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莪

楊士莪

楊士莪,1931年8月9日出生於天津市,機械與運載工程專家,中國水聲科技的主要開拓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研究所所長。

楊士莪的主要研究方向:聲傳播海洋聲場分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士莪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天津市
  • 出生日期:1931年8月9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物理系
  • 主要成就: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性別:男
  • 祖籍:河南南陽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31年8月9日,楊士莪出生於天津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祖籍河南省南陽市。世代書香門第的家庭對子女的學習是十分重視的,即使在抗戰逃難時期,全家人被迫多次搬遷,都沒有捨得丟下那一大箱重重的、孩子們無比喜愛的書籍:童話、小說、歷史故事和科普讀物,在這種家庭環境耳濡目染的薰陶下,楊士莪從小就養成了渴求知識、刻苦自學的好習慣。
楊士莪楊士莪
1947-1950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習。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打響時,已經在清華大學讀四年級的楊士莪正在余瑞璜教授指導下開始做X光管方面的畢業作業,這時海軍通過高教部來清華大學調青年教師與高年級學生去大連第一海軍學校工作。楊士莪在一次全班上街宣傳活動返校後,遇到原校本系教師(當時已參軍在海軍學校工作)慈雲桂來系進行宣傳動員。作為一個愛國的熱血青年,楊士莪立即報名參軍,告別了學生時代,於11月底在大連第一海軍學校入伍,走上了工作的道路。1950年,因工作需要,從清華大學物理系提前畢業到大連第一海軍學校任教。
1950-1952年,大連第一海軍學校物理組。
1953-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教授會。
1954-1957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講師。
1957-1959年,先後在瀋陽科學院幹部學校、蘇聯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學習。
1959-1970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講師、副教授。
1970-1978年,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原哈軍工海軍工程系)副教授。
1978-1995年,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4年改名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水聲研究所所長。
1982-1987年,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副院長。
1995年7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楊士莪最先在國內開展水聲定位系統的研製,領導研製並完成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用於不同目的的長基線、短基線和超短基線水聲定位系統。作為首席科學家積極推動並領導完成了中國曆次獨立大型深海水聲綜合考察任務,從中獲取了大批寶貴的資料,開創了中國獨立深海水聲考察的先例。作為中國水動力噪聲研究的開拓者,解決了國際上懸而未決的水洞降噪和測量方法,領導了探雷聲納技術的基礎研究,提出了目標識別的新途徑等。
楊士莪以後又擔任船載式魚雷軌跡跟蹤測量系統研製組組長,該系統無論是技術方案、設計思想在當時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做到了精度高、實時測量,而且是船載式,為中國填補了空白,研製經費僅是國外的十分之一。該項於1996年被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評為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7年還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楊士莪領導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作,用於不同目的的長基線、短基線和超短基線水聲定位系統。他解決了單基元異步信號測漂超短基線多途信號相位修正、高數據率模糊、提高定位精度的混合模型等關鍵技術。作為中國水聲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術決策者,主持研製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水聲定位技術,為中國水聲導航定位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開展了第一顆洲際飛彈的研製,楊士莪作為水聲測量系統的負責人,領導完成了海上深水靶場水聲落點測量系統的研製工作,為確定洲際飛彈的準確落點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楊士莪在該系統中提出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測陣方法、聲線修正和定位精度等,填補了國家空白,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1980年被評為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56年秋天,哈軍工海軍工程系的政委找到正在該系擔任天文測量課教學的楊士莪,通知他在繼續擔本課程教學外,努力學好俄語,準備改行研究水聲專業。在舊中國水聲領域是一片空白,而蘇聯是世界上水聲專業開展較早、技術較先進的幾個國家之一。於是,學好俄語去蘇聯進修成為楊士莪的當務之急。1957年10月,楊士莪在蘇聯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水聲專業進修學習,這次改行也為楊士莪確定了日後為之奮鬥近半個世紀而無怨無悔的專業。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改行後,不僅要在新的專業領域一點一滴地學起,還要克服專業語言的障礙以及適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異國生活方式。從1950年起,參加工作9年以後,才算結束了以改行學習為主的階段,穩定了專業方向。1959年國中國開始落實全國水聲工作的規劃布局。當時哈軍工的聲納專業算是全國起步最早的單位,但專業領域十分局限。楊士莪隨著國家的規劃部署,逐步開展了各項有關教學、科研工作,到1965年時專業已基本覆蓋了水聲學各主要領域。1994年中國第二次大規模的南海水聲綜合考察結束後,考察隊員登上了祖國南疆的永暑礁,當一邊聽著守島戰士介紹他們的生活、工作,一邊眺望著浩翰無邊的大海時,楊士莪更深切地感受到保衛祖國海疆、開發祖國海疆的意義。今天,水聲學在中國已不再像50年前那樣一片空白,在若干方面還敢於和技術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比試,可以說在這一份驕傲中,楊士莪所作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 學術論著
專著有《水下噪聲學》、《水聲傳播原理》,並與人合著《聲學原理》。

人才培養

楊士莪是全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楊士莪院士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理工結合配套完整的水聲工程專業,並培養出第一批水聲專業技術骨幹。楊士莪承擔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及多名博士生、碩士生的導師工作,仍然在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和水聲科學研究辛勤地耕耘著、奉獻著。多次榮獲學校研究生教學優秀獎一等獎。
楊士莪於1959年10月結束了為期兩年的在蘇聯進修水聲專業的學習,回到哈軍工海軍工程系,並根據中國1959年初才開始的水聲工作規劃布局,在哈軍工積極倡導並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理工結合的綜合性水聲工程專業,開闢了水聲專業新的專業化領域。到1965年水聲專業已基本覆蓋了該專業的各個主要領域。1961年,已經是哈軍工海軍工程系副教授的楊士莪,編著了《水下噪聲學》、《聲學原理》等一批中國最早的水聲理論著作,其中1965年出版的《水下噪聲學》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專著;與此同時還培養了該專業的第一批專業骨幹和年輕教師隊伍。作為本專業學術帶頭人的楊士莪和本專業全體同志一起,克服各種困難、戰勝不同挫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的奮鬥中,通過長期磨練,形成了一個堅韌頑強,團結協作的整體,這種優良的風氣一直延續至今。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以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給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第二個春天,在教育事業方面,國家恢復了本科生的招生工作,並且開展了對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1978年,已是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水聲工程系教授的楊士莪也陸續開展了招收、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工作。1981年在楊士莪和本專業全體同志的努力奮鬥下,該校水聲工程專業獲得了中國的第一批博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又第一批被批准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並建立了博士後流動站,以後又建成國家級水聲技術重點實驗室。到2010年止,在楊士莪指導下已有3名博士後出站、20餘名博士生畢業;有20餘位碩士研究生畢業。這些高層次的水聲專業人才已是國內及國外各個單位的科研及學術帶頭人或骨幹力量,為水聲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1994年楊士莪被授予國家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榮譽表彰

第一批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國防科工委的先進科技工作者、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社會任職

國家級專家組專家,哈爾濱市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曾兼任國家教委優秀博士論文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現任國防科工委專家諮詢委員會船舶組專家、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兼職委員、哈爾濱市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多年來,楊士莪承擔過諸如黑龍江省人大代表、中國聲學學會理事、水聲分科學會主任委員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論組成員、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副院長、黑龍江省地震學會理事長等大量的社會職務。

個人生活

父親楊廷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祖父早年曾參加過辛亥革命,民國初期在家鄉積極辦學,開展國民教育工作。父親曾留學美國,學成歸國後,早期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而後一直在高等院校任教。

人物評價

楊士莪為中國水聲學科建設、決策作出了突出貢獻。不但要為中國的建設發展獻計獻策,還要為學校和中國水聲專業的發展不遺餘力地工作。開會、出差、調研及具體項目的實施,需耗費大量的時間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並沒有因為這些職務、職位的變化,時間的緊張和不定性而忽視了教學和科研工作。每次楊士莪出差、開會或出海試驗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學生確定上課時間,占用節假日上課也是常事,而且課後的答疑、批改作業更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甚至於有很多學生和年輕教師懼怕楊士莪這種認真的教學方式。現在桃李滿天下的楊士莪院士無論在什麼地方遇到學生,他們都說如果當時沒有這種認真的精神,現在也不會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和事業上有所作為,這種嚴格要求對他們無論是做人和做事都是受益匪淺的。
中國水聲科技的主要開拓人之一,全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第一批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曾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曾榮獲過國防科工委的先進科技工作者、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黑龍江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有專著兩部,其中《水聲傳播原理》在第二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評獎中獲優秀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其他省部級獎多項。曾兼任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船舶組組長、國家教委優秀博士論文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現任國家級專家組專家,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研究所所長、哈爾濱市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倡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理工結合配套完整的水聲工程專業,並培養出第一批水聲專業技術骨幹,為中國水聲學科建設、決策作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