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沃伊庫

楊·沃伊庫(Ion Voicu 1923-1997)1923年的10月8日出生於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他的家族早在三百年前就已經從事專業的音樂演奏,這一脈相傳到了沃伊庫的父親這一代,依舊沒有任何的改變,由於父親是一位專職的小提琴家,當然沃伊庫也就順理成章地繼承父業,六歲時他開始接觸小提琴, 師事尼古萊斯(C.Niculescu),沒有多久就已顯現出他在小提琴上的天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沃伊庫
  • 外文名:Ion Voicu
  • 出生日期:1923年
  • 逝世日期:1997年
演藝經歷
十四歲那一年他的老師覺得已無法再傳授他更多的技藝,便建議他報考布加勒斯特皇家音樂學院,結果沃伊庫很順利考上這所羅馬尼亞最著名的音樂學府並師事愛納高維奇George Enacovici,在校期間表現優異,兩年後首次以帕格尼尼《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登台,獲得極佳的評價。
隔年他僅以三年的時間完成音樂學院必修的七年課程,當時他只是一個年僅十七歲的小伙子。!!
幸運的的沃伊庫雖然在畢業之後就順利地考上布加勒斯特廣播交響樂團,擔任專職的合奏Tutti小提琴團員,但這並不代表一切都會順理成章地平安,在某一次由著名指揮家孟蓋爾貝格Willem Mengelberg所帶領的練習當中(他當時是客席指揮),很不幸地被指揮盯上,孟大師認為沃伊庫這位團員並未專注地看指揮,除了當場斥責他之外更命令他必須馬上離開,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沃伊庫感覺到非常的震驚,在不知如何自處的情況之下,沃伊庫只好羞愧地離開現場。
等到練習告一段落之後,樂團的音樂總監請求孟大師幫他鑑定一位當地的小提琴新秀,大師當場便毫不考慮地答應,但是當這位「新秀」一出現時,他的臉上卻馬上顯現出不悅的表情,原來這位新秀就是剛剛被他斥責的沃伊庫(真是冤家路窄),雖然大師嘴巴一直念著剛才所發生的事,但在知道已無反悔的機會之下,只好有風度地聽完沃伊庫的演奏,而剛受過驚嚇的這位少年仔,似乎已完全恢復正常,他一首接著一首地演奏,曲目從巴赫、莫札特到貝多芬都有。
這場面試結束後,所有的人都屏氣凝神地聽著大師的講評:
「這位年輕人的確是不適合擔任『坐著』的樂團團員,但卻有足夠的資格當一位『站著』的獨奏家」
此時沃伊庫的心情就如同洗三溫暖一樣,從冰點又回到最高點,在大師的背書保證之下,沃伊庫收到了總監先生的演奏邀約不久之後在同事們的伴奏之下,共同演出了維尼亞夫斯基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當天晚上的音樂會相當成功,而沃伊庫的名氣也因託了這次事件的「福」而聲名大噪。
幸運之神似乎離不開沃伊庫,在某一次的演奏會當中,埃奈斯庫聽到了沃伊庫的演奏,除了對他讚賞有佳之外,並透過一位藝術贊助者告訴沃伊庫希望和他單獨會面,當沃伊庫知道了這個天大的好訊息後,即興奮又恐懼,對於這位世界級的大師肯給予他機會,真可以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當天沃伊庫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和大師見面,他回憶說:
「見面時的氣氛是生動活潑的,一點都不嚴肅,但我卻正好相反,甚至緊張到忘了帶譜,後來我將這自認為不好的情況告訴埃奈斯庫,但他卻帶著微笑告訴我:『沒有關係,你只要告訴我你要拉什麼曲子就可以了。』只見他坐在鋼琴前面,一首接著一首替我伴奏,他彈奏得幾近完美,我充分感受到他的心靈早以和音樂結合為一體了。」
這次的相遇更拉近了兩人的距離,埃奈斯庫允諾願意免費為沃伊庫授課,有了大師的帶領,沃伊庫對未來更是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1946年梅紐因到布加勒斯特拜訪恩師,並幫他籌辦第一屆【埃奈斯庫小提琴大賽】,沃伊庫不負眾忘地替羅馬尼亞保留下金牌獎,而後他拿著比賽所獲得的獎金到瑞士及南歐等國家參觀考察,可惜當他一回國之後才知道埃奈斯庫已隨梅紐因一起回到巴黎,而大師這一走到1955年去世之前,都未曾再回到羅馬尼亞,當然沃伊庫和他的師生緣也在此時此刻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埃奈斯庫離開後,沃伊庫不但沒有垂頭喪氣,相反地他繼續留在羅馬尼亞發展個人的演奏事業,1949年他正式成為〔埃奈斯庫愛樂交響樂團〕的獨奏家,並獲頒羅馬尼亞「榮譽藝術家」的頭銜。
之後,他到南斯拉夫的的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首演,由於演出太於過精彩,使得當天的聽眾久久不願離去,並且欲罷不能地喊著「安可!安可」,而沃伊庫雖然回敬了六次的安可曲,但依舊無法澆熄聽眾的熱情,最後是消防隊員注出面干涉,才結束了這場音樂會。
而演奏事業蒸蒸日上的沃伊庫並不滿足自己當時的演奏水準。1954年他決定放棄當時所有的演奏工作,義無反顧地飛到莫斯科展開再次的學習之旅。
當時沃伊庫心中最佳的教授人選是楊波斯基(A.Yampolsky),這一位曾師事奧爾的偉大教育家所教出的蘇聯小提琴巨匠不計其數,其中最著名的有柯崗(Leonid Kogan)等,而弗依庫也如願以償地成為楊波斯基的學生,可惜的是,兩年後楊波斯基不幸因病去世,只和沃伊庫維持兩年的師生情誼。
其實這樣的情況完成出乎沃伊庫的意料之外,因為當時大衛‧奧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也是音樂學院的「王牌」教授,但沃伊庫剛到莫斯科時並沒有將他當成第一人選,而這個時候去找他,是否會讓他有第二人選的感覺?深怕被大師拒絕的沃伊庫,依然不放棄任何機會,他仍硬著頭皮地去拜師,結果大師不但絲毫沒有任何的芥蒂,相反地他以他一貫和藹可親的笑容答應了沃伊庫的請求,雖然師生關係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但沃伊庫在這段時間和大師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他經常在奧伊斯特拉赫家中一待就是一整天的時間,乃至後來各自到全世界各地巡迴演奏時,都非常珍惜彼此相逢的機會,兩人的亦師亦友的關係一直維持到1974年奧伊斯特拉赫去世為止。
1957年沃伊庫結束了他在莫斯科三年多的學習之旅,重回祖國的懷抱。
在經過兩位大師的「加持」後,沃伊庫的演奏水準又更上一層樓,50年代末期,他除了已經是羅馬尼亞境內最優秀的小提琴家之外,同時也開始進軍國際樂壇。
1958年他在倫敦首次登台,當天演奏曲目都是一些高難度的炫技曲,沃伊庫的表現除了令在場的聽眾十分激賞之外,同時也讓他正式踏上國際舞台。
緊接著他接到許多音樂會的邀約,更令沃伊庫高興的是他獲得英國Decca公司的錄音邀約,和著名的指揮家Rafael Fruhbeck de Burgos及倫敦交響樂團共同錄製了布魯赫《g小調》及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為他首次在國外的錄音(已有CD發行),沃伊庫的名氣在歐洲確立後,他又向音樂水準媲美歐洲的美國進軍。
1965年他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美國的首演,獲得非常大的成功,這一戰不但使得沃伊庫聲名大噪,同時也讓他躍進了世界頂級小提琴家的行列中。
他所到之處佳評如潮,『琴弦上的魔術師』、『魔法般的手指及運弓…魔鬼小提琴家』、『無疑的他是二十世紀的小提琴大師』、『他是繼吉諾·弗朗切斯卡蒂(Zino Francescatti)之後的大師』等等—-都是全世界各地的樂評家給予他的肯定。
從1959年到1993年為止沃伊庫的演奏會已超過一千場次以上,和他合作過的音樂家及樂團都是當時的一時之選,如謝霖、柯岡、奧伊斯特拉赫、柏林愛樂、聖彼得愛樂、萊比錫大會堂、東京愛樂等等。
在繁忙的演奏會之餘,沃伊庫也經常到全世界各地講學,例如奧地利的薩爾茲堡、法國的尼斯、瑞士的西翁等世界知名的音樂夏令營,都可以看到他的教學足跡。同時他也是全世界各大小提琴大賽爭相邀請的評審委員:英國卡爾弗萊什、芬蘭西貝流留士、瑞士日內瓦、德國萊比錫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等世界大賽,都是經常出現的熟面孔。
沃伊庫一生除了在莫斯科求學那三年之外,其餘的時間大都居住在羅馬尼亞,對於該國音樂程度的提升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1969年,他成立〔布加勒斯特室內樂團〕Bucharest Chamber Orchestra,並擔任該樂團的獨奏及指揮,目前這個羅馬尼亞最頂尖的室內樂團,是由沃伊庫的兒子曼達林‧沃伊庫(Madalin Voicu)接掌指揮的工作,而沃伊庫父子同時也和這個樂團有為數不少的錄音。
1972到1982年,沃伊庫被喬治·埃奈斯庫愛樂交響樂團G.Enescu Philharmonic聘任為該團的音樂總監,在這十年之間,沃伊庫以他個人在國外良好的私人關係,盡全力邀請一些超級巨星到羅馬尼亞,並和該樂團合作演出,除了提高樂團的水準之外,也讓羅馬尼亞的人民的音樂素養得以和世界接軌,由於其卓越的貢獻,使得他獲得布加勒斯特市政府所頒贈的「榮譽市民」的頭銜。
1995年,年紀已超過七十歲的沃伊庫依舊是精力旺盛,他號召許多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成立了〔沃伊庫基金會〕,這個基金會除了收藏他一生中全部的錄音,錄影及作品資料外,同時也為羅馬尼亞的年輕新秀提供演出的機會,該基金會成立時特聘曼紐音為該會的榮譽主席,其他的成員還包括伊戈爾·奧伊斯特拉赫(Igor Oistrakh)、普雷(G.Poulet)、阿卡多(S.Accordo)及克萊默(G.Kremer)等大師。
正當沃伊庫的付出漸入佳境時,上天卻在兩年後(1997年)讓他離開人間,享年七十四歲。沃伊庫的去世,除了是全世界小提琴界的重大損失之外,同時也讓羅馬尼亞人留下無限的哀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