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光

楊奇光,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副秘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新聞傳播學科組)秘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奇光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代表性論文,

人物經歷

學歷學位:
2016-2020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聯合培養博士
2014-2016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
2010-2014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士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數字新聞學、新聞傳播史論、國際傳播

代表性論文

楊奇光、蘇娟:《容積捕獲:數字新聞的立體景觀、六度自由與索麻困境》,《新聞記者》,2023年5月
楊奇光:《技術可供性視域下的數字新聞實踐及其邊界重思》,《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7月
楊奇光:《平台方與出版商:數字視聽產業的平台化實踐與生態治理》,《編輯之友》,2023年1月
楊奇光、王詩涵:《數字時代國家敘事的話語創新與理論拓深——基於中國“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報導的考察》,《新聞與寫作》,2023年5月
楊奇光、張宇:《交往·共情·自主:2022年國際傳播研究創新梳理》,《對外傳播》,2023年2月
楊奇光、左瀟:《國際傳播中的共情:理論、策略與省思》,《對外傳播》,2023年6月
楊奇光:《數字時代信息失序現象的成因與治理》,《中國出版》,2022年6月
楊奇光:《新聞真實觀的歷史流變、數字面向及其研究進路》,《新聞與寫作》,2022年7月
楊奇光、王詩涵:《數字時代新聞公共性的困境:“新聞荒漠”及其危機重思》,《全球傳媒學刊》,2022年10月
楊奇光:《智媒時代傳播效果的影響因素變革與價值認知重塑》,《青年記者》,2022年7月
楊奇光、王潤澤:《電子媒介時代新聞生產的歷史邏輯——基於中國經驗的考察》,《新聞大學》,2021年11月(《新華文摘》論點摘編)
楊奇光、王潤澤:《數字時代新聞價值構建的歷史考察與中西比較》,《新聞記者》,2021年8月
楊奇光:《技術可供性“改造”客觀性:數字新聞學的話語重構》,《南京社會科學》,2021年第5期
楊奇光:《數字時代的新聞學元話語的變遷及其理論化路徑》,《中國網路傳播研究》,2021年9月
楊奇光、張世超:《自動化技術驅動下的新聞采編:流程再造、角色轉型與內容治理》,《中國編輯》,2021年9月
楊奇光、周楚珺:《數字時代“新聞真實”的理念流變、闡釋語簇與實踐進路》,《新聞界》,2021年8月
楊奇光:《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聞室矛盾:基於新聞可視化生產實踐的考察》,《新聞大學》,2018年2月
王潤澤、楊奇光:《中國新聞史研究的“隱憂”與變革》,2017年7月(《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王潤澤、楊奇光:《觸電的謊言與真相:電傳假新聞事件的媒介記憶重訪》,《現代傳播》,2018年10月
常江、楊奇光:《重構敘事?虛擬現實技術對傳統新聞生產的影響》,《新聞記者》,2016年9月
楊奇光:《國家形象的話語實踐:〈紐約時報〉十年涉華報導的批評話語分析》,《新聞春秋》,2017年1月
楊奇光、常江:《搭建中國國際話語平台的民間力量及其實踐路徑》,《對外傳播》,2017年5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