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填堰
- 地理位置:陝西省城固縣寶山鎮西營村西
- 始建時間:漢代
- 工程類型:溢流壩引水工程
- 堰壩通長:120米
- 堰壩通寬:5米
- 堰壩通高:2米
- 灌溉面積:1.15萬畝
- 受益地區:城固縣、洋縣
- 文保級別:陝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工程概況,歷史淵源,歷代修繕,文物保護,文物遺蹟,保護信息,水系概況,相關人物,
工程概況
歷史淵源
楊填堰,堰頭位於湑水河東側,陝西省城固縣寶山鎮西營村西,宋代前稱張良渠。《水經注》卷27(1990年陳橋驛點校版本)載:“湑水又東經七女冢,冢夾水。……水北有七女池,池東有明月池,(位於寶山東,見《重刻漢中府志》),狀如偃月,皆相通注,謂之張良渠,蓋良所築也”。湑水過斗山折向南流(偏東),到呂村東折向東流(偏南),至寶山折向南流(偏東)。上文“水北有七女池”的“水北”,即湑水北丁家村至寶山段,正是後來楊填堰的西段。漢高祖元年(前206),漢王曾屯兵本縣今漢王城一帶。按《史記》留侯傳,張良並未到過城固。但在漢高祖駐軍本縣時,組織這一帶民眾開發水土資源。七女池一線,在新石器時期即有先民群居村落(淡家嘴遺址),後來人們築塘蓄水灌田,漢初為擴大灌溉面積,進一步整修七女池,引湑水入池,使七池相注。人們為紀念漢初開發農業的君臣,以其名命名城、渠、台等,則是可能的事。《重刻漢中府志》亦載:“楊填堰……截湑水中流,壘石為堰,相傳亦酇侯(簫何)、平陽侯(曹參)所創”。
歷代修繕
南宋隆興元年(1163)至乾道元年(1165),“知洋州,開國侯楊從儀大加修浚”(《重刻漢中府志》),由此改名楊填堰。這次修浚工程較大,楊從儀自賦詩:“拆屋變成河,恩多怨亦多,當知千載後,恩怨俱消磨”“其渠繞寶山,下直達洋縣”(見乾道五年(1169)《楊從儀墓志銘》)。渠分三、七。三分屬城固,轄六地,即丁村、寶山、留村、上蘇村、下蘇村、柳夾寨;七分屬洋縣,轄八地(略)。堰屬一處,管分兩局。“所謂三、七者,是以攤工之比例,田畝多寡而別之也”。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城固知縣高登明、洋縣知縣張書紳共同議決,仿五門堰作法“敞其門為五洞,傍其岸為二堤。水漲則用木閘以洫泛濫,水消則去木閘以通安流”。這是繼南宋楊從儀之後的一次大改建,當時灌城固田七千畝,洋縣田一萬八千畝。
清嘉慶九年(1804),城固縣丁龍章,洋縣張重華重修堰閘,增築堤坎,並植樹以固堤基。嘉慶十五年(1810),河水屢漲,堰淤百餘丈,渠毀一百一十丈。漢中知府嚴如熤勘察,於嘉慶十六年(1811)動工修建,於西營村沿河買地重開渠道,南岸(臨河面)用河光石、桐油、石灰修築,又用竹籠裝石順砌,並修五洞,長六丈四尺。城固灌田1498畝,洋縣灌田10840畝(《重刻漢中府志》)(按城三洋七,城固灌田數顯然有誤,按三應為4645——編者)。道光七年(1827),重修鵝兒堰。
楊填堰自古即由城、洋兩縣各設堰局分管,歲修所用石、竹、木、工均按三七分派,“工頭、工人都是世襲制,又是包工制,一天能做半天工。搖樁拆籠,企圖燒柴,拆舊換新,惟圖得錢”。因用人不當,督工不嚴,以致“堰愈修而愈爛,渠愈挑而愈塞,款(水費)愈納而難納”。每年修渠築堰,防洪搶險卻不肯按例行夫。缺水時,上游霸水,下游乾旱,或私開洞口,暗行盜放,爭水糾紛不斷發生。光緒二十八年(1902),“大水發,堰崩潰”,修復後改五洞為三洞進水,仍因陋就簡,“以石裝籠,以樁穩籠,以籠擋水”。
民國元年(1912),“籠廈傾倒,工房破裂”。民國4年(1915)“西補籠廈,南修工房,改造二門”。民國6年(1917)創修樂樓。民國8年(1919)按畝攤錢,計田出夫,鞏固堤岸,疏通渠道。民國9年(1920),堰有水利局、總領、首事、管帳、堰差、工役等一大批人事設定,多是拿錢不辦事。20公里的乾渠深淺不一,寬窄不同。上游三分堰有水返河,而下游七分堰無水插秧。每遇放水,不是洞壞、就是渠決。民國37年(1948),楊填堰灌區全部納入湑惠渠供水,因灌溉面積連年擴大,水量不足,水稻普遍減產。
1950年灌區選派代表,要求成立楊填堰水利委員會,灌城固田6282畝。1952年,洋縣民眾要求按古制加入楊填堰,經兩縣協商並徵得湑惠渠管理局同意,將洋縣馬暢以西3183畝水田退回楊填堰灌溉,自古“城三洋七”的灌溉比例變為“城七洋三”。同年整修堰壩,並在鵝兒堰修建跌水及排洪道,並將乾渠深挖0.3~1.0米,保證1953年插秧供水。1955年,兩縣攤工將11公里乾渠裁彎取直為9.6公里,在渠尾開退水渠,將尾水退入漢江。城固攤工3.9萬個,除受益區負擔外,並動員兩個非受益區支援,從此,灌區面貌改變。1959年,楊填堰改為管理站,隸屬桔園區水利聯合委員會。1960年,固定斗口,建洞設閘,以控制水量,斗渠裁彎取直。1962年,洪水毀壞堰壩50米,及時修補。1962~1965年,灌區改善配套,裁彎取直4條斗渠,增修2條退水渠;建鵝兒堰節制閘,配修斗渠建築設施,渠系暢通,3000畝一熟田變為兩熟田。1967年,將竹籠堰壩改建成木框架裝片石,即“羊圈”結構。1972~1974年,國家投資6萬元,建成丁村、蘇村、柳夾寨三處抽水站,配310千瓦動力以備抗旱。同時建成大幹溝、老虎溝兩座蓄水庫,儲水110萬立方米。1975年,灌區搞條田化,消滅串灌,並在本縣灌區打機井28眼,以備抗旱。1977年,連續三年改建堰壩,建成110米長的漿砌片石堰壩。1980年被洪水沖毀70米。1981年,又遭大洪襲擊,新舊堰壩全毀。當年冬動工重建,改用鋼筋籠裝石,鉛絲網護面,壩長400米,與乾渠成75度斜交。堰渠修復工程2年完成。
1987~1990年,堰壩連續四年遭水毀,投資11.5萬元,投勞11.3萬個修復。到1990年,工程穩固,配套完善,乾渠過水能力達3.55立方米/秒。全灌區有斗渠16條,本縣13條,灌溉6751畝,洋縣灌溉2586畝。
文物保護
文物遺蹟
楊填堰遺蹟包括:堰壩。石碑五通,碑一,清同治四年(18 65)立,楷書:“欽加同知銜署洋縣正堂加三級記錄記錄五次范為”,記錄挑渠修堰章程及編夫格式序,碑高150米,寬77厘米,厚17厘米;碑二,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立,楷書:“欽加鹽運使銜陝西潼商兵備道兼管水利驛站事務加五級記錄十次謝”。碑高157厘米,寬78厘米,厚17厘米;碑三,清同治十二年(1873)立,楷書 :“三分堰修蓋房屋碑記”。碑高123厘米,寬67厘米,厚15厘米;碑四,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立,楷書:“立案存呂家村呂潢侵占堰池危害堰坎事及西營村張成章開田淤塞堰 渠事經縣訟處理情況。”碑高163厘米,寬78厘米,厚18厘米;碑五,民國四年(公元1914年)立,楷書:“補修三分堰工籠廈房碑記”。碑高150厘米,寬77厘米,厚17厘米。
保護信息
楊填堰在中國水利史上有一定價值。1982年城固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名稱: | 楊填堰 |
時代: | 南宋 |
地點: | 城固縣寶山鎮丁家村 |
公布文號 | 陝政發 〔2008〕45號 |
公布時間 | 二○○八年九月十六日 |
保護範圍: | A區:以堰壩為中心,向東600米至進水閘,向南500米至河灘,向西200米至堰頭沙灘,向北50米至河灘。 B區:A區向東外延100米,向南外延50米,向西外延50米,向北外延20米。 |
水系概況
湑水河,古稱左谷水、水。出升仙谷流入平壩,名智鄉水。因漢居攝二年(公元7年),發生壻鄉川唐公昉(房)升仙其婿外出未偕投入左谷水的神話傳說,故稱水。古、壻通用,水即壻水。清《會典圖》訛為清水,沿用至今。湑水源於周至縣西南太白山西側的光禿山南坡。西南流經洋縣屬域,至本縣石槽河鄉文家壩入境。沿流吞溪會澗,南流經石槽河、盤龍、磚溪、桃源、小河口、雙溪、水磑、桔園、許家廟、原公、呂家村、寶山、五郎廟14個鄉(鎮)和城關鎮匯入漢江。幹流長178公里其中城固段100公里。流域面積2340.2平方公里,其中升仙谷口以上面積2143平方公里。其在本縣流域面積1092.2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徑流量10.99億立方米。河道比降為3~15%。上游寬40~50米,林木茂密,涵養水源,比降大,狹谷、碧潭相間,水流湍急。中游寬60~80米,比降較小、多有開展的山間盆壩。下游寬200~300米,水流平緩,河面開闊,灘心發育。升仙村處平均流量34.6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130立方米/秒(1980年7月),最小0.05立方米/秒(1979年6月16日)。湑水河水資源開發利用早,水力蘊藏量大。
相關人物
楊從儀(1092~1169),字子和,陝西鳳翔人,生於北宋元佑七年,中年,金人侵宋。徵、欽二帝被擄,國難深重。他毅然應募參軍,投到西北戰場抗金將領吳介、吳璘兄弟部下。戰鬥中,他勇猛頑強、屢立戰功,逐步由士兵升為和州防禦使,賜爵安康郡開國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75歲高齡的楊從儀退休。因故鄉淪陷,不能回家,便居住在城固縣水北村(今丁家村),78歲病逝就地安葬。南宋隆興元年(1163)至乾道元年(1165),楊從儀“知洋州”時,對楊填堰大加修浚”(《重刻漢中府志》),由此改名楊填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