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宜瀚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楊宜瀚
- 字:吟海
個人簡歷,為官事跡,
個人簡歷
中順天鄉試舉人,以知縣發陝西,補興平,調寶雞。以經術飾吏事,與楊調元齊名。署華州知州,民軍圍署索餉,以威劫入甘露寺中,有以事系獄賴宜瀚平反得出者,約護宜瀚出。入夜,宜瀚獨至神殿自經死。遺書親友,意思安閒,謂已得死所,無可哀者。
為官事跡
清光緒二十年,楊宜瀚以舉人任興平知縣。楊任知縣期間,仰慕廬陵歐陽修治理之法,為政尚寬而百廢俱興。重視教育事業,為紀念農學家、教育家楊雙山,於楊家鄉修造“雙山祠”,附學校。並派張元際、張深如去上海,考察興辦教育事業,採辦教學用品。當年在縣城設立學生經費處,由張元際負責,籌集辦學基金,利用古廟閒舍興辦初等學校180餘處,為興平初等教育的發展、普及奠定了基礎。
光緒二十六年(1900)興平遭災荒,莊稼多被旱死。江南義紳唐桐卿、劉朴生等,集義款三十萬金(銀),來陝賑災。楊宜瀚同劉早有交情,親自找劉,懇談興平災情,撥得賑款二萬,先以賑糧款,救濟了饑民。還用余銀五千,在南鄉開井灌田,散發籽種,莊稼得收。後又將義款五千金,在縣城內成立義生善堂,委張元際司其職,收養孤兒,延師教之。光緒二十七年(1901)六月,典東街房,收孤嬰育養,並延師授讀。
八國聯軍打敗清軍後,大量賠款和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使人民負擔日益加重。這時的楊知縣只顧效忠朝廷,唯命是從。他在興平又將鹽商交納的鹽稅,編入地丁徵收,每斤鹽加價由15~16文漲到70文左右,又以辦學為名,向農民加派學捐,城鄉民眾普遍不滿。桑園舉人劉錫純聯絡縣城南鄉生員張鵬翼等人聯名向知縣提出三項要求:第一,取消學捐等苛捐雜稅。第二,將農民曆年代納的鹽稅,責令鹽商退還,用鹽商退款支付學費。第三,把縣城內最大的鹽商趙思敬的鹽店遷往他處,在縣城另設鹽官局。楊宜瀚對民眾的呼聲不但不理,反同劉、張在縣衙爭吵,僭故對張毒打,遂將劉、張監禁於縣署。桑園、趙村、界莊民眾選代表赴縣要求釋放劉、張,楊宜瀚置之不理,反而乘轎到桑園、趙村、界莊一帶催糧收捐,並對民眾威脅說:“拔一個也疼(指抗稅的農民),拔兩個也疼,要拔不如全拔”。激起民眾義憤。
1904年3月25日(光緒三十年二月初九日),在劉錫純之弟劉坎坎和趙村刀客劉三的帶領下,集合桑園、趙村、界莊約17村200多農民,各攜钁頭、鋤頭、鐵杴等赴縣“交農”,沿途各村農民紛紛回響,集合民眾千餘人,楊知縣緊關城門,民眾遂包圍縣城,提出免除學捐、取消鹽稅、納入地丁和釋放劉、張等要求。楊見眾怒難平,在城門內敷衍答應,民眾開始散去。後楊一反前言,親自向西安府謊稱興平民眾叛亂,把劉、張兩人解往西安治罪。省上派參將劉鈺帶領馬隊40餘騎包圍了桑園、趙村、界莊,到處捕人,劉三被追到武功渭河邊,投河而死。劉坎坎被捕判刑5年,劉、張二人被扣押兩年,後釋放回家務農。劉錫純的舉人名號被革除。
這一清末陝西著名的“交農”運動,在關中影響極大,使楊宜瀚的德望名聲大大下降。後來正值辛亥革命,地方土匪橫行,楊在組織民眾保衛縣城中,以身殉國。儘管他在“交農”運動中犯有過錯,但終是“功大於過”,死後,興平百姓仍為他立祠紀念。
八國聯軍打敗清軍後,大量賠款和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使人民負擔日益加重。這時的楊知縣只顧效忠朝廷,唯命是從。他在興平又將鹽商交納的鹽稅,編入地丁徵收,每斤鹽加價由15~16文漲到70文左右,又以辦學為名,向農民加派學捐,城鄉民眾普遍不滿。桑園舉人劉錫純聯絡縣城南鄉生員張鵬翼等人聯名向知縣提出三項要求:第一,取消學捐等苛捐雜稅。第二,將農民曆年代納的鹽稅,責令鹽商退還,用鹽商退款支付學費。第三,把縣城內最大的鹽商趙思敬的鹽店遷往他處,在縣城另設鹽官局。楊宜瀚對民眾的呼聲不但不理,反同劉、張在縣衙爭吵,僭故對張毒打,遂將劉、張監禁於縣署。桑園、趙村、界莊民眾選代表赴縣要求釋放劉、張,楊宜瀚置之不理,反而乘轎到桑園、趙村、界莊一帶催糧收捐,並對民眾威脅說:“拔一個也疼(指抗稅的農民),拔兩個也疼,要拔不如全拔”。激起民眾義憤。
1904年3月25日(光緒三十年二月初九日),在劉錫純之弟劉坎坎和趙村刀客劉三的帶領下,集合桑園、趙村、界莊約17村200多農民,各攜钁頭、鋤頭、鐵杴等赴縣“交農”,沿途各村農民紛紛回響,集合民眾千餘人,楊知縣緊關城門,民眾遂包圍縣城,提出免除學捐、取消鹽稅、納入地丁和釋放劉、張等要求。楊見眾怒難平,在城門內敷衍答應,民眾開始散去。後楊一反前言,親自向西安府謊稱興平民眾叛亂,把劉、張兩人解往西安治罪。省上派參將劉鈺帶領馬隊40餘騎包圍了桑園、趙村、界莊,到處捕人,劉三被追到武功渭河邊,投河而死。劉坎坎被捕判刑5年,劉、張二人被扣押兩年,後釋放回家務農。劉錫純的舉人名號被革除。
這一清末陝西著名的“交農”運動,在關中影響極大,使楊宜瀚的德望名聲大大下降。後來正值辛亥革命,地方土匪橫行,楊在組織民眾保衛縣城中,以身殉國。儘管他在“交農”運動中犯有過錯,但終是“功大於過”,死後,興平百姓仍為他立祠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