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達,字兼齋,清廣東揭陽縣人。歷任河南登封、宜陽、寶豐、嵩縣、永城等知縣,雍正七年至乾隆三年(1729—1738年)任湯陰縣知縣。“性剛介廉潔,不事緣飾”,“素抱經濟,念切民瘼”。湯陰衙署,往日為軍需曾向民間派買柴炭,以後不問需否,形成慣例,派買如故。名曰給價,實不及十之二三,百姓苦不堪言。楊到任伊始,立即革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世達
- 別名:字兼齋
- 出生地:清廣東揭陽縣
- 出生日期:不詳
- 逝世日期:不詳
- 職業:清朝官員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後世評價,楊世達,
人物簡介
楊世達,字兼齋,清廣東揭陽縣人。雍正七年至乾隆三年(1729—1738年)任湯陰知縣,楊性剛介廉潔,不事緣飾,素抱經濟,念切民瘼。他治湯十年,做了許多除弊興利的好事,實為湯陰歷史上所罕見。迄今雖已二百餘年過去了,其業績亦多難以尋覓,然而源於是時的“楊公渠、楊公堤、楊公洞”等名稱卻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人物經歷
雍正七年,楊到湯陰任知縣不久,得知縣東瓦查、夏莊等十餘村,有嚴重水災,即與濬縣協辦合修涵洞一座,盡泄積水,救民田數百畝。之後,又在辛莊——小章間築堤一道,一以堵水,二便行人,被譽為楊公堤。在五陵新建涵洞一座;多次主持治理衛河,修老鸛嘴堤、翟莊前月堤各一道,與滑縣知縣公議協力修魏家灣堤一道,總長10餘里。使五陵一帶水患盡除,或大為減輕。
雍正八年,楊親臨縣東崗頭一帶視察,見這裡地勢低下,眾水所匯,無有去路,大雨之後,一片汪洋,田禾盡淹,便請準上司,開河一道:自東崗頭至衛河,長12里,定名“普濟”。之後,察知偏店一帶因舊有趙王溝,年久淤塞。泊水無泄,為害甚巨,又請準予以擴挖疏浚,自金官廠至衛河口,長21里,南與普濟河相表里。兩處嚴重水患盡除。
縣東中部與安陽接壤地帶,地勢低洼,一遇雨澇、羑、湯、永通三水傾注,衛河倒溢,為害最烈,形成橫跨兩縣的四十五里廣潤泊。乾隆二年(1737年)大水。次年楊世達會同安陽知縣陳錫格,多次到泊地勘察,先後請準上司,修築湯河橋——黃門閻家橋段河堤、兩縣交界處河口——戴家溝南北長堤各一道,總長45里;開挖遵貴——老龍口溝渠一條,長6里。同時組織汪流河受患各村人民築堤、浚溝各一條,建涵洞二座,近泊人民,長期受益。
從雍正十一年起,還多次治理將城、周流兩泊。對將城泊的治理,先開大青山(至南陽)渠一條,長12里。繼開小青山——將城北——官莊的廣濟渠,總長22里。並以此二渠為骨幹開拓楊樹溝、靈官廟渠、光村渠、魯家溝等各一道。對周流泊的治理,主要疏浚和開挖大坑、小煤、彎腰等溝渠,使積水有去路可通。為較徹底地解決兩泊水患,楊世達還於乾隆三年疏浚永通河河道,全長35里。
楊有時治水也曾遇到阻力,相傳修普濟河之始,百姓對出工修河多有怨言,遇楊乘車到現場督工,每用磚石相投。然迨河工竣,水患除,田禾豐登之日,始對其稱頌不已。
楊世達在治水同時,也十分重視對橋樑的建築。在其治湯的十年中,先後修筑西南關、 大亨(光村河)、大光村、官莊泊、大青山、小青山、伏道、鎮撫寨、金牌寨、早塔河、水塔河、趙莊、梁兒寨、岳兒寨等14座橋樑。
楊對發展湯陰副業生產也頗關心。一次,赴縣西山區(今屬鶴壁市)巡視,見遍地楮林便問:“有此原料,何不造紙?”當他得知因無技術不能製作時,便從廣東揭陽家鄉,請來技術能手傳授技藝,使寬河、盤石頭一帶民眾學會製紙。後來所產棉紙潔白薄勻,行銷很多府縣。
雍正十二、十三兩年,在縣城建立普濟堂、育嬰堂、養濟院各一所,重修義學一處。從房屋籌建,到捐助土地糧款,以至撫育、救濟辦法的制訂,楊都傾注很大心血。
雍正九年,楊自己帶頭捐出薪俸並向縣內外發起捐助活動,對縣內岳飛廟、文王廟、嵇公祠三大祠宇進行修葺並增補岳忠武王故里坊。對其他如文廟、社稷壇等十多所廟宇,也捐資修葺。
後世評價
在集中精力興利除弊的同時,還在縣衙大堂立一碑碣,名曰《大堂銘》,與全體官吏共勉。這個《大堂銘》和它的序文,雖然受階級局限,其主旨是為鞏固封建階級統治地位,但其“好民好”、“惡民惡”的主張和對“是非顛倒、好惡私逞”者的告誡,不能不說是難能可貴的。
楊世達在集中精力興利除弊同時,還擠出時間,於雍正十三年、乾隆三年,分別重修《湯陰精忠廟志》和《湯陰縣誌》,前者10卷,15萬字,後者10卷,12萬字。
楊身處封建時代,能急民之所急,治湯十年,做了許多除弊興利的好事,實為湯陰史上所罕見。其治湯時間,去今已二百餘年,其業跡已多難以尋覓,然而源於是時的“楊公渠”、“楊公堤”、“楊公洞”等名稱卻仍在民間流傳。
楊世達
楊世達,字伯夏,男,漢族,1993年(癸酉年)1月生,河南新鄉人,天津農學院水產養殖專業畢業,本科學歷,農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