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生比較優勢理論》是楊小凱2002年提出的一種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小凱的內生比較優勢理論
- 提出者:楊小凱
- 提出時間:2002年
- 適用領域範圍:傳統貿易
理論簡介,指導意義,
理論簡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澳大利亞華人楊小凱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對傳統貿易理論進行了重新思考,進一步突破了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的框架,創立了新興古典經濟學。楊小凱的內生比較優勢理論可以概括為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和新興古典增長模型兩個方面。
1.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內生比較優勢理論
所謂內生比較優勢是指比較優勢可以通過後天的專業化學習或通過技術創新與經驗積累人為創造出來,它強調的是比較優勢的內生性和動態性。楊小凱以事前和事後的生產率差別把比較優勢區分為內生比較優勢和外生比較優勢。他認為,內生比較優勢是由對生產方式和專業化水平的事後選擇產生的,這種內生比較和絕對優勢有可能在天生生產條件完全相同的國家之間產生。或者說由於選擇不同專業方向的決策造成的事後生產率差別稱作內生比較優勢。外生比較優勢則是指由於天生條件的差別產生的一種特別的貿易好處,它是以外生給定的技術和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即外生比較優勢是由事前的差別引起的。楊小凱認為專業化分工導致人力資本與知識的積累,從而產生內生比較優勢。
在楊小凱(2002)的內生貿易模型中,每個人的天生條件可能相同,人們之間不一定有與生俱來的差別,即可能不存在外生比較優勢。那么內生比較優勢是如何產生且隨著分工水平提高而提高的呢?楊小凱認為,分工後的總合生產力水平之所以高於自給自足水平,原因在於分工可以節省重複學習的費用。楊小凱認為,這種基於分工的發展而後天不斷創造出來的比較優勢具有重要意義。他認為,內生絕對優勢有可能在外生比較優勢不存在時出現。如果我們接受先天的生產率差異(即外生比較優勢)作為分工的條件,就會導致貿易產品、方向和格局的靜態化,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為分工的結果出現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則預示著一國貿易動態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可能性。基於分工造成生產率差異的內生比較優勢能夠隨著分工的逐步發展而不斷演進,而且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是加速知識積累和生產率內生進展的動力。基於分工和專業化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就成為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成長的持續不斷的源泉。因此,這種後天的比較優勢就可以用來解釋經濟成長。將這種模型發展到有中間產品的情形,可以用來解釋國際貿易、經濟發展、落後國的產業升級等現象。
2.新興古典增長模型——熟能生巧
1991年楊小凱和博蘭(Yang and Borland,簡稱Y-B模型)將熟能生巧的概念引入其模型中,闡述了熟能生巧與交易成本、分工演進及經濟騰飛的關係,闡釋了內生比較優勢可以通過熟能生巧即經驗積累人為創造出來的觀點。他首先設定經濟系統中的熟能生巧具有特別的含義——分工中的熟能生巧,並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此外,它還放棄了新古典模型的純消費者與純生產者分離的假設。模型假定生產率增長是專業化熟能生巧、交易成本和有多樣化消費偏好的消費者一生產者互動作用的結果。當時間t=0時,每個人都沒有太多的生產經驗,生產率很低,也不能負擔專業化和分工造成的交易成本,表現為自給自足狀態。隨著時間的推延,每個人積累了一些生產經驗,生產率有所提高,能承擔不太高的交易成本,開始從事一定程度的專業化活動。漸漸地,專業化熟能生巧加速了專業經驗積累,個人專業化生產率進一步提高,能承擔較高的交易成本,並選擇較高水平的專業化。如此下去,直到分工演進的潛力被耗盡。Y-B模型的分析表明,分工的自發演進機制能產生內生增長。這種演進提高了每個人的生產率,同時降低了個人在社會中的獨立生存能力。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技術作為內生變數的幾種動態比較優勢理論,雖然研究角度不同、方法和側重點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強調了技術進步對比較優勢轉換的作用和“乾中學”的經驗積累效應,從而對二次戰後東亞國家的經濟崛起和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具有更強的解釋力,同時對現實中開發中國家的比較優勢的動態轉換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
指導意義
內生比較優勢理論是現代國際分工與貿易分析的基石,中國對外貿易格局的轉換必須基於比較優勢的內生演進。與外生比較優勢理論相比,內生比較優勢理論對於我們的指導意義似乎更大。外生比較優勢理論可以作為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指導原則,以糾正計畫經濟時期形成的高度扭曲的產業體系,這不僅能使我們取得更多的經濟剩餘,也會大大促進我國的就業。但是眾所周知,運用外生比較優勢理論也有很多缺陷,除了它苛刻的假設之外,它極易使開發中國家鎖定在國際分工的低端,形成對本國初級產品和已開發國家技術、資本密集品的雙重依賴,從而落入“比較利益陷阱”;此外,現實也非自由貿易的天堂,我們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卻使我們頻頻遭受貿易壁壘和反傾銷調查之苦。避免落入陷阱的對策就是運用內生比較優勢理論,重視培養我們的動態比較優勢,謀求在更高層次上的競爭優勢,逐步形成良性的產業升級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