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匡保

楊匡保生於1929年7月,195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省農技師,種子專家。曾任路橋第一農業社社長兼黨支部書記、路橋人民公社副主任兼良種繁育場場長和書記、浙江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長、黃巖縣農合所副所長、路橋鎮副鎮長兼良一大隊黨支部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匡保
  • 出生日期:1929
人物簡介,人生經歷,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楊匡保生於1929年7月,195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省農技師,種子專家。曾任路橋第一農業社社長兼黨支部書記、路橋人民公社副主任兼良種繁育場場長和書記、浙江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長、黃巖縣農合所副所長、路橋鎮副鎮長兼良一大隊黨支部書記。又曾兼任過第一屆全國科協委員、浙江省科協常委、副主席、黃巖縣科協副主席。1956年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稱號。1957年當選為浙江省第二屆黨代表,1958年至1981年間當選為第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58年出版著作《大破種子科學關》一書。1990年10月病逝,時年61歲。
楊匡保,是新中國第一代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在黨的領導下,他依靠和帶領民眾大搞種子技術革命,在實踐中熟悉各種品種的特性,掌握種子演變的規律,創造了整套選育良種的技術,成為一個有實際經驗,又有科學理論的種子專家,被譽為全國種子狀元。從1952年起,楊匡保和他的科學研究團隊,先後育出幾十個水稻高產良種,繁育了500多萬斤,推廣到長江中下游7省水稻產區,為當地和全國的農業發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作出了傑出貢獻。

人生經歷

楊匡保出生在路橋鎮話月居3組(現良一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租種著地主4畝土地,母親常年在地主家幫燒火,一家6口生活十分困難。因生活所迫,楊匡保少年時僅僅念過兩年書,16年時就外出當僱工,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直到1949年才回到家鄉,那年他正好20歲。土地改革後,他家第一次有了自己4間房屋和6.5畝土地。從此,楊匡保就鼓足勇氣搞生產。他想,土地是自己的,產量再高,地主也拿不去了。於是決定回響黨和政府的號召,發展農業生產,提高糧食產量,發家致富,迫使自己去尋找增產的一切關鍵。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糧食高產靠良種。”他從多年生產實踐中,深刻體會到良種的增產作用,滿腔熱情地開始了育種事業,平時對種子比自己的子女還關心,研究時不怕困難,廢寢忘食,勤學苦鑽,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1952年,他聽說台州農校有一種“五〇三”稻種很好,就趕去買了7斤回來。又一次,他從石曲鄉岙王村經過,在陳何四田頭看到一種叫“粗桿白”的稻穗長得很好,也買了20斤谷種回來。當年,他引進的新品種“五〇三”長得很好,雖然遇到颱風,但每畝還是收到365斤,比“廣東白“每畝多收95斤。晚季的“粗桿白”每畝收440斤,比傳統品種多收66斤。收割後,人家都跟他換種。第一次引種的成功,激發了他選良種的信心。當年,楊匡保被縣裡評為三等育種模範。
1953年,楊匡保又開始挑戰傳統的耕作制度——間作改連作。間作,是宋迄今近千年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老辦法,即早稻插秧後10多天,把晚稻秧苗插在早稻的橫行間,俗稱“寄晚”,到大暑邊早稻成熟,收去早稻留下晚稻。陳舊的耕作制度最大問題是不能密植(畝插僅七千珠),土地利用率低,通常早稻只有200斤左右,是增產的主要障礙。他決心嘗試把晚稻插秧時間推遲,等早稻收割完再插,這樣早稻的株數就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由七千株增加到一萬六千株),產量至少可增一倍以上。“好運不負有心人”,當年,楊匡保試種1.36畝連作稻獲大豐收,早稻畝產580斤,比別人多收200多斤,晚稻又獲得畝產446斤,兩季合計畝產1026斤,訊息轟動了當地。得到上級的高度重視和迅速推廣。1954年全縣推廣4609畝,1955年發展到33319畝,1960年達到40萬畝,基本實現了連作化。
自1952年楊匡保互助組開始穗選良種成功後,逐步建立了種子田選種育種制度。1953年建立4畝種子田,1954年擴大到8畝,1955年轉為合作社後,分別在3個隊建立12畝,1956年擴大到25.64畝,1957年建立了早晚稻種子田59畝,1958年集中建立了一個專業隊,共有早稻良種田127.1畝,下半年轉為公社化後,原來的種子隊發展成為一個有300戶、1098畝種子田的路橋人民公社良種繁育場。7年間共累計試驗了水稻、春花良種280餘種,大量繁育高產良種,如早稻的陸財號、南特16號、農林16號、寧豐、鐵路稻、衛國等。晚稻有太湖青、烏嘴糯、平陽三百粒、斜八石晚等良種。良種支援外地(7個省、40餘個縣)300萬斤,繁殖的種子純度達97%,最高的達99%。高產良種能比常規品種增產12-20%。
由於進行了選種育種,該社(場)糧食產量年年提高,1952年平均每畝736斤,1953年平均782斤,1954年平均869斤,1955年平均936斤,1956年平均983斤,1957年平均1081斤,1958年平均1390斤,比1950年翻了一番。1958年,黃巖縣糧食平均畝產突破800斤,成為全省最先糧食畝產過《綱要》的縣。由於不斷試驗、研究,培養了大批行者能手,全場已有8個社員成為選種內行人,100餘人學會種子雜交技術,成為選種能手。7年間,楊匡保連續被評為縣、省和全國的愛國豐收模範,1957年出席了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大會,被譽為種子狀元,選入大會主席團,2月22日上午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1957年和1958年先後當選為浙江省第二屆黨代會代表和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8年被聘請為省農科所研究院,榮獲種子專家稱號。當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其著作《大破種子科學關》。
1959年2月,經省委研究,為了發揮楊匡保在種子研究上的更大作用,決定將他調入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擔任副所長。其後3年間,楊匡保仍念念不忘家鄉的種子科研工作,一年之中有半載逗留於當地。1960年,楊匡保在廣東考察時,發現揭陽縣的矮桿品種南特號,以耐肥、高產、不易倒伏等優點壓倒了其他高桿品種,於是就引進了該種子57.5公斤。矮腳南特號當年在路橋人民公社良種繁育場進行試種,產量明顯高於高桿品種,而且具有高桿品種無法相比的耐肥抗倒伏等優點,引起了縣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從1960年起迅速在全縣推廣,到1964年,全縣矮腳南特擴到早稻面積的63%,高桿陸財號降到16%,基本實現了早稻品種的矮桿化。全縣46萬多畝早稻,平均畝產由前幾年的200公斤左右一舉提高到了273公斤,創造了早稻單產的歷史最高紀錄。同時晚稻逐年擴大珍珠矮、二九矮、農墾58等矮桿良種。品種矮桿化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促進了1964年全縣糧食畝產超千斤,達521公斤,使黃巖縣成為全國最早糧食畝產千斤縣。這5年,全縣糧食總產平均每年遞增10.88%,單產每年遞增11.3%。1959年,楊匡保參加了中央組織的中國農民參觀團到蘇聯、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4國參觀,8月11日出國,9月7日回國,成為台州公費出國第一人。
1962年4月,楊匡保因縣委要求,由本人向省委打了三個報告,後經省委同意調回黃岩,繼續主持民眾性種子研究工作。他一方面積極引種新品種45個,育出早稻圭寧21號、圭寧4號、圭寧24號3個,晚稻高產品種有糯京稻、自由京、大谷種、廣東二號白、單粒芒、矮樹晚京等6個。另一方面重點推矮腳南特,其中1962年出售國家良種14萬餘斤。1963年,當他在路橋區生產隊長以上幹部會議培育良種和育秧經驗介紹時,到會幹部一致反映:“楊匡保是真正懂得農業技術,切合實際的專家。”1964年至1979年間,楊匡保除擔任良一大隊黨支部書記外,還兼任路橋鎮副鎮長、鎮黨委委員等職。這10年間除實現早晚稻矮桿化外,又推廣廣陸矮4號、圭陸矮、珍珠矮等20多種良種。從1976年開始,又致力於雜交水稻的推廣。1974年和1978年,楊匡保又當選為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1979年12月,楊匡保經地委批准,重新脫產,任黃巖縣農科所副所長,繼續從事雜交水稻的推廣和其他良種的培育推廣,1988年被獲評農藝師職稱,1989年光榮退休。楊匡保還在1957年至1980年間任第一屆全國科協委員,1957年至1978年間任浙江省科協常委,1978年起任浙江省科協副主席,1979年起任黃巖縣科協副主席。
楊匡保一生撲在種子的革新上,不怕困難和挫折,廢寢忘食,勤學苦鑽,並且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和人民民眾,克服重重困難,為我國的農業發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作出畢生奉獻,創造了驚人的事跡,留下了敢想敢幹,勇攀科學高峰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財富。

人物評價

楊匡保身上體現出來的新中國第一代先進農民的創業精神,激勵了一代代農民。他不僅是農民兄弟的先進代表、共產黨人的楷模,更是一個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為民族爭光的一位英模。
(作者系路橋區方誌辦在聘老同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