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則益

楊則益,(1903~1940),又名楊運山,福建省政和縣東平鄉鳳池人,中共黨員。

革命軍人,福建省政和縣東平鄉鳳出身在一個收入微薄的私塾先生家庭。1940年3月在東平做統戰工作時,因地主告密被捕遇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則益
  • 別名:楊運山
  • 出生地:福建省政和縣東平鄉鳳池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40年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籍貫:福建省
  • 犧牲地點:福建省政和縣東平
  • 生前職位:建松政蘇維埃政府政治部長
個人生平,犧牲情況,

個人生平

1920年,他的父親病逝。大哥又被土匪殺害。激起他對當時人吃人的社會制度深惡痛絕,他說:“黃河尚有澄清日,窮人豈無出頭時。”
1928年,他參加了共產黨員楊則仕創立的“讀書會”,開始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在群凶慨眾中傳播革命道理。他常常利用勞動之餘和晚上,深入各村各戶,借“講故事”為名,秘密召集民眾座談會。由於他有很強的宣傳和組織能力,能運用顯而易見的事例,生動形象的比喻,把封建地主殘酷剝削勞動人民的罪惡揭露得淋離盡致,使“窮人齊心抱團,打倒地主土豪,實行土地革命”的道理深入人心。當年冬,鳳池成立紅色農民協會,他成為農協會骨幹。次年春,他榆腳捉參加了“政和縣第一次農協會代表大會”。
1930年春,他遵照協會指示,深入到鳳池、山溪、池坑等村佃戶家裡,發動佃戶以“登門退佃”方法迫使地主土豪讓步。地主土豪先是威協,後又欺騙,妄圖瓦解佃戶的鬥志,他及時對佃戶說,窮人要齊心,堅持退佃,決不能上當受騙,使地主被迫取消原租佃契約(主八佃二或主七佃三)改訂新的租佃契約(主佃各半或主四佃六),並廢除了“倘有端敬殼欠租送官追嘗罪悼究,紅白喜事,佃戶得無償幫工”條款。1931年和1932年,他在農協察蜜籃判會的領導下,在鳳池一帶,組織災民取得向地主借糧和“吃大戶”鬥爭的勝利,會員也發展到八九百人。
1934年9月下旬,建松政蘇維埃政府在鳳池村成立,楊則益當選為蘇維埃政治部部長。他不顧體弱多病忘我工作,白天下村調查摸底核對各戶土地,宣傳黨的政策,發動民眾鬥爭惡霸地主;晚上,匯集各村土地情況分類造冊,統計人口等。常通宵達旦地工作,酷墊漏殃同志們滲蘭請勸他休息,他總是說:“能趕上這樣火紅的革命年代,是我有福氣,我還嫌做得太少呢!”到10月中旬,鳳池、西表、東平、姜地等村都順利開展了土地革命
1938年1月,楊則益參加新四軍五團赴皖南,7月因體弱多病,不適應部隊頻繁的戰鬥生活回鄉堅持地方工作。

犧牲情況

1940年3月在東平做統戰工作時,因地主告密被捕遇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