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作磊(1915-1950) 單縣曹馬集鎮人。他5歲那年,貧窮無情地奪去了母親的生命。幼小的楊作磊與其父楊維臣及年邁的祖母相依為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作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單縣曹馬集鎮
- 出生日期:1915
- 逝世日期:1950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單縣中學
- 信仰:共產黨
- 性別 :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1936年9月於單縣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單中支部組織委員、支部書記。“七·七”事變後,楊作磊等組織“吼聲文藝社”,發表宣言,大聲疾呼抗日救國,反對流亡。學校南遷後,他回到家鄉籌辦國小、夜校,宣傳抗日,發展黨員。年底,建立了曹馬黨支部,楊作磊任支部書記。
1937年12月,中共單縣縣委成立,他任縣委委員。1938年底,兼任曹馬特支書記。1939年進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1年底返回湖西。
1943年任中共曹芳工委組織部長,後任金曹縣委組織部長。楊作磊對革命忠貞不渝,在他的影響下,親屬多人入黨,成立了家庭黨支部,聞名湖西。
1945年9月,楊作磊任中共單縣縣委書記。
1946年8月,劉鄧大軍第一次破襲隴海鐵路,他帶領全縣武裝和民工參加戰鬥和支前。
1947年秋,調湖西地委戰勤指揮部任動員部長。
1950年2月,他作為平原省委政策研究室負責人率省委工作組去濮陽專區檢查救災工作,一個月內向省委寫下了三次調查報告。省委書記潘復生說:“作磊同志對農村工作的分析有獨到之處。”長期的艱苦工作使他積勞成疾,4月11日暴病死亡,時年35歲。平原省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人物事跡
1935年夏,楊作磊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單縣中學。這時,適逢中共地下黨員高文甫在單縣中學任教,在高的引導下,楊作磊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此時,楊作磊如饑似渴地閱讀了魯迅等一些進步作家的作品和馬列主義的書籍,接受進步思想的薰陶,思想覺悟迅速提高,民族意識不斷加強,他不僅看清了社會的黑暗和殘酷,而且看清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敗、無能,在心靈的深處萌發了追求真理、解放民眾的欲望。高文甫見他思想進步,敢於鬥爭,,於1936年9月介紹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此時,單縣國民黨反動派奉行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賣國政策,為了監視鎮壓進步學生,網羅了一部分落後學生同國民黨特務組成了“藍衣社”。一時間,反革命活動異常猖獗,氣焰十分囂張。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楊作磊同單縣中學中共黨支部的其他成員,在高文甫的幫助下,聯絡了一些進步同學成立了“深心改造團”(也叫東關社),與“藍衣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
1936年10月,國民黨愛國將領傅作義在綏遠英勇抗擊日寇。訊息傳來,楊作磊不顧校方反對和國民黨特務的威脅,毅然發動同學和社會進步人士,同民眾一起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援綏抗戰聲援活動。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迫使蔣介石抗日,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楊作磊又在全校開展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宣傳活動,以此激發學校師生和廣大民眾和的抗日救國熱情。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由於蔣介石的片面抗戰路線,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倉皇而逃。單縣中學準備南遷,校方動員學生流亡。楊作磊、魏欽公等在單縣中學黨支部的領導下,發動同學組成“吼聲文藝社”,發表反對流亡的宣言,並領導同學走上街頭,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和反動當局展開了堅決的鬥爭。11月,日軍展開全面進攻,情況日趨危急。學校被迫南遷。楊作磊毅然回到了故鄉曹馬集。在鄉下,他同村民劉洪運以舉辦夜校和國小等形式,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宣傳共產黨主張,揭露日軍在中國大地上所犯的種種罪惡,號召每個有志氣的中國青年,樹立民族自尊心,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抗日救國的行列中去。為了更好地領導民眾抗日,他組織建立了曹馬黨支部,發展了幾位進步青年入黨。同年12月,楊作磊遵照上級黨組織的指示,負責張寨抗日自衛隊的組建和中共單縣縣委的籌建工作。縣委成立後,楊作磊任縣委委員。
1939年,黨中央為了掌握各抗日根據地的情況,決定各地分局派報告團到延安匯報工作。楊作磊當時是單縣縣委宣傳部長,參加了山東分局報告團。完成匯報任務後,楊作磊被留在中央黨校學習。在這期間,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先後學完了《聯共(布)黨史》、《黨的建設》、《列寧主義問題》等課程。學習結束以後,他回到山東湖西地委任黨校理論教員。
1943年,日寇對湖西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大“掃蕩”。敵人推行“囚籠政策”,妄圖通過在根據地內挖封鎖溝,修築碉堡等形式,一口吞掉抗日力量。面對這惡劣、複雜、困難的環境,楊作磊決定到最危險、最困難的地方去。於是,他請求黨組織到對敵鬥爭的前線曹芳工委工作。他說:“幹革命任何時候都有困難,沒有困難要我們乾什麼?共產黨員就是要克服這些困難。”在對敵鬥爭中,他機智勇敢,膽大心細,常常一人周旋於敵人的眼皮底下。不管環境多么惡劣,鬥爭多么困難,他從來未叫過苦。1943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楊作磊在黃堆區勞累了一天,返回途中被兩個偽軍抓住。他臨危不懼,沉著機智,未等敵人搜身,就把隨身攜帶的錢扔向遠方。當兩個偽軍爭著搶錢時,他乘機逃出虎口。為了擴大抗日力量,他還通過多方面工作,把曹馬北炮樓的偽軍小隊長許克玉爭取過來,使其為八路軍傳遞情報、提供彈藥。後來許克玉在八路軍“拔釘子”時,帶隊起義,加入了八路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單縣光復,楊作磊任中共單縣縣委書記。
1946年,國民黨背信棄義,發動了全面內戰,解放軍奮起還擊。同年8月,劉鄧大軍第一次破襲隴海線。楊作磊身先士卒,帶領縣大隊參加了戰鬥,並組織民眾做好支前工作。同時,他還帶領縣武裝力量隨獨立旅返回單縣開展活動,深入民眾,了解敵情,鎮壓反動地主,給敵人以有力的打擊。
在革命鬥爭中,楊作磊不僅自己對黨的事業忠貞不渝,同時全家人也都陸續走上革命道路。他的弟弟、愛人、妹妹、弟媳等七人先後加入了共產黨,並成立了家庭黨支部。他們在為解放軍傳送情報、穩定民眾等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受到了湖西地委的表揚。
1947年,楊作磊被調到湖西地委任戰勤指揮部動員部部長。工作中,他緊密聯繫民眾、緊緊依靠民眾;在同地方一些上層人物、開明人士的交往中,嚴格執行黨的政策,工作開得很有成效。1948年,他調冀魯豫區黨委工作,後又調到平原省省委工作。
1950年春節,是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個春節,喜慶的氣氛格外濃厚。此時,已擔任省委秘書長的楊作磊,想得更多的是民眾生活。春節剛過,他就帶領省委工作組到農村基層檢查救災工作。他不顧身體有病,深入實際,走訪民眾,把黨的溫暖送到家家戶戶。他還親筆向省委寫了三份調查報告,如實反映救災情況及災區民眾的要求,並提出了應採取的措施。
長期的艱苦工作使楊作磊積勞成疾,於1950年4月11日在濮陽哈利遜醫院不幸病逝,年僅35歲。平原省人民政府批准其為革命烈士。5月3日,平原省委機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省委負責人高度評價了楊作磊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