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璋

楊佩璋

楊佩璋,在長葛歷史上,應該稱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名人。論學識,進士出身,主考江南,一代帝師,可以說是當時出類拔萃,鳳毛麟角的大學問家:論職位,在清代也是朝廷大員;論人品,身處腐敗透頂的清未官場,能“以清真雅正為宗”,不攀附,不阿諛,不追名,不逐利,潔身自好,潛心學問,寄情林泉,以至“門可羅雀”,矢志不移,直至告老還鄉,樂為布衣,誠屬難能可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佩璋
  • 別名:字筱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長葛市後河鎮後河村
  • 出生日期:1850
  • 逝世日期:1920
  • 主要成就:1901年,升遷侍講學士、旋補內閣學士禮部侍郎。 
    1903年,由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升遷至兵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
個人履歷,平生,話說翰林楊佩璋,

個人履歷

楊佩璋(1850~1920),字筱村,今河南長葛市後河鎮後河村人。少失父母,衣食艱辛。堂伯丙昌攜其至濬縣訓導任所,衣食教誨,待若親生。 筱村刻苦攻讀,以案元入庠,同治十二年(1873年)拔貢,光緒二年(1876年)中舉人,次年登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此時,周圍同僚趨炎附勢,相互推崇之風甚盛,而筱村以名節自重,岸然自守,杜門讀書,不接權貴,故沉浮詞館二十餘載無升遷。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遷國子監司業,後轉左春坊左中允司經局洗馬。二十六年(1900年)補翰林院侍講,次年遷待讀,升侍講學士。旋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二十九年(1903年)署督察院副都御史,筱村以廉潔自守,以忠貞處世,不事逢迎,絕少私交,雖身居高位,而門可羅雀。儘管同僚譏誚,筱村卻不改其素。 筱村學博識廣,善於鑑賞古書畫,京師推為專家。為文獨造,清真雅正。書法顏柳,字字端楷。惜內向不露,所遺作品甚少,民國9年(1920年)壽終。

平生

光緒辛丑年(1901年),楊佩璋升遷侍講學士(學位的一種,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旋補內閣(中內政務機構)學士,兼禮部侍郎。光緒癸卯(1903年),楊佩璋由內閣學士兼禮部(掌禮樂、祭祀、封建、宴樂文學貢舉的政令)侍郎(政府各部的副部長,地位次於尚書)升遷至兵部右侍郎、吏部(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右侍郎等。幾年來的連續升遷,卻並沒能改變他的天生秉性。仕途的沉浮更讓他對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失去了信心。因此,他經常與志同道合之友暢遊北京城的名山勝水,有時激揚文字,有時把酒消愁,以此宣洩胸中之悶。但是,楊佩璋從來不願與奸佞之人為伍,也不願參與文治武力的活動。但是,對於鄉親們的拜訪,他都樂意相陪,並救人於危難之中。

話說翰林楊佩璋

楊佩璋,在長葛歷史上,應該稱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名人。論學識,進士出身,主考江南,一代帝師,可以說是當時出類拔萃,鳳毛麟角的大學問家:論職位,在清代也是朝廷大員;論人品,身處腐敗透頂的清未官場,能“以清真雅正為宗”,不攀附,不阿諛,不追名,不逐利,潔身自好,潛心學問,寄情林泉,以至“門可羅雀”,矢志不移,直至告老還鄉,樂為布衣,誠屬難能可貴。
楊佩璋的宦海生涯,剛好是清王朝內憂外患、政治腐敗、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最後幾十年,也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彌留之際。此時此刻,像楊佩璋這樣由孔孟之道造就的正人君子,靠自己的人品學識在清廷得以生存,為最高統治階級效勞已經很不容易,至於治國安民,真的是難有所為。他知道大勢已去,無力回天,既然不能“兼濟天下”,那就只有“獨善其身”。或許正緣於此,在國史文獻中,很少見楊佩璋的蹤跡。
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而楊佩璋朝廷大員幾十年,個人竟無什麼家產,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他由京城帶回家鄉並留給後世的唯一遺產就是他收藏的字畫古玩。而這筆令人視為價值連城的珠寶,他監終時告訴後人要“揮霍淨空”。又是為何呢?這也許就是楊佩璋的為人。
楊佩璋的父親楊炳煌曾在江南為官,母親張氏也是一位江南女子。鹹豐癸丑(公元八五三年正月十十六),楊佩璋出生於江南。在他五歲時,父親經常忙於公務,很少幫他讀書識字,但張氏卻不停地教導兒子。三歲那年,他已經能夠熟背《千字文》、《百家姓》,四歲會背詩經百首。聰慧好學的天資著實讓大人們驚訝。
天有不測風雲。正當楊佩璋天資勃發、學業猛進之時,楊炳煌因病離任。回鄉不足半年便丟下嬌妻愛子,帶著望子成龍的遺憾離開了人世。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張氏痛不欲生,幾次都想隨夫而去,但丈夫的臨終囑託,愛子的天資聰慧,使她抱定了將小佩璋撫養成人,讓丈夫九泉安息的意願。
世態的炎涼,使孤兒寡母受盡了人間的磨難。楊炳煌在任多年,兩袖清風,並沒有給嬌妻愛子留下什麼財產。因此,分家不足一年,錢財都花完了。偶爾生病,只有靠鄉鄰資助。為維持生計,張氏只得替人紡線、織布等以解燃眉。
本族同齡的孩子都上了學,並且足不出戶,請先生住家,十分方便,但卻沒有楊佩璋的份兒。孩子鬧著要上學,但是沒有錢糧交費,為此,張氏也是哭了一場又一場,沒辦法!但她仍有一個信念:再窮也要讓孩子讀書,不辜負丈夫的遺願。當時,鎮北的李家請了位任先生,李家曾受過楊炳煌的資助,當得知張氏的遭遇及佩璋要求讀書時,便提出收佩璋入學,不要學費,以報滴水之恩。佩璋背著母親連夜縫製的書包,在張氏的帶領下拜見了先生。幾天來,天不亮張氏就做好飯及時送孩子上學,傍晚在村口等孩子回家。略懂事理的佩璋為減輕母親的負擔,幾天后便拒絕母親接送,一個人獨來獨往。楊佩璋也是發奮讀書,分外用功。晚上,母親在燈下紡線,小佩璋也跟著燈光讀書。兒子趴在書桌上睡了,母親將兒子抱到床上,繼續防線。在那裡讀書雖不交學費,但每天三趟六回少不了,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增加讀書時間,他向母親提出了每天回家一次的要求。那年家裡收了幾斗黑豆,他便讓母親將黑豆炒一些當作午飯,母親同意了。
從此,在李家塾堂,佩璋總是第一個走進教室讀書,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的人。本來就喜歡佩璋的先生見他朝朝如此,覺得很奇怪,決定看小佩璋用了什麼樣的絕招,中午放學了,同窗大都離開教室,楊佩璋手捧書本默默的讀著。待同窗走完以後,他才獨自一人向小河走去。他來河灣內,蹲在地上,從腰間解下布袋,倒出炒豆,咀嚼一會兒,便捧起河水喝上幾口。這一切都讓任先生站在河灣上看得清清楚楚,禁不住喊聲:“佩璋”,便把他拉回教室。從此,先生總是給他準備午飯,對此,他日後常常感恩不盡,並以優異的成績為先生和母親爭了光。
楊佩璋少年時就非常聰明。後河鎮的北門裡有一家客棧(旅店)是楊佩璋去榆林讀書的必經之地。店主韋三為人誠懇、勤勞,鋪面也很整潔,因此南北來往的客人經常來此小住。那天晚鈑後,來了兩位客人,韋三熱情迎接後認為二人同行,沒有多問便把二人安排在同一房間。第二天一早,二人的房間傳來了一陣陣爭吵聲,韋三打開門一看,二人正在扯著一條被子東拉西拽,互不相讓,都說被子是自己的。見店主走來,二人爭著陳述自己的理由。原來,二人並非同行,一個是禹洲的店夥計趙成,一個是山北的劉賴,只不過是一同進店而已。昨天休息時,善良的趙成見天氣有些涼,提出二人合夥休息,並把自己帶的被子展開搭在上面,刁鑽的劉賴在意了。半夜裡,他起了搶被的歹心,趁趙成酣睡時用繩將被角烙下一個小洞,以此作為自己的證據,將被子拒為己有。善良的趙成做夢也沒想到好心竟有如此的回報,大喊冤枉,拉著劉賴要上公堂,店主左右為難。
楊佩璋早上上學剛好經過,他把店主拉到一邊,聽完敘述後,說這個案子不用去公堂,一句話就完事了。見三尺頑童判案,一會兒圍了一大群人。趙成只有聽天由命,劉賴則喜上眉梢,穩站一旁。開始斷案了,原告、被告各自陳述後,楊佩璋又過目了劉賴所謂的證據,隨後說:“原告、被告的陳述都是事實,請二位扯起被子聽從本官判決”。只見楊佩璋用手柞量了被子的長度並取了中線,判道:“此被一分為二”。說著他從讓主手中取過剪刀要剪,趙成一聽判決急忙鬆手,被子掉在地上,楊佩璋無法下剪,而劉賴則緊抓不放。這時楊佩璋仍下剪刀,將被子扯入懷裡,遞給趙成,說:“被子是你的,趕快上路吧!”又對劉賴說:“如果不服判決,可隨我公堂上見”。劉賴見事情敗露,便灰溜溜地從人群中逃走了。眾人問其原由,楊佩璋說:“自己的東西必然愛惜,趙成當然不忍心;僥倖得來的必然慶幸,能得一點是一點,劉賴就是這樣。”眾人恍然大悟。楊佩璋揭露了劉賴搶奪手段後,便背起書包向學校奔去。
正當楊佩璋發奮苦讀,立志為父母爭光之時,張氏大病臥床。佩璋知道,母親的病純屬勞累所致,大部分都是為了自己。因此,為寬慰母親,他日夜守侯在病榻前。張氏知道自己不能看著兒子成材,因此每當她清醒之時總要教導兒子認真讀書,不能辜負父母重望。幾個月來,佩璋不能入學,就在母親床前學習功課。沒有錢抓藥,他常趁母親熟睡或病輕時,上山砍柴,換回藥錢。為了使佩璋不誤學業,張氏也忍病堅持勞作,笑臉送兒子上學。母子倆相依為命,受盡了人間煎熬。天難隨人願,張我帶著望子成龍的遺願,撇了不滿十歲的佩璋離開了人世。
母親去世後,小佩璋在悲痛萬分的同時,更堅定了立志成才的決心。天不亮他就起來作早飯和午飯,中午放學匆匆吃過又奔回教室。晚上一直學到深夜,周而復始,從來沒有耽誤過他的學業。買不起燈油,他借爐火之光;糧食不夠,他一天兩餐;買不起紙墨,他便在院內、屋內堆積粉塵,以備習書練字。這就象《孟子》裡面說到的: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父母雖然沒有留下萬貫家業,卻留下了許多書籍。每天,佩璋完成學業之後,便飽覽群書。因此,文章、詩文、書法都有所進步。書成了他唯一的精神食糧,使他忘記了人間的一切煩惱。
當時,他的叔叔楊丙昌在濬縣(位於河南省北部)任教渝(縣學的教官),當得知侄子的遭遇及才智後,專程回到後河接楊佩璋到濬縣讀書。一年後,佩璋回長葛參加縣試。榜單貼出後,楊佩璋名列縣首。同治癸酉年間,楊佩璋取中拔貢第一名,甲戌朝考第一名,欽點七品小京官。光緒丙子鄉試(在省城舉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試,考中的稱舉人)中式第二十六名,複試(分兩次進行的考試的第二次考試)一等第八名。光緒丁丑年(1877年)楊佩璋以會試(科舉時代,聚合各省舉人在京城進行的考試)中式第二百三十四名,複試二等第五十名,殿試(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宮廷舉行,皇帝親臨主持)第二甲第七名,朝考二等第二十八名入翰林院。清朝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分為三等:一等為編修,二等為庶吉士,三等為待詔。楊佩璋入翰林院後初為庶吉士,第二年為編修。翰林院俗稱“官鋪”,多為候缺(官吏等候某官位空缺時頂替或上任),至於候到何時,那就看個人的經營與機遇了。如果善於經營或朝中有人提攜,在翰林院內凳子做不熱就可出任,或者一輩子守在“院”內。而楊佩璋這個人,不喜歡參與政治,更多的是研究學問,因此,這個楊佩璋在翰林院當編修整整二十四年。
光緒辛丑年(1901年),楊佩璋升遷侍講學士(學位的一種,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旋補內閣(中內政務機構)學士,兼禮部侍郎。光緒癸卯(1903年),楊佩璋由內閣學士兼禮部(掌禮樂、祭祀、封建、宴樂文學貢舉的政令)侍郎(政府各部的副部長,地位次於尚書)升遷至兵部右侍郎、吏部(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右侍郎等。幾年來的連續升遷,卻並沒能改變他的天生秉性。仕途的沉浮更讓他對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失去了信心。因此,他經常與志同道合之友暢遊北京城的名山勝水,有時激揚文字,有時把酒消愁,以此宣洩胸中之悶。但是,楊佩璋從來不願與奸佞之人為伍,也不願參與文治武力的活動。但是,對於鄉親們的拜訪,他都樂意相陪,並救人於危難之中。一次,家人報有鄉親來訪,楊佩璋親自出門迎接。他看到來的人手裡掂著禮物,衣服破破爛爛,口吐鄉音,便把他們急忙請入客廳。這是老家石固送京糧的幾個農民。十幾天前,他們一行幾十人辛辛苦苦把京糧送到了京城。鄉下人老實,總認為自己的糧這么好,準會及時入庫,早日與家人團聚。誰知道那一個個收糧人硬是雞蛋裡面挑骨頭,一天天往後托。眼看別人那么次的糧都入了庫,卻也輪不到他們,心裡別提有多么的著急了。一晃十幾天過去了,盤纏快用光了,住客棧的錢也無法支付。後來,店主說出了交糧的秘決:交糧要“送禮”。明白了為什麼,可這“禮”又從何來?行中有人想到了楊佩璋。他們拿出了所有的盤纏,準備了禮物錢,來到了老鄉家中。楊佩璋心明如鏡,鄉親們如果不是遇到困難是不會找自己的。但他的規矩是,先吃飯(看病)後說來由。午餐上來了,眾人一見飯菜,心裡涼了半截:只見鹹菜絲,紅薯葉,外加一盤豆腐和豬血,不見酒肉,饅頭如鐵。心想:這是看不起我們吧?這么大的官,不說山珍海味,起碼得有酒有肉呀!管家看出了他們的心思,急忙解釋道,這是大人招待鄉親特意改善了生活,平時只有蘿蔔鹹菜。大家一下子明白了,端起碗拿起筷子共同進餐。飯後,眾人說明了來意。他一面安慰眾人,一面暗中派人到店中查看。稟報說,所送糧食如珠似玉。楊佩璋聽後大為氣憤,安排大家店中等候,立刻奏了皇上,不法的收糧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鄉親們順利交完糧食後,對楊佩璋感激萬分。
楊佩璋因為有為人清正的品性,所以光緒癸卯(1903年)皇太后讓楊佩璋出任江南主考。楊佩璋得此要差,原因有二:一江南有賣官、營私舞弊的壞風氣,楊佩璋為人正直,太后派他去治理一下;二、皇太后派楊佩璋主考江南,也想讓他替父親重遊故地。楊佩璋也曾在太后面前表過此意,因此,這也是皇太后送的一個順水人情。此次江南放考的副主考是楊佩璋的豫東老鄉邵以廉,二人雖然是老鄉,但是在京城多年並無什麼來往。主要原因是楊佩璋看不慣邵以廉的媚骨、貪婪。至於邵以廉是如何出任副主的也無從知曉。然而幾天來,邵府門前車水馬龍,門庭若市。邵大人是不論官職高低,都是來者不拒。楊府門前也有人問津,但楊大人的為人大家都清楚。出發的前一天晚上,一位劉侍郎登門拜訪,楊佩璋兩三句就把他給打發走了,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第二天一大早出發,除了隨身物品以外,楊佩璋僅僅帶了兩隻皮箱,裡面裝的是太后賜的幾百把摺扇。這種摺扇極其普通。但是如果能把摺扇順手送人,回報的將是萬貫錢財。京城距江南千里之遙,一行人雖然按照楊佩璋指定的路線行走,但是仍然躲不過沿途官府,每一次他們都是熱情款待,力盡東道之誼,藉機攀附。顧面子的以購買摺扇為由變相行賄,厚顏之徒則公開地在居室攤擺銀兩、字畫、古董,無奇不有。楊佩璋告訴他的左右隨從,凡居室一草一木,損一賠十;吃飯、住宿公平交易,摺扇不得出售一把。再看那邵以廉,凡途中居室字畫、古董等一掃而空,車向江南去,財向京內流。楊佩璋的隨從看不慣、想不通,暗示楊佩璋。他卻笑道:財能使人升天堂,也能使人入地獄。楊佩璋已經知道那邵大人的命運了。
楊佩璋一行來到了江南。開考之前,他並沒有見那些舉子。第一場開考了。楊佩璋面容慈祥,態度和藹,邁著那四平八穩的官步,環視考場。眾舉子們是早已心急如焚。考官手舉題牌,揭下黃布,高喊:“學而時習之”。一言既出,舉子們全蒙了:如此的場合,如此的官級,卻出了如此的考題。這個題在那個時代類似今天的“一件小事”,可以說是路邊題,凡進學之人沒有不會做的,甚至能背誦如流。片刻的議論之後,眾舉子就開始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個個面帶喜悅之色,人人見仕途有望。結束之後,大家對考題和主考是議綸紛紛,褒貶不一。
第二場開考前,眾舉子若有所思,但他們唯一的共識是:絕對不會再出熟題(路邊題)了,說不定這回特別特別的難。他們都想看看,主考究竟賣什麼關了,眾舉了拭目以待。開考後,楊佩璋照例巡視一遍,考官手舉題牌,高喊:“學而時習之”。題未喊完,眾舉子傻子:主考記錯場次了?還是沒題了?再看主考那若無其事的樣子,只得悶頭應試。當然,飽學之士仍然是奮筆疾書,按部就班。那充數的南郭已經開始撓腮抓耳,滿腹牢騷,可也總不能和上一篇一樣吧?只好糊裡糊塗,一寫了之,硬 著頭皮出了考場,門外遇到主考也是啞巴吃黃連。二試之後,楊佩璋大致看了一下試卷,見既有南郭之人,也有飽學之士,心中甚感安慰,從而堅定了他以才取仕的決心。
第三場開考了。眾舉子都提前到了考場,商量著如果考題還是一樣如何如何。楊佩璋仍是倒背雙手,邁著四平八穩的官步,不緊不慢。這次,他親自揭下黃布,才官高喊:“學而時習之》”話還沒有說完,如巨石落水,衝破水中之月,唏噓四起,連成一片。部分舉子仰天望地,搓筆操紙,那有怨也有悔的心情也只好埋在心中。而眾多舉子則是猛然醒悟:“學而時習之”不愧為千古名句,位居《論語》之首,它的內涵已大超過了“學”與“習”,它是對高尚情操的陶冶,治國安邦的高度概括。五個字,博大精深,耐人尋究,決非我等千言萬語能夠表達。用心良苦的主考啊!他們現在才懂得了主考命題的妙與絕!
考卷收回後,楊佩璋準備回府休息,眾舉了擋住大門不讓走出,他們怎能善罷甘休?一舉子說:“大人能否以本題連作三篇,也好讓我等一飽眼福?”楊佩璋爽口簽應。隨即便抬來了一張方桌,那出了文房四寶。只見楊佩璋提筆而起,躬身伏案,眉頭緊鎖,二目圓睜,緊跟筆鋒,時而眉頭又舒展開業,筆走龍蛇,行雲流水,朗朗千言一氣呵成。當眾舉子傳閱第一篇時,三篇已脫手而出。只見楊佩璋立身將筆穩穩放在硯台邊,雙手微搓。 一 時間,周圍傳來的是眾舉了的嘖嘖讚嘆聲:三篇文章各有千秋,筆法相異。篇篇觀點鮮明,論據別致有力。千古典故,萬世睿語躍然紙上。江南舉子自愧不好,無不拍手叫絕,紛紛讓路送主考回府休息。
回京前一天,江南府為楊佩璋。在京城時,楊佩璋也見過這樣的畫,特別喜歡,但是標價白銀六千量。楊佩璋乃兩袖清風之人,這個價格使他望畫興嘆,帶著遺憾離開了。今天見到江南府以畫相贈,異常興奮,其實,作為主考,收下這樣的禮品,再平常不過了。然而楊佩璋一揚手拒絕了。無奈,江南府尹提出讓他在此畫上作一首詩作為紀念,楊佩璋便答應了。作完之後,眾人一片讚嘆,但是,一位江南才子指著身後的兩層閣樓,說:“大人能否從下至上留下佳句?”見如此情景,楊佩璋只好答應,便轉身上樓。
楊佩璋腳踩台階,一步步向上登去,眾人目光隨他上升,然而樓梯都快沒有了,卻沒有聽到他說一個字,眾人焦急的等待著。將要踏盡最後一個台階時,他才吟出了第一句:“一上上到頂上頭。”眾人啞然失笑,這也算詩?這是楊佩璋離開樓梯,手扶欄桿,仰天長育“玉石欄桿接鬥牛”。眾人一下子驚呆了,豎起了耳朵。只見他目光遠眺,右手揮起,掄至半空收回:“伸手攬下天邊月,眼觀江南八百洲。”眾人叫絕。江南才子更是無話可說,他們都被著氣魄宏大的詩句折服了。
第二天,楊佩璋一行告別江南,返回北京,楊佩璋和隨從在前,兩輛車中拉的東西來回都一樣。邵以廉在後,來時一輛車,回去時三輛車,後兩輛的財物都是此行所獲。他的隨從各個喜笑顏開,不時的向走在前面的同行炫耀,有代主子壓過主考之意。楊佩璋毫不理會,一忍再忍。
一踏進京城大門,皇太后已派人專程等候。邵以廉隨即被拖出午門,斬首示眾。原來,楊佩璋江南之行,皇太后已派人暗中查訪,得知楊佩璋以自己的言行糾正文風之後,非常欽佩。可是邵以廉的所作所為使太后十分惱火 。實質上,楊佩璋傳送摺扇本是太后之意。邵以廉藉機招斂錢財則是他貪婪本性的又一次暴露,最終招來了自己的殺身之禍。
江南放考一任,皇太后對楊佩璋信任有加。此時,楊佩璋如果能治理從政,一定能飛黃騰達。然而,朝廷內外、宮廷上下的耳濡目染,使他對大清失去了信心。因此,歸隱山林之心早已萌生,但終因才華與耿直受寵於皇太后而未能如願以償。辛亥革命爆發後,年過花甲的楊佩璋攜全家離開了居住近四十年的京都,回到了他朝思暮盼的家鄉。
楊佩璋看不慣那些以勢壓人的官僚、地痞、劣紳。通俗地說,他不願與人爭鬥,總是以禮讓人。因此,他常常教誨親屬與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 對他人無禮,更不允許他的名義欺壓鄉里。楊佩璋的貼身廚師姓郭,名子興,為人老實,從不招惹是非,身受楊佩璋器重,人稱郭二爺。楊佩璋走到何處,身邊總少不了這個郭二爺,直到楊佩璋去世。後河鎮的古集由來已久。清明節前,郭子興一早出來 ,來到集市上購買祭祀用品。他走到肉架前,人們在爭先購買,他便提著藍子回到府中,剛好碰到楊佩璋起床散步,向子興詢問後說,後河沒有坡胡有,不能 人熟就占人家的光,生意人不容易呀!子興領會了大人的意思,提著籃子向坡胡走去。坡胡距離後河有八里地,集市也沒有後河大,主要原因是市面上地痞太多,欺行霸市是常事,因此,在那裡擺攤的一般都有來頭,在京多年的楊佩璋是不知道些的。趕完集市以後,楊佩璋交代:後河集市上的東西儘量不買。從此,郭子興除了颳風下雨以外總是坡胡趕集。漸漸地坡胡人認識了郭子興,但卻不知道郭子興的底細,因為楊佩璋有交代。端陽節前,郭子興去趕集,楊佩璋交代割一些瘦肉。來到坡胡,子興買了肉,剛要付錢,從東邊過來一人,不分青紅皂白,掂肉就走,郭二爺責問搶肉之人,話聲沒落,那十斤大肉當面飛來,郭子興來不及躲閃,被砸個正面,人隨肉倒,滿臉肉屑、血跡。子興哪能忍耐的住?但是想到大人說的話,擦了擦臉,付完錢後提著肉便回家了。剛進門,與楊佩璋碰個正著。楊佩璋問:“二爺為何與他人生事?”“沒…………有。”郭子興回答道。“何必說謊,脖子上還有血跡,還說謊話。”無奈,郭子興便將坡胡受辱之事原本訴說了一遍。當時有幾個家人在場,都是義憤填膺,紛紛提出為二爺出氣。誰知楊佩璋卻阻攔道:“消災免事,不傷筋骨就是福氣。”郭子興一臉委屈走回廚房,楊佩璋緊跟其後,問:“二爺,沂水寨離後河幾里?”“八里。”楊佩璋拍著郭子興的肩膀說:“同是八里,坡胡人又不好惹,倒不如到沂水寨趕集,惹不起咱總會躲得起吧!”以後的幾天,郭子興一直往返於後河———沂水寨之間 。六天之後,那搶肉人的父親親自帶著兒子和禮品到楊府賠罪。然而楊佩璋卻不承認坡胡之事,這樣便可以平息是非。事雖然平息了,但楊佩璋仍然執意讓郭子興到沂水寨趕集。
楊佩璋通天文,曉地理,每次回家鄉他都通過觀天象告訴父親們如何下種,而且每次都象他所說的一樣,所以鄉親們就把他奉為神靈。楊佩璋於1922年春去世,享年69歲,至今已有85年,現在人們看到他身後確實沒有留下什麼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倒是留下了“楊大人”這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謂和眾多的傳說。可以說“國史出於人手,口碑發自心田”,正是這些傳說,把個刻苦發奮、飽學多識、居官清正、心繫百姓的“楊大人”一代一代往下傳。在沒落的封建王朝,楊佩璋能清正自律、潔身自好,不能不承認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就是楊佩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