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衡,有稱楊俊恆,1910年出生於吉林省。幼年識字不多,後為生活所迫,投奔東北軍王樹堂部當兵。由於他肯吃苦,又善騎射,槍法很準,得到上司的賞識,很快提拔為少尉排長,成為軍官中年齡最小的人,大家都親昵的稱他“小老幫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俊衡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吉林省
- 出生日期:1910
- 逝世日期:1937
- 職業:軍人
- 信仰:中國共產黨
人物生平,犧牲經過,
人物生平
九一八事變時,楊俊衡所部正在黑龍江境內駐防。1932年2月,日本帝國主義占領哈爾濱後,王樹堂見大勢已去,率部投降了日軍。
國碎山河破,生靈遭塗炭。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統治和民族敗類的投降賣國,楊俊衡心中無比憤慨。在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武裝力量的影響下,楊俊衡和幾個愛國軍人回響共產黨的抗日號召,掉轉槍口,抗擊日本侵略者。他的愛國行動得到軍中具有民族氣節的營長蘇劍飛的支持。於是,他們共同高舉起抗日救國的大旗,率領一部分官兵起義脫離了王樹堂的部隊,開往珠河,經五常到舒蘭縣境內進行抗日活動,後又轉戰到柳河縣一帶。
柳河縣是共產黨創建的南滿游擊隊的活動區,楊俊衡受到南滿游擊隊的影響,接受了共產黨的改編,任東北人民革命軍南滿第一游擊大隊第一中隊隊長,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楊俊衡身高力大,作戰勇敢,膽略過人。他參加南滿游擊隊後,在歷次戰鬥中,總是衝鋒在前,退卻在後,深得指戰員的稱讚,人人都說:“楊俊衡是英雄好漢!”
一次,蘇大隊長交給他去清原縣取機槍的任務。當時,抗日部隊槍枝彈藥十分缺乏,更不用說機槍了。楊俊衡接受任務後十分高興,急忙問:“地點在哪裡?”蘇大隊長嚴肅地說:“這兩挺機槍原是抗日義勇軍的,潰散時,被一個連長帶走了,據說,他們上山當了山林隊,活動在清原縣一帶。楊俊衡接受任務後,立即回到一中隊,同戰士們商量完成任務的辦法。他整理好隊伍,從駐地江縣(今靖宇縣)那爾轟出發了。他們這支小部隊沿著長白山的支脈龍崗山向西南急行軍,一路翻山越嶺,進入輝南縣境的四岔。時值中午時分,楊俊衡觀察了周圍的地形,決定在這裡吃午飯,四岔是條小山溝,僅住有兩戶人家,房後有一片小樹林。楊俊衡布好崗哨,命令部隊休息等待吃飯。戰士們剛剛端起飯碗,房子外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又傳來喊聲:“屋裡是哪部分的?”楊俊衡抬眼向窗外一看,不好!敵人,他立即扔掉飯碗,拔出腰中的手榴彈,一面機智地高聲反問:“餵!你們是哪部分的!”藉以暗示同志們做好戰鬥準備。隨著楊俊衡的一聲口哨,十幾顆手榴彈一齊飛向敵人,“轟!轟轟!”濃煙伴著巨響,震動了小小的山溝,毫無防備的敵人立即被炸得血肉橫飛,鬼哭狠嚎,把頭鼠竄。濃煙未散,戰士們趁勢從門、窗衝殺出來,沒炸死的敵人見勢不妙,鑽進房後的樹林裡,一溜煙逃跑了。楊俊衡查看戰鬥現場,炸死五名偽軍,自己無一傷亡,還活捉了三個俘虜。
經過數日的尋找,楊俊衡終於在清原縣境內的一個小山村里,見到了這支攜帶兩挺機槍的山林隊。當時,這支隊伍的頭頭不在隊上,臨時由一個姓張的老頭帶隊。他們一見面,彼此認識,原來都是義勇軍里的熟人,現在久別重逢,格外親切。楊俊衡當即介紹了自己參加共產黨領導的南滿抗日游擊隊後的情況,並向他們宣傳了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游擊隊抗擊日寇威震南滿的英雄業績,同他們促膝談心,勸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楊俊衡的熱情話語,句句在理,感人肺腑,許多人表示願意跟著共產黨抗日到底,最後老張頭決定帶隊投奔游擊隊。這次任務完成得漂亮,楊俊衡不僅取到了機槍,還爭取了30多人。
回到抗日游擊根據地後不久,蘇劍飛犧牲,楊俊衡升任東北人民革命軍南滿第一游擊大隊大隊長。1935年,東北人民革命軍發展壯大,第一游擊大隊改編為第二團,楊俊衡任團長。他率領部隊轉戰在長白山區的撫松、新賓、清原等縣,在林海雪原里擺開戰場,痛擊日本侵略者。
在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潮的鼓舞下,到1935的5月,東北抗日部隊有了很大發展,抗聯第一軍增編第三師,楊俊衡擔任第三師參謀長。
1936年7月初,根據共產黨國際第七次大會會議精神和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指示,抗聯第一、二軍合併組成為抗聯第一路軍,楊靖宇任總司令兼政委,副司令王德泰,東南滿地區的抗日游擊戰爭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根據總指揮部部署:一部分部隊在堅持老游擊區的同時,開闢長白山抗日根據地;另一部分部隊衝擊東邊道山林地區,粉碎敵人對抗聯的“大討伐”,向遼南和遼西發展,再向熱河、外蒙邊境遠征,打通與關內紅軍的聯繫,發動民眾,在更大的區域裡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楊俊衡隨第三師,來到新賓、撫順、開原等地開展抗日游擊戰爭。
11月,第三師接到上級命令,把三師裝備成騎兵部隊,準備趁江河封凍的冬季,快速衝過吉奉、南滿鐵路和遼河進行第二次西征,挺進熱河地區,與關內紅軍取得聯繫。然而,上級給部隊做準備工作的時間僅僅半個月,三師全體指戰員為準備西征日以繼夜地忙碌,直接負責全師訓練工作的楊俊衡參謀長尤為繁忙,他披星戴月投入緊張的訓練。選良馬,備馬鞍,領導全師指戰員學習騎術,訓練馬上射擊等本領。他魁梧的身軀整天在馬背上翻上滾下,一遍又一遍地給同志們做示範動作。他一會兒來到這位同志身邊,幫助備好馬鞍,一會兒又走到那位戰士身旁,伸手拴馬蹬。他在一位滿臉稚氣的小戰士面前站下來,親切地拍著他肩膀說:“不用怕,記住,膽要大,心要細,手緊緊抓住馬韁繩,上身貼馬背,腳踩牢馬蹬,猛一用力,翻身上馬……”從晨曦微明到夜幕降臨,他一直活躍在戰馬嘶鳴的訓練場,常常忘記喝水吃飯。十餘天過去了,一支400多人的騎兵隊伍,終於裝備訓練完畢。
紅旗招展,槍刀閃耀,我軍向西征,
大軍浩蕩,人人英勇,日匪心膽驚,
紀律嚴明,到處宣傳,民眾俱歡迎,
創造新區,號召人民,為祖國戰爭。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師的400多名健兒,跨戰馬,舉紅旗,高唱著《西征勝利歌》,帶著自己縫製的布帳篷,在師長和楊俊衡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從遼寧省興京縣內雄赳赳地啟程西征。
初冬,天幕低垂,鵝毛大雪漫天飛舞,西北風嗚嗚地叫著,吹得樹枝“咔咔”作響,極目遠望,白茫茫一片,天氣格外寒冷,已經幾天了,1000多名狡猾兇惡的日軍和漢奸緊跟在西征部隊後面,咬住不放。師部領導決定,教訓一頓身後的惡狼。騎兵部隊戰馬嘶鳴,塵土飛揚,來到一個地勢較高的山坡邊,伏擊敵人。楊俊衡掉轉坐騎,怒目圓睜,手揮戰刀,大喊一聲:“沖啊!”率先舉刀沖入敵群。抗聯騎兵健兒人人爭先,個個英勇,與敵人展開了一場肉搏戰。一時間,槍聲大作,刀光閃閃,匹匹戰馬騰著片片雪花,沖向敵人。剛才還不可一世的敵人突然遭此打擊,驚慌失措,棄槍四處逃命,三師指戰員則返身繼續西征將敵人扔在了身後。抗聯勇士幾次殺退敵人的圍追堵截,過清原,越鐵嶺,跨南滿鐵路,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到達遼河的岸邊。不料,這一年氣溫偏高,天下著細雨,遼河尚未封凍,渡船一時又難以尋覓,前進的部隊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已經被甩掉的敵人,又大批圍追上來。楊俊衡指揮部隊與敵人兜圈子,走走打打,頻繁作戰,屢建奇功。但是由於人馬疲勞過度,部隊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情況一天比一天嚴重。西征部隊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奉命繞道東返清原、新賓老游擊區。
第二次西征計畫雖然未能實現,但是,西征部隊插入了日偽統治的中心地區,襲擊敵人據點,破壞交通,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的政治影響,極大地鼓舞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抗日熱情。西征部隊所到之處,當地民眾都欣喜相傳:“東山裡的紅軍打過來了!”人民都把東北抗日聯軍看做是抗日的希望,更加堅定了同日本侵略者奮戰到底的勝利信心。
1937年春,楊俊衡被調到軍部任參謀長,協助著名抗日英雄、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處理軍務,成為楊靖宇司令的得力助手。
這年冬,抗聯第一路軍為避開敵人“大討伐”的鋒芒,決定轉入長白山深山密林中休整隊伍,以利再戰。楊俊衡隨軍轉移到輯安(集安)縣,參加開闢以老嶺山區為中心的抗日游擊區的活動。縱貫輯安的老嶺是長白山的一條支脈,這裡山嶺重疊,崖高林密,地勢險要,交通閉塞,是開展抗日游擊戰的好地方。抗聯部隊以老嶺為依託,自東北的天橋溝、中經大東岔和八寶溝,至西南的葦塘溝、皂笠頭溝,發展抗日游擊戰爭。在當地民眾幫助下,襲擊敵人正在施工的能(化)輯(安)鐵路老嶺隧道,破壞交通線,以阻止日軍對我東北豐富資源的掠奪。楊俊衡帶領戰士,化妝成農民,深入到村屯發動民眾,開展地方工作,搗毀日軍建立的“集團部落”。到1938年春,老嶺山區附近的偽警察所大多數被抗聯部隊搗毀,還處死了一些日本警官,給了敵人以沉重的打擊。游擊區裡的農民積極參軍參戰,抗聯隊伍日益壯大。敵人震驚恐慌,哀叫輯安已成為通化省“第一癌腫地帶”
楊俊衡善於指揮游擊戰和伏擊戰,在戰鬥中敢打敢拼,勇猛果斷。1938年5月中旬至6月初,中共北滿省委和抗聯第一路軍總部,在輯安老嶺五道溝抗日聯軍密營召開了軍事幹部聯席會議(即“老嶺會議”),楊俊衡出席了這次重要會議。會上制定了“在堅持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游擊戰爭中,保存實力,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等策略方針,布置了新的戰鬥任務。楊俊衡回到部隊傳達會議精神,抗聯戰士人人振奮,鬥志昂揚。不久,抗聯第一路軍各部隊緊密配合,取得了蚊子溝伏擊戰的勝利,殲滅了號稱“滿洲剿匪之花”的偽軍索族一個營。
8月1日,楊俊衡隨司令部由輯安出發向金川、河裡森林地帶轉移。方圓數百里的老嶺地區,巨大的松樹密如蒿麻,茂盛的枝葉遮天蔽日。當地的民眾傳說:“走進老爺嶺,沒有天老爺下凡指路,就別想再走出來。”對老嶺地帶,日軍大傷腦筋,每次進山“討伐”,都是臨近老嶺邊緣就悄悄返回了。但是,生長在密林里的抗聯戰士,對這裡的一嶺一溪,一草一木,了如指掌,進入老嶺的部隊猶如魚兒投入大海,忽東忽西,運動自如。
犧牲經過
第二天上午,楊俊衡隨抗聯部隊行至長崗。這是一條由西北伸向東南的山溝,溝兩旁全是高山,山溝東側是一條五六十里路長的大山崗,公路就修築在這個山崗上面。正當部隊翻過長崗公路北面的一個山嶺,後衛部隊傳來了報告:在長崗最高端的廟嶺附近發現了敵情,有幾百名日偽軍“討伐隊”正在休息吃午飯。司令部立即召開了會議,參謀長楊俊衡目光炯炯,神情莊嚴地說:“送上門來的敵人,絕不能讓他跑掉,這裡正是打伏擊戰的好地形……”指揮員們一致贊同這個建議,楊靖宇司令員決心在此一戰。於是,參謀長楊俊衡指揮布陣,分兵數路,進入道路兩側的山溝陣地,隱藏在草林叢中。派一個連扼守山溝東南的制高點,切斷敵人的後路,把司令部和機槍連設在西北面的山腰上,既可縱觀全局,又可封鎖住敵人前後逃竄的道路。一切布置就緒,已是午後3點多鐘。時值盛夏,天氣燥熱,太陽燒灼大地、叢林,戰士們悶熱得喘不上氣,草叢中的蚊蟲、小咬不停地叮咬。抗聯戰士把怒火和仇恨埋在心底,瞪大眼睛緊盯著公路,等待著指揮員的命令。整個山溝一片寂靜。
下午4時許,公路的東南端白煙滾滾,越來越近,敵人慢慢地在公路上蠕動。曬得焦乾滾燙的公路,腳一踏下去便冒起一串白煙,敵人氣喘吁吁,進入伏擊圈。楊俊衡一聲槍響——這是戰鬥命令,頓時,山溝里槍聲四起,彈雨紛飛,打得敵人暈頭轉向,丟魂落魄,滿溝亂竄。楊俊衡率領戰士奮勇出擊,個個賽如猛虎。僅僅幾十分鐘的工夫,就解決了公路上的戰鬥。正要打掃戰場,突然,東南方山頂上槍聲大作,子彈呼呼地向戰士們射來。楊俊衡一驚,難到敵人的援兵來了?再細細觀察發現,原來防守山頭的一個連忙於下山捉俘虜,一股殘敵乘隙占據山頭,借著有利地勢,瘋狂向我軍開槍,欲固守待援,作垂死掙扎。
夕陽下沉,暮色籠罩著峰巒起伏的山野,陣陣槍聲仍在山谷中迴蕩。楊靖宇司令焦急地望著山邊上的夕陽,命令道:“必須立即拿下這個山頭。”參謀長楊俊衡組織幾次衝鋒,但由於敵人火力較猛一直未能奏效。他額上青筋突起,渾身熱血奔涌,重新組織火力,推開左右的阻擋,大喊一聲:“同志們,跟我上!”躍身率衝鋒隊再次向山頭衝去。勇士們一會兒俯地,一會兒躍起,迅速接近山頭。楊俊衡正向前猛衝的時候,一顆罪惡的子彈射來,他身負重傷,倒在長白山上。“為參謀長報仇!”“奪回制高點!”“沖啊!”“殺啊!”憤怒的戰士一鼓作氣,奪回制高點,殘敵被全部消滅了。長崗伏擊戰共擊斃日本指導官數十名,俘敵近百,繳獲槍枝彈藥和許多軍用物品。號稱“滿洲剿匪之花”的滿偽軍索旅,被消滅殆盡。
戰鬥結束後,楊靖宇司令員和戰友們含著熱淚,把楊俊衡等人的遺體安葬在長崗的西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