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秀先生,1914年出生,河北任丘人,18歲隨趙克禮學武,1938年來東北,拜尚雲祥高徒辛健侯為師,苦練尚派形意拳,尤精技擊。1947年參加東北擂台賽名列前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俊秀
- 出生地:河北仁邱
- 性別:男
- 出生年月:1924年1月14日
- 去世年月:1994年
- 職業:拳師
簡介,劈拳,經歷,徒弟的回憶,
簡介
楊俊秀先生是尚雲祥高足辛健侯的頂門弟子,曾在1947年的東北國術擂台賽上獲得優勝,49年後曾一度沉寂民間, 1979年傳統武術挖掘時,被瀋陽市武協邀請“出山”傳授形意拳。那時還沒有“尚派”的說法,楊師教的就叫形意拳。
劈拳
形意拳宗師郭雲深、尚雲祥把一生的修為通過“崩拳”形式表現出來,遂有“盛尋半步崩拳打天下”的盛名,楊師的功夫則集中體現在“劈拳”上,與人動手上去只是一下,一下就結束了。楊師講他境煉寒的老師辛健侯就是這樣,戲稱此為“大刀切白菜”。
楊師的劈拳分掌式和拳式兩種,不稱“鷹捉”,都叫“劈拳”。楊師講:“不明其理難得其功”,要求我們在練劈拳時逐項體會要領,並由此領悟形意拳的道理。
劈拳的起手是三體式,定式也是三體式,三體式疊勸充是靜止的劈拳,內里要體會劈拳發力後“剎”住的感覺。楊先生要求員盛套:“沒事多站定式,長功夫。”楊師的三體式是雙重的架子,這種架子上功較快,宜於發力,此為辛健侯這支的特點。
三體式的目的是把身體站“整”了,把力量站出來。力量有了還得靠練劈拳發放出來,達到控制自如。劈拳是五拳之首,在起落鑽翻的鍛鍊上最為見效。有的人力大,但卻發不出來,這是劈拳打得少了,有的人劈拳打得很暢,力量卻很散,那便是三體式站得不夠,所以站三體式和打劈拳二者不可偏廢,長年站三體式的人一動手就看出來。
楊師的劈拳分掌式和拳式兩種,不稱“鷹捉”,都叫“劈拳”。楊師講:“不明其理難得其功”,要求我們在練劈拳時逐項體會要領,並由此領悟形意拳的道理。
劈拳的起手是三體式,定式也是三體式,三體式疊勸充是靜止的劈拳,內里要體會劈拳發力後“剎”住的感覺。楊先生要求員盛套:“沒事多站定式,長功夫。”楊師的三體式是雙重的架子,這種架子上功較快,宜於發力,此為辛健侯這支的特點。
三體式的目的是把身體站“整”了,把力量站出來。力量有了還得靠練劈拳發放出來,達到控制自如。劈拳是五拳之首,在起落鑽翻的鍛鍊上最為見效。有的人力大,但卻發不出來,這是劈拳打得少了,有的人劈拳打得很暢,力量卻很散,那便是三體式站得不夠,所以站三體式和打劈拳二者不可偏廢,長年站三體式的人一動手就看出來。
劈拳從三體式開始,前手由小指到大指逐一捲曲,以腰身帶動手臂拉回,這時前腳並不撤回,而是踏地助力,使重心後移,這樣才增強手捋的勁力。捋後接著是起手一 “鑽”,前腳要直接踏上半步,腳尖外撇,在用法上這是一個暗腿。上手鑽出要“小指翻天”,這時候不能只轉手臂,要用腰身扭轉使小指朝上,這樣身上才裹住了,能裹得緊,才蓄得足。“額前頂”在“鑽”時表現得戀享棵員最為明顯,勁從印堂發出,帶動周身皆具前領之勢。訓練時楊師用手指抵住我妹譽察的前額,讓我體會前頂的感覺。與額前頂相對應的就是下顎內收。此外還有“舌上頂”,為什麼要舌上頂?因為站樁到了後期,倘腰運化不好,則腎氣不足,嗓子發乾,舌上頂則生津。下顎內收,才利於出津,脖一伸就不成了。能做到收下顎,就很容易齒扣。所謂“齒扣”,不是咬牙,而是搭上即可,嘴似閉非閉,似張非張。後手的“落翻”與前手的“ 起鑽”剛好相反,不是向前上,而是向前下,與後腳進步同時到位。這一“翻”的“氣口”是呼氣“吞一半吐一半”,要氣落會陰“砸丹田”。一起一落,一鑽一翻,丹田鼓盪,上下翻騰,周而復始,體現出來的就是所謂“翻浪勁”。楊師說,刻意追求往往欲速不達,還很危險,要自然生成才好。前手劈出肩要儘量前伸,後肩要扣回,身體成45度,這時胸才圓,才抱得住。做到“圓胸”,也就做到了“拔背”。與涵胸拔背同時的是沉肩墜肘,肩肘能垂下去,才能出暗勁。楊師說:練劈拳要練得形體改變、氣質改變,要變得虎背熊腰,而不是狼腰乍背。
在瀋陽,練尚派形意的其他人,如井勝文、辛延海諸先生,打劈拳(鷹捉)前手都是俯掌,楊師卻是不俯不豎的斜45度角立掌,說這樣更適合墜肘和發力。掌要虎口撐圓,拇指盡力後張,第一指節再扣回來,五指如抓一球,要手似瓦楞,形同虎爪。楊師要求前手腕是直的,講“指前頂”要有戳人之勢,前手用力多少,後手就用力多少,前後手要打出爭力。楊師強調打劈拳要發力,不能光比劃樣子,要在發力中求整勁。楊師講站樁打拳都要有“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劈拳講剪子股,所以襠是尖的,這一點不同於太極的開胯、圓襠。在行拳當中總是單腿過步,陰陽互換。
經歷
楊先生出生於1914年農曆6月24日,河北仁邱人,18歲隨趙克禮習武,1938年來到瀋陽,拜辛健侯為師。趙、辛皆為尚雲祥先生高徒,特別是辛健侯先生曾在1931年東北第一次國術擂台賽上獲得冠軍,素有“東北拳王”之譽。楊先生精研尚派形意20多年,期間又得到黃柏年、劉錦卿、霉犁騙祖薛亭勛、靳雲亭等人指點,功力深厚,尤善猴形雜式,並對八卦、太極亦有較深造詣。
楊先生曾被日本人抓過勞工,可他趁日本人不備,操起一根大桿子,一個“撐桿跳”翻牆而去。楊先生平時總端著一個150斤的石鎖練功,有時還把石鎖套在腳上當拖鞋穿,練習趟勁。他能憑著指力,摳住牆上的裂縫身體倒立貼牆,稱“倒貼皮猴”。楊先生給人當胸一拳,人不後倒反向前栽跟頭。他曾對大連兩個來比武的人說:“咱先比比拳頭硬不硬吧”,回身照粉壁牆上搗了兩拳,二人盯著牆上出現的兩個大洞直犯愣……
徒弟的回憶
1979年楊先生在市少年宮向瀋陽市武協成員教授散手,我就是在這時候跟楊先生結識的。楊先生貌不驚人,但臉瘦身壯,身高約一米七八,手掌粗大,掌心部位能有一寸半厚。楊先生說“學打得在打中學”,當時參加學習的二三十人挨個和他過手,不管別人是什麼招數,他都是左手一招右手當胸斜劈一掌,不大一會兒十幾個人就全都趴下了。那一次,我明明看清了楊先生的“一定之規”,卻也沒躲過去,前胸實實地挨了一掌。當時頓感內臟翻騰,後背骨痛欲裂,但我硬挺著沒倒。楊先生很認真地打量了我一眼——沒想到就是這一掌,結下了我們的師徒之緣。時隔不久,楊先生跟我師傅王慶齋說:“大哥,德玉素質不錯,我教教他如何?”恩師當即說:“這是好事喔,藝不壓身么!”
我跟楊先生學拳,是在他家或在我家,一呆就是一個星期天。楊先生沒有子女,跟老伴住在皇寺廣場兩洞橋附近的一個平房。家中很是簡陋,沒有像樣的家具,只有一個炕櫃,櫃中珍藏著尚雲祥先生照片和董海川先生畫像。牆上掛著一桿雞蛋粗細的大槍,槍桿又黑又紅,又亮又光,這桿大槍在楊先生手中能變成活蛇一般輕快、麵條一般柔軟。楊先生平時對弟子很兇,但許是衝著我恩師王慶齋先生面子,對我一直很和氣,手把手地“吃小灶”。每次我去楊先生家進門行禮,口稱老師,楊先生則喊“老伴兒,備菜備酒,兄弟來啦!”我急忙更正,楊先生就哈哈一笑,說“江湖無輩,投緣就好。”楊先生不飲酒,但飯量很大,二兩半的饅頭一頓得吃四個,滿口的假牙,吃飯時候卻偏偏不喜歡戴,用牙花子“嘎崩”“嘎崩”地嚼花生米。
楊先生從站三體式開始教,整整指導我站了一年多。楊先生教的三體式是雙重中平架子,前手立掌,講究“頂、扣、圓、敏、抱、垂、曲、挺”八字訣,各有隱奧,如“頂”字訣就要求“三頂”:頭上頂、指前頂、膝前頂。他傳授的三體式口訣是“頭宜上頂,肩宜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隨,身力到手,肩之所為”。為了讓我弄明白站樁時身體的情形,楊先生就光腳演示足趾如何抓地,有時還脫去上衣讓我細摸胸背,感覺內氣的遊動,有時興起,楊先生就一運氣,腹部凸出個鼓包東遊西竄,我用手去按卻怎么也追不上,這時楊先生就笑,講:“渾元一氣周身游,靈根一動意中求”。楊先生的三體式見效很快,兩年後,我參加遼寧省武術錦標賽的75公斤以上級別太極推手比賽,過關斬將直至奪冠,雙腳幾乎都沒挪窩兒。別人都納悶我什麼時候下的太極功夫,只有我心裡清楚,這樁功和整勁正是那一整年苦練三體式的回報!
1981年起,我開始陸續學習鷹捉、五行拳、五行相生、五行相剋、五行連環和四把。楊先生字寫得很漂亮,教一趟拳就給我寫一個拳譜。楊先生對套路不甚講究,但對勁法、用法十分強調:教鷹捉強調練剛勁,講“閃碑力”,發力要“吞三吐七”,即吞半口氣吐半口氣;趟步強調前腳直進不回撤,以求趟勁迅猛,著人拔根;崩拳強調後手代替前手撕扯打出,螺拳下扣,追求透力。尚派形意尤重崩拳練習,楊先生也教得格外用心。示範崩拳時,楊先生手放在離沙包一寸遠處驟然發力,沙包並不搖晃蕩起,而是“騰”地一震,出現個拳大的凹坑。
作為遼寧武術挖掘代表,楊先生應邀出席了1982年全國武術工作會議。 第二年4月,遼寧省武術工作會議在營口舉行,楊先生在大會表演了五行進退連環拳、十二轟錘和武穆十三槍。楊先生常講打拳要“尾骨上提,頭上頂,腳下踩,身如金剛”,從楊先生演練的拳械看,確有金剛般威猛,全場彩聲不斷。楊先生長期練習易筋經、鐵布衫,肋骨密實得幾乎摸不出縫隙來,整個胸廓呈塔形向外斜張著,身材魁梧,坐在那裡也是上身筆挺,含胸拔背,下顎內收,比別人高出半頭,確也頗像個廟裡的金剛。
楊先生平日不爭不吵,但最看不慣練武的人自吹自擂和貶損他人、抬高自己。他脾氣又急,解放前,碰到這種人沒少動手,解放後,這個習慣也沒有改。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北京拍電影期間,正趕上楊先生來觀摩全國首屆散打比賽。我和遼陽市武術隊教練周玉山一起把楊先生接到賓館。剛一落座,沒說幾句話,對面房間師徒四人在大聲聊天,吹噓自己如何正宗,如何厲害。楊先生聽了就說:“你倆先坐會兒,我去看看。”去了沒幾分鐘,四個壯漢全趴地上了。楊先生似乎還很不盡興,邊往回走邊搖頭:“這么不經打,還吹噓個啥!”——當時我們真擔心惹出什麼治安方面的麻煩,這可是在首都呀!
楊先生與人動手很少纏鬥,往往一招即告完事大吉。有時一下鷹捉就把人打倒不起,也有時一個駘形把人凌空端起,有時一個燕形將人斜身挑起。他沒別的嗜好,唯以技擊為樂,平時木訥少言,一談武術就心癢難耐。1983年夏天,湖北江漢大學武術教授、全運會劍術冠軍安天榮來瀋陽看我。安是我在北京結識的好友,善長密宗、八極,身體壯健,亦好技擊。我就領他拜訪楊先生,進門坐了沒有5分鐘,楊先生就站起來要和安切磋。結果安被楊先生多次擊倒。其中一次楊先生接手後並沒有打,只用八卦步三兩轉就把安轉了個跟頭。第二天,我們又去拜訪了王慶齋先生,安提出要見識王先生的青萍劍法,王先生謙虛一番才跟安動手,比試中用竹劍多次點中安的手腕。事後安說:“你這兩個老師都夠厲害的,但脾氣可相差不少啊!”
楊先生的很多弟子都是跟他因“打”結緣的。省摔跤冠軍曹寶林要跟楊先生學拳,但提出得先弄倒他才行。楊先生就說:“來吧”,趁曹搶把之際,後發先至,一把抓在他腋下,曹疼得倒在地上。曹不服,楊先生就說:“這次你抓我”,等曹在楊先生腋下抓實後,楊先生胸肌一縮一頂,曹又倒地,這下才甘心學藝。由於楊先生以打“結緣”,他的弟子中真心好武者多。他在瀋陽八一公園等地親傳弟子數百人,主要傳人吳懷忠、劉仁忠、楊明俠、張守傑、徐福全、蘇成海、張守陽、田家琦、田新、白寶玉、馬俊、李剛、夏正平、石君國等人,至今仍習練不輟。
由於忙,易筋經、形意三十六手和武穆十三槍等很多精湛技藝都沒顧得上向楊先生學。1983年10月,我去外地參加電視劇拍攝,臨行前去跟楊先生道別,楊先生已臥病在床,往日紅光滿面,如今面色暗黃,過去飯量很大,如今食不下咽,只有脾氣還那么大,身邊服侍的徐福全、馬俊等師弟仍時不時被他吼上兩句。他拉著我的手就講:“咱們爺倆的緣分要盡了。內家拳多亡於氣上,我氣性大,早晚也得內電爆炸,治也沒用,救人救不了命啊。今後你們練拳要多講養才是呀!”直到我忍淚告辭,楊先生還緊緊拉著我的手不願放開。一個多月,楊先生告別了人間,享年70歲。
經歷
楊先生出生於1914年農曆6月24日,河北仁邱人,18歲隨趙克禮習武,1938年來到瀋陽,拜辛健侯為師。趙、辛皆為尚雲祥先生高徒,特別是辛健侯先生曾在1931年東北第一次國術擂台賽上獲得冠軍,素有“東北拳王”之譽。楊先生精研尚派形意20多年,期間又得到黃柏年、劉錦卿、薛亭勛、靳雲亭等人指點,功力深厚,尤善猴形雜式,並對八卦、太極亦有較深造詣。
楊先生曾被日本人抓過勞工,可他趁日本人不備,操起一根大桿子,一個“撐桿跳”翻牆而去。楊先生平時總端著一個150斤的石鎖練功,有時還把石鎖套在腳上當拖鞋穿,練習趟勁。他能憑著指力,摳住牆上的裂縫身體倒立貼牆,稱“倒貼皮猴”。楊先生給人當胸一拳,人不後倒反向前栽跟頭。他曾對大連兩個來比武的人說:“咱先比比拳頭硬不硬吧”,回身照粉壁牆上搗了兩拳,二人盯著牆上出現的兩個大洞直犯愣……
徒弟的回憶
1979年楊先生在市少年宮向瀋陽市武協成員教授散手,我就是在這時候跟楊先生結識的。楊先生貌不驚人,但臉瘦身壯,身高約一米七八,手掌粗大,掌心部位能有一寸半厚。楊先生說“學打得在打中學”,當時參加學習的二三十人挨個和他過手,不管別人是什麼招數,他都是左手一招右手當胸斜劈一掌,不大一會兒十幾個人就全都趴下了。那一次,我明明看清了楊先生的“一定之規”,卻也沒躲過去,前胸實實地挨了一掌。當時頓感內臟翻騰,後背骨痛欲裂,但我硬挺著沒倒。楊先生很認真地打量了我一眼——沒想到就是這一掌,結下了我們的師徒之緣。時隔不久,楊先生跟我師傅王慶齋說:“大哥,德玉素質不錯,我教教他如何?”恩師當即說:“這是好事喔,藝不壓身么!”
我跟楊先生學拳,是在他家或在我家,一呆就是一個星期天。楊先生沒有子女,跟老伴住在皇寺廣場兩洞橋附近的一個平房。家中很是簡陋,沒有像樣的家具,只有一個炕櫃,櫃中珍藏著尚雲祥先生照片和董海川先生畫像。牆上掛著一桿雞蛋粗細的大槍,槍桿又黑又紅,又亮又光,這桿大槍在楊先生手中能變成活蛇一般輕快、麵條一般柔軟。楊先生平時對弟子很兇,但許是衝著我恩師王慶齋先生面子,對我一直很和氣,手把手地“吃小灶”。每次我去楊先生家進門行禮,口稱老師,楊先生則喊“老伴兒,備菜備酒,兄弟來啦!”我急忙更正,楊先生就哈哈一笑,說“江湖無輩,投緣就好。”楊先生不飲酒,但飯量很大,二兩半的饅頭一頓得吃四個,滿口的假牙,吃飯時候卻偏偏不喜歡戴,用牙花子“嘎崩”“嘎崩”地嚼花生米。
楊先生從站三體式開始教,整整指導我站了一年多。楊先生教的三體式是雙重中平架子,前手立掌,講究“頂、扣、圓、敏、抱、垂、曲、挺”八字訣,各有隱奧,如“頂”字訣就要求“三頂”:頭上頂、指前頂、膝前頂。他傳授的三體式口訣是“頭宜上頂,肩宜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隨,身力到手,肩之所為”。為了讓我弄明白站樁時身體的情形,楊先生就光腳演示足趾如何抓地,有時還脫去上衣讓我細摸胸背,感覺內氣的遊動,有時興起,楊先生就一運氣,腹部凸出個鼓包東遊西竄,我用手去按卻怎么也追不上,這時楊先生就笑,講:“渾元一氣周身游,靈根一動意中求”。楊先生的三體式見效很快,兩年後,我參加遼寧省武術錦標賽的75公斤以上級別太極推手比賽,過關斬將直至奪冠,雙腳幾乎都沒挪窩兒。別人都納悶我什麼時候下的太極功夫,只有我心裡清楚,這樁功和整勁正是那一整年苦練三體式的回報!
1981年起,我開始陸續學習鷹捉、五行拳、五行相生、五行相剋、五行連環和四把。楊先生字寫得很漂亮,教一趟拳就給我寫一個拳譜。楊先生對套路不甚講究,但對勁法、用法十分強調:教鷹捉強調練剛勁,講“閃碑力”,發力要“吞三吐七”,即吞半口氣吐半口氣;趟步強調前腳直進不回撤,以求趟勁迅猛,著人拔根;崩拳強調後手代替前手撕扯打出,螺拳下扣,追求透力。尚派形意尤重崩拳練習,楊先生也教得格外用心。示範崩拳時,楊先生手放在離沙包一寸遠處驟然發力,沙包並不搖晃蕩起,而是“騰”地一震,出現個拳大的凹坑。
作為遼寧武術挖掘代表,楊先生應邀出席了1982年全國武術工作會議。 第二年4月,遼寧省武術工作會議在營口舉行,楊先生在大會表演了五行進退連環拳、十二轟錘和武穆十三槍。楊先生常講打拳要“尾骨上提,頭上頂,腳下踩,身如金剛”,從楊先生演練的拳械看,確有金剛般威猛,全場彩聲不斷。楊先生長期練習易筋經、鐵布衫,肋骨密實得幾乎摸不出縫隙來,整個胸廓呈塔形向外斜張著,身材魁梧,坐在那裡也是上身筆挺,含胸拔背,下顎內收,比別人高出半頭,確也頗像個廟裡的金剛。
楊先生平日不爭不吵,但最看不慣練武的人自吹自擂和貶損他人、抬高自己。他脾氣又急,解放前,碰到這種人沒少動手,解放後,這個習慣也沒有改。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北京拍電影期間,正趕上楊先生來觀摩全國首屆散打比賽。我和遼陽市武術隊教練周玉山一起把楊先生接到賓館。剛一落座,沒說幾句話,對面房間師徒四人在大聲聊天,吹噓自己如何正宗,如何厲害。楊先生聽了就說:“你倆先坐會兒,我去看看。”去了沒幾分鐘,四個壯漢全趴地上了。楊先生似乎還很不盡興,邊往回走邊搖頭:“這么不經打,還吹噓個啥!”——當時我們真擔心惹出什麼治安方面的麻煩,這可是在首都呀!
楊先生與人動手很少纏鬥,往往一招即告完事大吉。有時一下鷹捉就把人打倒不起,也有時一個駘形把人凌空端起,有時一個燕形將人斜身挑起。他沒別的嗜好,唯以技擊為樂,平時木訥少言,一談武術就心癢難耐。1983年夏天,湖北江漢大學武術教授、全運會劍術冠軍安天榮來瀋陽看我。安是我在北京結識的好友,善長密宗、八極,身體壯健,亦好技擊。我就領他拜訪楊先生,進門坐了沒有5分鐘,楊先生就站起來要和安切磋。結果安被楊先生多次擊倒。其中一次楊先生接手後並沒有打,只用八卦步三兩轉就把安轉了個跟頭。第二天,我們又去拜訪了王慶齋先生,安提出要見識王先生的青萍劍法,王先生謙虛一番才跟安動手,比試中用竹劍多次點中安的手腕。事後安說:“你這兩個老師都夠厲害的,但脾氣可相差不少啊!”
楊先生的很多弟子都是跟他因“打”結緣的。省摔跤冠軍曹寶林要跟楊先生學拳,但提出得先弄倒他才行。楊先生就說:“來吧”,趁曹搶把之際,後發先至,一把抓在他腋下,曹疼得倒在地上。曹不服,楊先生就說:“這次你抓我”,等曹在楊先生腋下抓實後,楊先生胸肌一縮一頂,曹又倒地,這下才甘心學藝。由於楊先生以打“結緣”,他的弟子中真心好武者多。他在瀋陽八一公園等地親傳弟子數百人,主要傳人吳懷忠、劉仁忠、楊明俠、張守傑、徐福全、蘇成海、張守陽、田家琦、田新、白寶玉、馬俊、李剛、夏正平、石君國等人,至今仍習練不輟。
由於忙,易筋經、形意三十六手和武穆十三槍等很多精湛技藝都沒顧得上向楊先生學。1983年10月,我去外地參加電視劇拍攝,臨行前去跟楊先生道別,楊先生已臥病在床,往日紅光滿面,如今面色暗黃,過去飯量很大,如今食不下咽,只有脾氣還那么大,身邊服侍的徐福全、馬俊等師弟仍時不時被他吼上兩句。他拉著我的手就講:“咱們爺倆的緣分要盡了。內家拳多亡於氣上,我氣性大,早晚也得內電爆炸,治也沒用,救人救不了命啊。今後你們練拳要多講養才是呀!”直到我忍淚告辭,楊先生還緊緊拉著我的手不願放開。一個多月,楊先生告別了人間,享年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