興趣,使年輕的護士們業務技術提高很快,對護理工作充滿自豪和信心。當年內科及手術室,供應室的年青護士長均是她一手培養起來的,她言教身傳,嚴格要求,一絲不苟,不僅扶上馬,還送一程。她工作踏實,關心同事,了解護士們的生活情況,誰家遇到困難,她都主動上門關心,問寒問暖,幫助了解一些具體問題,而且還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其頂班。
1990年楊必純在瀘州市科委、科協的幫助下完成了“斜面側孔配液針頭”的研究工作,獲國家專利和瀘州市科委三等獎,該針頭的研製成功,大量減少了微粒進入人體,提高了輸液的安全係數,又能減少液體的浪費 。
1992年10月,楊必純主研的“YB_I型晨間護理消毒本”順利通過了四川省衛生廳科研成果鑑定,獲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三等獎,同時申報了1993年度政府科技發明獎,該項目填補了在護理上的空白。
1992年,以楊必純為主研的“全新輸液袋”在我院和其它單位套用後,反映較好,現已投入臨床普遍套用,使用該輸液袋每年可為醫院節約液體上千萬毫升,創收上萬元。該項科研成果已申報國家專利並已得到管理通知書。
1995年5月楊必純為主研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社區護理及康復醫療模式”的探索研究,於1997年 獲四川省衛生廳科技成果三等獎和瀘州市科技成果二等獎。
楊必純還積極撰寫論文。《斜面封頂側孔配液針頭的研究臨床套用》發表在《中國紅十字會》1990年第九期。《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護理》發表在《護士進修雜誌》1990年第三期。《肌肉注射斷針的處理》發表在《護士進修雜誌》1990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