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嶺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位於延安城西北2公里處。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於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
2016年12月,楊家嶺革命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家嶺革命舊址
- 所在地區:陝西省延安市
- 主要景點:楊家嶺毛主席舊居等
- 地址:延安城西北2公里處
- 門票:10元/人
- 開放時間:08:00到18:00
景點簡介,發生事件,中共七大,發生故事,景點介紹,
景點簡介
楊家嶺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西北約3公里的楊家嶺村。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曾在此領導中國革命。
毛澤東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禮堂等工程,環境嘈雜,毛澤東等領導人和中央一些機關搬到棗園居住,1942年又搬回楊家嶺。1943年,毛澤東等領導人又從這裡陸續搬住棗園。毛澤東在這裡寫有《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許多重要文章。1945年在此召開了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45年4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也在此召開。現作為革命聖地,對外開放。
毛澤東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禮堂等工程,環境嘈雜,毛澤東等領導人和中央一些機關搬到棗園居住,1942年又搬回楊家嶺。1943年,毛澤東等領導人又從這裡陸續搬住棗園。毛澤東在這裡寫有《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許多重要文章。1945年在此召開了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45年4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也在此召開。現作為革命聖地,對外開放。
楊家嶺革命舊址
發生事件
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楊家嶺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國121萬黨員。“七大”選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從此,毛澤東一直擔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共也成為僅次於蘇共的世界第二大黨。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毛澤東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禮堂搬到棗園居住,1942年又搬回楊家嶺。1943年,毛澤東等領導人又從這裡陸續搬往棗園。毛澤東在此期間,寫下了《五四運動》、《青年運動的方向》、《被敵人反對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共產黨人>發刊詞》、《紀念白求恩》、《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等光輝著作。此地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在延安居住時間最長的駐地,期間發生了不少有影響的事件。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國121萬黨員。“七大”選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從此,正確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此後,毛澤東一直擔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共也成為僅次於蘇共的世界第二大黨。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
發生故事
毛澤東會見美國記者安娜
周恩來遇險
1939年7月,周恩來由楊家嶺駐地出發,前往中央黨校作報告,途中乘騎受驚,他摔倒在石岩上,右臂骨折,因當時醫治條件較差,導致終生殘疾,右臂只能彎曲六十度。
鄧小平婚禮
1939年9月初的一個傍晚,毛澤東及夫人江青、劉少奇、張聞天及夫人劉英、博古、李富春及夫人蔡暢等在窯洞前為鄧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許明舉行婚禮聚餐,孔原被戰友們灌得酩酊大醉,而鄧小平酒量驚人,原來是李富春等巧施機關,以水充酒,使得鄧小平免於一醉。
確立毛澤東思想
楊家嶺,這個原本寂寂無聞的陝北小山村,因中國共產黨和中共中央的到來名揚中外。這裡產生了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個又一個重大決策:百團大戰、精兵簡政、大生產運動;這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又一次重要會議:延安文藝座談會、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中共七大;這裡誕生了一篇又一篇對中國革命產生深遠影響的光輝著作:《整頓黨的作風》《新民主主義論》《愚公移山》。
七大的重大歷史功績是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七大總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克服黨內的錯誤思想,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幹部對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規律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它為黨領導人民去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深厚基礎。
在楊家嶺革命舊址中,有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築物——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黨121萬黨員。毛澤東在會上致開幕詞和閉幕詞,並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走進中央大禮堂,裡面的陳設仍然保持著66年前的風貌。主席台正中是毛澤東、朱德的巨幅畫像;會場後面牆上,懸掛著“同心同德”4個大字;兩側牆上懸掛4幅“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標語;靠牆邊插著24面紅旗,象徵著中國共產黨24年奮鬥的歷程;插紅旗的“V”字形木座是革命勝利的標誌;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懸掛著一條引人注目的橫幅:“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
黨的七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委員會主席,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真正成熟,達到了空前的團結統一。毛澤東思想開始寫在黨的旗幟上,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七大會期50天,是黨的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七大共舉行全體會議21次,是黨的歷史上舉行全體會議最多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黨史專家、延安大學教授楊延虎看來,七大作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史冊,是必然的,也是來之不易的。
中共一大到六大,都受共產國際的深刻影響,因為二大後中共就成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隨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和1943年共產國際的解散,中共七大獨立制定了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的路線和方針、策略。歷史證明,這些路線和方針、策略是完全正確的。
七大還總結歷史經驗,把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民眾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作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
從六大到七大,因為戰爭、交通分隔等原因,中間相隔17年。此前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六屆七中全會和整風運動,為七大勝利召開奠定了政治、思想、組織基礎。
開展全黨整風運動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以延安為中心,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了一次整風運動。
1942年2月,毛澤東先後作了《整頓黨的作風》和《改造黨八股》的講演,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的整風運動,在全黨普遍展開。同年5月,中共中央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毛澤東發表講話並作總結,闡明了革命文藝為人民服務,首先是為工農服務的根本方向。
整風運動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著重於提高思想認識,團結同志。
在全黨普遍整風的基礎上,從1943年9月起,黨的高級幹部進一步討論和總結黨的歷史。
在全黨整風的基礎上,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召開的六屆七中全會,經過深入討論和反覆修改,集中全黨的智慧,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黨的歷史上若干重大問題作出正式結論後,整風運動勝利結束。
全黨整風運動,既是一次全黨範圍內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運動,也是破除黨內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錯誤傾向的偉大思想解放運動。通過整風運動,實現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全黨新的團結和統一,對於加強無產階級政黨建設,增強黨的戰鬥力,是一次成功實踐,是一個偉大創舉。
在楊家嶺毛澤東故居,展出了一張攝於1942年的照片:毛澤東穿著打有大塊補丁的褲子,給八路軍120師團以上幹部作報告。一代偉人艱苦樸素的精神風貌,由此在人們腦海中定格。
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張建儒說,楊家嶺這處簡陋的窯洞內毛主席居住了5年時間。在艱苦歲月里,他和普通民眾一樣吃小米飯、穿粗布衣。《毛澤東選集》1至4卷收錄的159篇文章中,寫作於延安的有112篇,寫於楊家嶺這孔窯洞的有40篇。
如今,在延安任何一個革命舊址參觀,都會看到不斷有人在留言簿上袒露心聲。他們鄉音各異,膚色不同,都對這片紅色土地充滿敬仰,都為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折服。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前5個月的留言簿已寫滿15本。
景點介紹
楊家嶺毛主席的菜園
楊家嶺毛主席舊居(二)
楊家嶺中央會議廳遺址
楊家嶺原中央招待所
楊家嶺革命舊址
楊家嶺毛主席舊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