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偕[公元九八o年至一o四八年],字次公,坊州中部人(今陝西黃陵東南),唐左僕射楊於陵六世孫,楊震第二十六世孫。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卒於仁宗慶曆八年,年六十九歲。父楊守慶,在廣南劉氏處做官,歸朝後為坊州司馬。少從种放學於終南山。舉進士,起家坊州軍事推官,累遷殿中侍御史。郭皇后廢,偕與孔道輔、范仲淹力爭。道輔、仲淹皆出,偕止罰金;乃言願與道輔等皆貶,不果。富民陳氏女選入宮,將以為後,偕上疏諫止。累官翰林學士。後改右諫議大夫。請老,以尚書工部侍郎致仕。偕性剛而忠朴,敢為大言,數論天下事,尤喜古今兵法。偕著有文集十卷,兵書十五卷,均《宋史本傳》並行於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黃陵
- 出生日期:公元九八o年
- 逝世日期:一o四八年
- 時代:宋朝
- 字:次公
人物生平,人物傳記,屢次進諫,愛國表現,
人物生平
楊偕少年時就跟隨种放學在終南山做事,舉進士,脫去布衣,在坊州任軍事推官、知開源縣,再調任漢州軍事判官。一次行路時,一個觀看陰陽災異的術士對楊偕說:"你知道世上有化瓦石為黃金的事嗎?"就給楊偕當場表演,果然點石成金。術士想要把點石成金的法術教給他,楊偕說:"我吃的是皇家的飯,怎么能幹點石成金的事呢?"術士說:"你的志氣很高,遠非我等可比。"於是術士出戶,不知去向。
在任官吏期間,楊偕多次向朝廷上書評議時政,又上所著文論。後來朝廷讓他參加學士院考試,未能考中,改任他為永興軍節度推官。他又上書評論陝西邊事,朝廷讓他再次參加考試,他未去,就遷任他為秘書省著作佐郎,兼審判院詳議官,再遷太常博士。宋綬推薦他為監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他與曹修古聯名上書,被貶為太常博士、監舒州稅。後來以尚書祠部員外郎知光州,改侍御史,為三司度支判官。
當時郭皇后被廢,楊偕與孔道輔、范仲淹都持反對態度,為郭皇后辯解。孔道輔、范仲淹為此被貶出朝廷,而楊偕僅處以罰金,楊偕提出情願與孔道輔、范仲淹一同貶出,吏部不採納他的意見。富民陳氏女被選人宮,將要作皇后,楊偕又上書給皇上,重談郭皇后被廢之事,於是讓他以尚書戶部員外郎兼御史知雜事。馬季良因罪被貶斥安置到滁州,提出辭官歸居。楊偕說,辭職歸居只適用於優賢者,犯罪的人是元權辭職歸居的。他又多次論述升降任用中的弊端,仁宗很敬重他,及時予以採納,讓他兼任吏部流內銓,徙三司度支副使,升天章閣待制、河北轉運使。楊偕審察出知定州夏守恩贓銀數萬兩,守恩被流放嶺南。第二年,楊偕母去世,他提出終生不再做官,朝廷不許,進升他為龍圖閣直學士、知河中府。
元昊造反,劉平、石元孫在延州(今陝西延安)戰役中戰敗被俘。楊偕知道後,就假造朝廷書信派人送到延州說:"朝廷遣救兵十萬至矣。"命周圍郡縣大備糧草、什器等待官軍到來,等到朝廷真的發來書信時,賊兵早已嚇跑了。夏竦為陝西經略使,請求增置土兵,將戍兵交歸衛京師。楊偕說:"現在關中錢財貧乏,再增土兵,只能使朝廷費用增大。如今賊人勢力正盛,就是大增土兵,也不能讓戍兵東歸京師,而你害怕打敗仗獲罪,想以兵少作為解脫的辦法。"夏竦上奏朝廷說楊偕不忠,阻止他同敵人作戰的計畫,楊偕據理力爭。當時陝西商議建立五保組織,楊偕認為這是個擾民組織,弊多利少,就上書請求不要設定。因此他被調往陝州,又徙河東都轉運使。皇帝下詔在三路之民中募兵,楊偕又說:"現在兵並不少,只圖兵的數量多,而不知加緊練兵,提高作戰能力,兵越多反倒易敗,況且兵多了容易使國家貧困、軍需供應也成了困難。"但當時的人都認為兵多了好,而只有楊偕一直堅持自己的看法。
後來楊偕進樞密直學士,知并州。到了元昊率兵侵犯時,皇帝密詔楊偕選精兵強將萬人,策應麟、府二州。楊偕奏道:"出師臨陣,無紀律則士不用命。今發農卒赴邊,恐怕在路逃跑和臨陣退縮,不聽號令,請以軍法從事。"皇帝下詔同意楊偕所請。并州人知道後大為驚畏。有箇中官干預軍事歷來蠻橫,以前的軍帥不敢惹他,總是寬容優待他。楊偕到任後,無論將帥還是士兵,一律依軍法辦事。他令中官率所部兵跟隨副總管開赴河外,並警告他說:"遇賊將戰,一定要報告副總管,接受副總管的指揮。"中官不服從副總管節度,楊偕嚴厲地批評他說:"你知道違抗主帥命令要斬首嗎?"中官非常懼怕,汗流不止,將笏板墜落地上。第二天即告病假,不長時間就死了。從此以後軍政肅然。
元昊大肆搶掠河北,皇帝詔令修築寧遠寨。楊偕說,寧遠寨在河外,位於麟州與豐州之間,無水泉可守。請建新麟州於嵐州,有白塔地可建寨屯兵。並說:"遷有五利,不遷有三害:省國用,惜民力,這是一利;內御岢嵐、石府州沿河一帶賊所出路,這是二利;我據其要,則河冰雖合,賊不敢過河向東,這是三利;商旅往來以通財貨,這是四利;方河凍時,在此屯兵馬五七千人,以張聲勢,這是五利。今麟州僅運輸糧草一項就費值千錢,如果死守舊城不遷,則河東之民苦於糧草不能按時調進,這是一害;孤城容易吸引賊人來攻,這是二害;道路險阻,援兵難以接繼,這是三害。況且州之四面全屬羌人,如賊人來攻,蕩然一空,只存孤城,如同人一樣四肢盡廢,首面心腹獨存。如今契丹又與西域共謀,待天冷冰凍後即來攻河東,如果朝廷不想防禦抵抗的辦法,而修寧遠寨,只能是求虛名而忽視了大患啊。況且靈、夏二州,皆漢、唐時設郡,都廢棄搬遷了,一個麟州何足惜哉!"書上奏後皇帝對輔臣說:"麟州古郡也,鹹平中年曾經被賊寇圍攻過,並非是不可守。如今突然棄之,是將退而以河為界呀,宜通知楊偕快速修復寧遠,以援助麟州。"第二年,朝廷改任楊偕為左司郎中、本路經略安撫招討使,賜錢五十萬。楊偕向朝廷提出要答應六件事:一、不準中人干預軍事;二、遷麟州;三、以便宜從事;四、精減多餘的軍兵;五、招募武士;六、專捕援。並且說:"能用臣言則受命,否則就不領命。"朝廷不從,楊偕多次上奏不停,於是將他罷知邢州,遷滄州。他要求當面匯報軍事,於是召他回京,令他間日上朝。
楊偕在并州時曾論《八陣圖》及進神盾、劈陣刀等陣法,其法外環以車,內比以盾。回朝後,皇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陣於庭。演示後,皇帝很高興,就下令諸路推行這個陣法。後來王吉果然使用了楊偕的刀檐法,在兔毛川將元吳打敗。後來楊偕遷任翰林侍讀學士、知審官院,復任左司郎中。元昊乞和但不願稱臣,楊偕認為,朝廷連年征戰,國力日衰,應暫時答應元吳的要求,以慢慢謀圖誅滅他的辦法。諫官王素、歐陽修、蔡襄等多次劾奏,"楊偕職為從官,不思為國討賊,而助元吳不臣之請,罪當誅,陛下不忍加戮,請將他調出去,不宜留在京師".皇上將王素、歐陽修等人的奏章送給楊偕觀看,楊偕心裡很不好受,就要求赴越州,中間又改為杭州。當時蔡襄請假路過杭州輕游里市,有人給楊偕出主意叫上書告蔡襄。楊偕回答說:"蔡襄過去為公事反對過我,但我怎么能以私報復人家呢?"他又向朝廷送上《太平可致十象圖》。
楊偕調回朝廷後,兼太常、司農寺,改右諫議大夫。後來請求告老還鄉,以尚書工部侍郎辭職歸居。他在離開朝廷時,皇帝特地設宴歡送。去世後,遺奏《兵論》一篇,皇帝很愛憐他,特贈他兵部侍郎。楊偕性情剛正而忠誠質樸,敢說別人都不敢說的話,他多次上書評論天下大事,執掌朝政的人多認為他迂闊難用。他特別喜愛兵法,著有《兵書》十五卷,《集》十卷。
人物傳記
楊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唐左僕射於陵六世孫。父守慶,仕廣南劉氏,歸朝,為坊州司馬,因家焉。偕少從种放學於終南山,舉進士,釋褐坊州軍事推官、知汧源縣,再調漢州軍事判官。道遇術士曰:“君知世有化瓦石為黃金者乎?”就偕試之,既驗,欲授以方。偕曰:“吾從吏祿,安事化金哉?”術士曰:“子志若此,非吾所及也。”出戶,失所之。
在官,數上書論時政,又上所著文論。召試學士院,不中,改永興軍節度推官。又上書論陝西邊事,復召試,不赴,即遷秘書省著作佐郎,為審刑院詳議官,再遷太常博士。宋綬薦為監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與曹修古連疏,言劉從德遺奏恩太濫,貶太常博士、監舒州稅。以尚書祠部員外郎知光州,改侍御史,為三司度支判官。
時郭皇后廢,偕與孔道輔、范仲淹力爭。道輔、仲淹既出,偕止罰金。乃言願得與道輔等皆貶,不報。富民陳氏女選入宮,將以為後,偕復上疏諫上。以尚書戶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偕以謂致仕用優賢者,不當以寵罪人,又數論升降之弊,仁宗嘉納之。判吏部流內銓,徙三司度支副使,擢天章閣待制、河北轉運使。按知定州夏守恩贓數萬,守恩流嶺南。明年,丁母憂,願終制,不許,進龍圖閣直學士、知河中府。
元昊反,劉平、石元孫戰沒。偕聞,乃偽為書馳告延州曰:“朝廷遣救兵十萬至矣。”命旁郡縣大具芻糧、什器以俟。比書至,賊已解去。夏竦為陝西經略使,請增置土兵,易戍兵歸衛京師。偕言:“方關中財用乏,復增土兵,徒耗國用。今賊勢方盛,雖大增土兵,亦未能減戍兵東歸,第竦懼敗事,欲以兵少為解爾。”竦復奏偕不忠,沮邊計,偕爭愈力。時陝西議立五保,偕又以為擾民,疏請罷之。徙陝州,又徙河東都轉運使。詔大選三路之民,募為兵。偕復言:“方今兵不為少,苟多而不練,則其勢易以敗,又困國而難供。”時論者惟務多兵,而偕論常如此。
進樞密直學士、知并州。及元昊入寇,密詔偕選強壯萬人,策應麟、府。偕奏:“出師臨陣,無紀律則士不用命。今發農卒赴邊,慮在路逃逸及臨陣退縮、不稟號令,請以軍法從事。”詔如所請。並人大驚畏,都轉運使文彥博奏罷之。有中官預軍事素橫,前帥優遇之。偕至,一繩以法,命率所部兵從副總管赴河外,戒曰:“遇賊將戰,一稟副總管節度。”中人不服,捧檄訴。偕叱曰:“汝知違主帥命即斬首乎?”監軍怖汗,不覺墮笏,翌日告疾,未幾遂卒。於是軍政肅然。元昊大掠河北,詔修寧遠砦。偕言:寧遠砦在河外,介麟、豐二州之間,無水泉可守。請建新麟州於嵐州,有白塔地可建砦屯兵。謂“遷有五利,不遷有三害。省國用,惜民力,利一也。內御岢嵐、石府州沿河一帶賊所出路,利二也。我據其要,則河冰雖合,賊不敢逾河而東,利三也。商旅往來以通貨財,利四也。方河凍時,得所屯兵馬五七千人以張軍勢,利五也。今麟州轉輸束芻斗粟,費直千錢,若因循不遷,則河東之民,困於調發無已時,害一也。以孤壘餌敵,害二也。道路艱阻,援兵難繼,害三也。且州之四面,屬羌遭賊驅脅,蕩然一空,止存孤壘,猶四支盡廢,首面心腹獨存也。今契丹又與西賊共謀,待冰合來攻河東,若朝廷不思御捍之計而修寧遠砦,是求虛名而忽大患也。況靈、夏二州皆漢、唐郡,一旦棄之,一麟州何足惜哉!”書奏,帝謂輔臣曰:“麟州,古郡也。鹹平中,嘗經寇兵攻圍,非不可守,今遽欲棄之,是將退而以河為界也。宜諭偕速修復寧遠,以援麟州。”
明年,改左司郎中、本路經略安撫招討使,賜錢五十萬。偕列六事於朝:一、罷中人預軍事;二、徙麟州;三、以便宜從事;四、出冗師;五、募武士;六、專捕援。且曰:“能用臣言則受命,不然則已。”朝廷不從,偕累奏不已,乃罷知邢州,徙滄州。求面論兵事,召還,今間日入對。
偕在并州日,嘗論《八陣圖》及進神楯、劈陣刀,其法外環以車,內比以楯。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陣於庭,善之,乃下其法於諸路。其後王吉果用偕刀楯法敗元昊於兔毛川。久之,遷翰林侍讀學士、知審官院,復以為左司郎中。元昊乞和而不稱臣,偕以謂連年出師,國力日蹙,宜權許之,徐圖誅滅之計。諫官王素、歐陽修、蔡襄累章劾奏:“偕職為從官,不思為國討賊,而助元昊不臣之請,罪當誅。陛下未忍加戮,請出之,不宜留處京師。”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時襄謁告過杭而輕游里市,或謂偕合言於朝。對曰:“襄嘗緣公事抵我,我豈可以私報耶?”又上《太平可致十象圖》。
還,判太常、司農寺,改右諫議大夫。請老,以尚書工部侍郎致仕。於其歸,特賜宴。嘗召問,賜不拜。卒,遺奏《兵論》一篇,帝憐之,特贈兵部侍郎。偕性剛而忠朴,敢為大言,數上書論天下事,議者以為迂闊難用。與人少合,尤喜古今兵法,有《兵書》十五卷,集十卷。子忱、慥,皆有雋才,早卒。
屢次進諫
楊偕少年從种放學於終南山,宋太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進士,初為坊州軍事推官、知汧源縣,調漢州(故治在今四川廣漢縣)。他在任數次上書議論時政,並呈送所寫文論,因被召試於學士院,未中,改永興軍(治今西安市)節度推官。又上書論陝西邊防策略,遷秘書省著作佐郎,為審刑院詳議官,再遷太常博士。受人薦為監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曾因直言被貶,又轉為三司度支判官。郭皇后被廢,他與范仲淹等人進諫,被罰金。民女陳氏選入宮,皇帝擬立為後,他上書進諫。數次評論朝廷升降官吏的弊政,為仁宗所採納。擢天章閣待制、河北轉運使。查清定州(治今河北定縣)知州夏守恩貪贓案,晉龍圖閣直學士、知河中府。
愛國表現
西夏侵犯宋邊境,夏竦任陝西經略使,提出增置土兵,以調換戍兵歸衛京師。楊偕認為關中民力物力不濟,增置土兵是徒耗國家財政。夏竦向皇帝上奏說楊偕不忠,阻撓軍事計畫,楊偕不服仍爭辯。陝西議立五保,楊偕認為擾民,上疏請罷,被徙河東都轉運使。詔命於三路募兵,楊偕議論說:“方今兵不為少,苟多而不練,則其勢易以敗,又困國而難供。”晉樞密直學士,知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夏入犯,詔命楊偕選壯丁萬人,策應麟、府(今陝西神木、府谷一帶)。楊偕上奏:出兵打仗,無紀律則士卒不肯拚命。今征百姓赴邊,若途中逃逸或臨陣退縮者,請以軍法從事。詔許。有中官隨營監軍,素驕橫。楊偕至,對其繩之法,命率部從副總管赴邊,受副總管節制,若違令即斬首。由此軍紀整肅。 西夏軍掠塞上,皇帝詔命修寧遠砦。楊偕上書說:寧遠砦介於麟州(治今神木縣)、豐州(治今府谷縣北)之間,無水泉可守。建議在嵐州(治今山西嵐縣北之嵐城)建新麟州,有白塔地可建砦屯兵。他認為遷麟州有五利,不遷則有三不利。一利是省國用,惜民力。二利是可防禦岢嵐等沿黃河一帶西夏人進犯之路。三利宋軍據守險要,雖黃河冰封,西夏人也不敢越河而東進。四利客商往來貿易。五利是黃河上凍時,“得所屯兵馬五七千人以張軍勢”。三不利是:向麟州運送糧草費力費錢,加重河東百姓負擔。以孤壘引誘西夏,而道路艱阻,援兵難繼。且麟州四面已被襲掠一空,孤壘難支。他認為西夏與契丹合謀,待黃河冰封將進犯河東,朝廷應準備防禦,放棄麟州。皇帝看過他的書奏,認為楊偕之議不可取,是退守河東,以河為界的錯誤主張,命他速修寧遠,以援救麟州。 次年,改為左司郎中、本路經略安撫招討使。他復上書言:“一、罷中人預軍事;二、徙麟州;三、以便宜從事;四、出冗師;五、募武士;六、專捕援。”且言:“能用臣言則受命,不然則已。”朝廷不從,他反覆上奏,被罷知邢州,徙滄州。他仍要求上朝面論軍事,被召回京。
楊偕在并州任上,“嘗論八陣圖及進神楯、劈陣刀,其法外環以車,內比以楯”。他到京後,皇帝命他用五百步卒布陣。他演示後,皇帝命將此法頒於各路軍中推行。
久之,遷翰林侍讀學士、知審官院,復為左司郎中。西夏國主元昊向宋求和,不願稱臣。楊偕認為可準許,諫官彈劾他不宜留在京師。楊偕便請出朝知越州,改知杭州。在任曾上奏《太平可致十象圖》。後召還朝,判太常寺、司農寺,改右諫議大夫。以工部侍郎致仕。歸家之日,皇帝特賜宴。慶曆八年(1048)卒。贈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