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人偉
- 別名:楊國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雲南省大姚縣
- 出生日期:1918年
- 職業:軍事政治 教育
- 畢業院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 軍銜:中校
- 工作院校:黃埔軍校第五分校
- 期別:17期
人物生平,遺族概況,人物軼事,歷史功績,
人物生平
1938年,國難當頭,為了公家責任,本來還在求學的楊人偉投筆從戎,加入了滇軍第六十軍,在台兒莊戰役中奮勇衝鋒,身負重傷,戰役勝利後進行了簡單的休養。
1939年到1940年初開始在國民黨第一集團軍擔任排長,副連長,連長軍職。1940年為了實現為國立功的遠大志向,準備報考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考試結束後回雲南大姚看望家人。
1940年因楊人偉少小聰慧,詩書俱通,能文能武,且志在國家責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錄取,這年大姚縣僅僅考取一位,家人感到十分榮耀。於1940年在雲南大姚家中被騎40到50匹大馬的部隊來迎接,部隊從楊家廟磨合灣排到楊人偉出生的獅子山。
家人和村人一起送到金碧,楊人偉與部隊坐上部車遠赴黃埔軍校入學。1940年在學習時加入國民黨。1942年畢業後,到黃埔軍校第五分校擔任副官。擔任過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中隊長。
後擔任保全團第四營副營長,保全團第四營副官,保全團第四營營長等軍職。在保全團任職期間,為了我們國民軍隊的需要,曾到雲南南華縣,雲南尋甸,雲南嵩明等地方招募我軍所需的兵官。1948年參與昆明中等以上學生集訓過程中,要用道德尺度要求自己,要求雲南的青年學生要承擔起社會責任,為了公家責任而奮發圖強。1949年在擔任保全團副官時,帶領部隊與特務進行了頑強的鬥爭。
在1942年到1950年期間長期在雲南省國民政府工作,先後擔任總司令龍雲的警衛,後在雲南省國民政府擔任雲南省省主席龍雲主席的副官。
1951年轉業回籍,從1953年到1958年在楊家廟擔任教師。
1956年隨著龍雲被劃為全國少數民族六大右派之一,楊人偉也被指支持龍雲。
先前楊人偉長期擔任龍雲主席的副官,與龔自知交往密切。後來雲南省教育廳廳長龔自知被劃為右派,楊人偉收到蔣經國從台灣寄來的的親筆信,蔣經國邀請楊人偉到台灣,但是都被楊人偉拒絕了。楊人偉於1958年,家中價值逾4000萬(4億)元的金條三箱、首飾、金碗,黃埔軍校同學錄,畢業證等等財務和檔案被沒收。於1968年到1970年在昆明教書,1970年到1978年在雲南省楚雄呂合煤礦管理財會。
於1980年退休。
姓名 | 所在部隊及單位 | 部隊 | 主官姓名 | 職務 |
楊人偉 | 陸軍第六十軍 | 台兒莊戰役滇軍 | 龍雲軍長 | 排長 |
楊人偉 | 國民黨第一集團軍 | 總隊特務營 | 總司令龍雲 | 副連長 |
楊人偉 | 國民黨第一集團軍 | 總隊特務營 | 總司令龍雲 | 連長 |
楊人偉 | 黃埔軍校成都該校 | 步兵第一總隊第三隊 | 蔣介石任校長 龍雲校務委員 | 學員 |
楊人偉 | 黃埔軍校第5分校 | 龍雲主任 | 副官 | |
楊人偉 | 陸軍軍官學校5分校 | 龍雲校長 | 中隊長 | |
楊人偉 | 國民黨保全團 | 第四營 | 副營長 | |
楊人偉 | 國民黨保全團 | 第四營 | 副官 | |
楊人偉 | 國民黨保全團 | 第四營 | 營長 | |
楊人偉 | 雲南省國民政府 | 龍雲省主席兼總司令 | 任龍雲的警衛 | |
楊人偉 | 雲南省國民政府 | 龍雲省主席兼總司令 | 任龍雲省主席的副官 | |
楊人偉 | 中國人民解放軍 | 暫編第十三軍 | 副官 | |
楊人偉 | 昆明保衛戰 | 起義軍發起人 | 率軍起義人 指揮官 |
遺族概況
楊人偉直系三世楊建平,從小恪守家訓,傳承楊人偉的精神,聰慧過人,發奮圖強,從國小到大學成績出類拔萃,曾擔任過數屆班長。楊建平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的全球運營領袖培養頂級人才,碩士研究生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合作的國際研究生項目,工程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雙碩士研究生。本科曾就讀於985和211的全國名牌大學武漢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專業,獲得了管理學學士學位;其本科曾就讀於教育部直屬的211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攻讀動物科學專業,獲得了農學學士學位。現任中國黃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北京國俊黃埔偉業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人物軼事
出身於富裕家庭
楊人偉前幾代家庭富裕,屬於書香門第家族,至沛公這一代也讀過不少書。楊沛家中富裕,育有三子,長子譜名楊國興,主掌家業,楊沛第二子譜名楊國崇精通醫術,只心為貧苦病人去除痛苦,小兒子譜名楊國俊,楊國俊少小聰惠,上私塾時,詩書俱通。年小時的楊人偉就對“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幼而學,壯而行,上利國,下便民,揚名聲”這樣的三字經耳熟於心。楊人偉一身正氣,從小正直可封。家中從小對楊國俊就抱有很大的期望,沛公給取名楊人偉,楊人偉不僅詩書俱通,曾經還拜過法師學習武術,能文能武。到抗日戰爭爆發後自法出道,投筆從戎,後來在黃埔軍校親愛精誠校訓的啟發下,用字楊仁偉。
國難當頭,為了公家責任,投筆從戎,抗戰到底
早年的楊人偉雖為富家子弟,但是喜愛學習詩書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出身於民國早年的楊人偉一直關注著民國的最新訊息,同時也一直了解著雲南的政局變化,同時練就一身好拳腳。
後來日軍發動了侵華戰爭,龍雲投筆從戎,投身到國民黨第一集團軍。身在軍中的楊人偉得知日本企圖在三個月內的侵華計畫,加之中國軍隊在華東重鎮徐州與來勢洶洶的日軍展開了生死決戰,國家危急,楊人偉承擔起了公家責任,誓要與日軍抗戰到底。於是楊人偉投身於抗日戰爭中,在1937年9月9日,隨著龍雲一身戎裝,楊人偉作為一名軍人,與大部隊誓師巫家壩,隨第60軍4萬餘官兵浩浩蕩蕩步行1000多公里到達長沙集結,隨即滇軍調入南京保衛戰中。此時的台兒莊戰事對中國極為不利,孫連仲部第二集團軍被日軍包圍,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楊人偉隨龍雲率領的眾多滇軍就是在這樣的危急關頭,隨即奔赴台兒莊戰場,甚至還沒來得及將機槍從馬背上卸下來就投入戰鬥。戰士們前仆後繼,與日軍展開了反覆肉搏,營長尹國華全營500人,最後僅一人生還。台兒莊戰役勝利了,滇軍堅持了二十多天,重創日軍,威震敵膽,名揚天下。但隨同的兄弟們付出了傷亡2萬餘人的代價。在一封楊人偉在台兒莊戰役結束時用陸軍第六十軍受傷將士紀念筏往家裡寫了如下書信“父親大人,膝下敬稟者,兒自出法以來,不知家下老幼清吉汲嗎?兒常時遠念俱很,前日我來信多封,也不知收到沒有?沒有回音。現在出來為國不能孝奉,也是國難當頭,為了公家責任,如今抗戰到底。至在山東台兒莊與敵交戰至四月二十三日員了,傷都汲俱。現休養幾天,都二次抗戰的,我也想回家來孝道以後聽候命令,也望如......”
楊人偉在台兒莊戰役中奮勇衝鋒,身負重傷,戰役勝利後進行了簡單的休養。後來,雲南又新編成第58軍和新3軍,與60軍合組第30軍團,年底又擴編為第1集團,由盧漢指揮,龍雲自兼總司令,楊人偉一起參加武漢保衛戰抗擊日軍等。
立志為國,黃埔學員與黃埔軍校副官
1940年為了實現為國立功的遠大志向,楊人偉準備報考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考試結束後回雲南大姚看望家人。
1940年因楊人偉少小聰慧,詩書俱通,能文能武,且志在國家責任,被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錄取,這年大姚縣僅僅考取一位,家人感到十分榮耀。於1940年在雲南大姚家中被騎40到50匹大馬的部隊來迎接,部隊從楊家廟磨合灣排到楊人偉出生的獅子山。
家人和村人一起送到金碧,楊人偉與部隊坐上部車遠赴成都黃埔軍校入學,進入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該校,位於成都北校場,進入步兵科學習,率屬第一大隊第三總隊。於1940在成都該校學習時加入了國民黨。在成都學習的這兩年,雲南省主席,黃埔軍校第五分校校長龍雲擔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校務委員。楊人偉於1942年畢業。在學習期間,龍雲對楊人偉比較器重,當楊人偉從黃埔該校畢業後,龍雲派楊人偉到黃埔軍校第五分校擔任副官,此時龍雲是黃埔五分校的校長兼雲南省主席,也是昆明行營主任,第一集團軍總司令。同時楊人偉擔任過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中隊長。
輔佐龍雲
在昆明分校擔任了中隊長不久,楊人偉就被留在了龍雲的身邊,從1942年到1950年期間在雲南省政府工作,先後擔任龍雲總司令的警衛,後擔任雲南省省主席龍雲主席的副官。期間,楊人偉反對內戰,對於西南聯大,雲大的的一些民主運動表示支持。期間,楊人偉與雲南省教育廳廳長龔自知有密切的來往,時常探討雲南的教育。楊人偉此時主要就是輔佐龍主席,與龍雲如影隨形。在任職期間,應龍雲主席滇南抗日戰爭以及蒙自第一集團軍的需要,楊人偉先後率軍官到雲南南華縣,雲南尋甸縣,雲南嵩明縣等地任募官兵。1945年10月15日之後,龍雲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楊人偉在保全團第四營擔任軍官,1948年楊人偉參與昆明中等以上軍官集訓,作為訓練教官。1949年率部隊與左派特務進行了鬥爭。1948年4月11日,龍雲加入了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且發布了記者招待會,於1949年龍雲與8月13日脫離了國民黨,龍雲主席在香港與盧漢,楊人偉聯繫加入人民陣營,楊人偉對龍雲表示支持。1949年12月9日,盧漢起義,楊人偉應龍雲的號召,率軍起義,進行了昆明保衛戰。
抗日戰爭八年以及起義戰爭,奮勇衝鋒
1939年到1940年初開始在國民黨第一集團軍擔任排長,副連長,連長軍職。從1942年到1950年任過黃埔軍校五分校副官,中隊長,龍雲主席警衛,龍雲副官,保全團第四營副官,副營長,營長等職。從1949年到1950年年底,楊人偉率軍起義,在昆明保衛戰,呈貢晉寧戰役中,都毫不畏懼。楊人偉自小能文能武,在後面的八年抗戰以及起義戰爭中,他都奮勇衝鋒,身負過多次重傷,幾乎都只作一點簡單的休養又投入到戰鬥中,以至於後來晚年身上多處帶傷,直到晚年後身上仍帶著很多傷。
反對內戰,志興民同,率軍起義,嚴懲頑兄
楊人偉從小就接受上利國,下便民的思想,同時又重於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以前日軍侵華時國難當頭,楊人偉為了公家責任抗戰到底。現在抗戰勝利了,但是國內內戰接踵而來,站在民生的角度,公家責任是在於解決民眾的問題,要擔當起民生責任,內戰只會使得廣大百姓生活更加艱辛,楊人偉認為人民才是我們要真正關乎的,因此,他反對內戰,志在使民族能夠統一,興盛人民經濟。但是,1945年10月3日,中央軍包圍昆明城,發動了兵變事件,警衛營奮死反抗,後龍雲調任中央軍事參議院院長。之後楊人偉調任保全團第四營擔任副營長,營長軍職。在期間,楊人偉持反對內戰的態度。隨著1948年12月8日龍雲從南京赴香港,1949年8月17日龍雲又致書雲南的同胞舉義反正,參加解放運動,楊人偉率部起義,為了解放雲南省作出了貢獻。
保衛昆明,勛在滇中,為國立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但是雲南全境還未解放,於1949年12月,楊人偉率部起義後,加入到保衛昆明的戰役中,目的在於解放雲南。在昆明保衛戰中,楊人偉擔任指揮官一職,楊人偉率隊進行了呈貢晉寧戰役,簡稱呈晉之役。1950年楊人偉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暫編第十三軍擔任軍官。他為社會主義事業、民族團結、邊疆鞏固、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和新中國的成立,雲南全境的解放做出了貢獻。![楊人偉 楊人偉](/img/c/77f/nBnauMTYjZjNjZzNmVGM5ETM1UGM5IWOmJzM4IjN1QmMjZGNwUjY5gzM4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楊人偉 楊人偉](/img/c/77f/nBnauMTYjZjNjZzNmVGM5ETM1UGM5IWOmJzM4IjN1QmMjZGNwUjY5gzM4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950年到1957年,他解甲從文,教育學生。但是他一直心繫國家。期間,楊人偉收到蔣經國從台灣寄來的親筆信,邀請他赴台灣,但是都被他婉拒了。
改革開放後來楊人偉到昆明擔任了教師,於1970年後又被調到呂合煤礦,在呂合煤礦管理財會。直到1978年退休回家。
精神傳承,教育局慰問
楊人偉年老引退,課子訓孫:“善良為人,勤於耕耘,永為良民,世代繁榮”。他晚年教育子孫要有貴族精神,要以國家為重,善良為人,同時要承擔起社會責任,要有為國家奉獻的精神。
退休的楊人偉還幾十年如一日,早上早起站軍姿,跑步,壓腿,鍛鍊拳腳。現在當年與他一起鍛鍊的孩子們回憶說:“當時我們還不懂事,許多孩子與他一起鍛鍊,感覺這個人很奇異,現在想想我們當時能和他一起鍛鍊感到很榮幸”。
歷史功績
1939年到1940年初開始在國民黨第一集團軍擔任排長,副連長,連長軍職。從1942年到1950年任過黃埔軍校五分校副官,中隊長,龍雲主席警衛,龍雲副官,保全團第四營副官,副營長,營長等職。在八年抗日戰爭中和起義戰爭中,他都奮勇衝鋒,身負過多次重傷,幾乎都只作一點簡單的休養又投入到戰鬥中。從1949年到1950年年底,與龍雲和盧漢一起脫離了國民黨,楊人偉率軍起義,率軍參與昆明保衛戰,加入人民陣營,走向光明。![楊人偉 楊人偉](/img/4/cd9/nBnaucTY2AjZwQTYmFWY1IDMwgDZiRGM1ADZiJGNkF2M0EDZ1kDOjNzM4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楊人偉 楊人偉](/img/4/cd9/nBnaucTY2AjZwQTYmFWY1IDMwgDZiRGM1ADZiJGNkF2M0EDZ1kDOjNzM4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楊人偉出身於富裕家庭,但卻與普通的富家子弟不同,拋棄富足生活,自小能文能武,早年為了公家責任,投筆從戎,從台兒莊戰役,到黃埔軍校,再到後面來的八年抗日戰爭,後面擔任龍雲主席的副官,率軍起義,投入人民陣營,擔任教師。他的一生,捨棄了家人,為了國家奉獻,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光。他為了國家奉獻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