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博阿維斯塔的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國立博物館的Elaine B. Machado等人在2013年8月20日的紐西蘭《動物分類學(Zootaxa)》雜誌上線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巴西晚白堊世一個新的巨龍類蜥腳次亞目恐龍(A new titanosaur sauropo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Brazil)》的研究報告,這篇研究報告命名了蜥腳次亞目(Sauropoda)巨龍類(Titanosauria)恐龍的一個新屬新種——植食性巴西巨龍(Brasilotitan nemophagus gen. et sp. nov. ),植食性巴西巨龍的發現豐富了巴西的巨龍類多樣性,還提供了對於這些植食性恐龍的下頜骨的新的解剖學信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植食性巴西巨龍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命名,化石發現地,正型標本,形態,
命名
植食性巴西巨龍的屬名“Brasilotitan”來自化石的發現地巴西,以及希臘文的“titan”,意思是“泰坦”,希臘神話中的一群巨人。植食性巴西巨龍的種名“nemophagus”,則來自希臘文“nemos”,意思是“牧場”或者“木材”,以及希臘文“phagos”,意思是“進食”,因為植食性巴西巨龍是一種植食性恐龍。
化石發現地
植食性巴西巨龍的正型標本產於巴西聖保羅州普魯登特總統城(Presidente Prudente city)包魯盆地(Bauru Basin)的金剛石組(Adamantina Formation)地層,金剛石組的地質時代還不確定,可能屬於上白堊統的土倫階(Turonian Stage)到桑托階(Santonian Stage),或者坎帕階(Campanian Stage)到馬斯特里赫特階(Maastrichtian Stage)。
正型標本
植食性巴西巨龍的正型標本為右側齒骨、兩個頸椎、三個不完整的薦椎,一個腸骨的片段,一個坐骨的片段,一個趾爪和其他零星的標本化石,編號為MPM 125R,保存在巴西的馬里利亞古生物博物館(the Museu de Paleontologia de Marília),右側齒骨的複製品模型保存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國立博物館(the Museu Nacional/UFRJ)。
形態
Elaine B. Machado等人發現植食性巴西巨龍顯示了一個“L”形形態(‘L’ shaped morphology)的下頜骨,齒骨聯合部(dentary symphyseal)稍向內側扭曲,這個特徵在巨龍類中從來沒有發現過。Elaine B. Machado等人還發現植食性巴西巨龍可以從這個分支的其他成員進一步區別的特徵包括:(1)齒骨聯合部的背側部分比腹側部分接觸更廣泛;(2)的頸椎椎體的腹側部分向背側隆起;(3)頸椎的前關節突(prezygapophyseal)關節表面具有一個內前方突出的突起(anteriorly directed accessory);(4)頸椎的間前關節突板(intraprezygapophyseal laminae)背視圖“V”形(‘V’ shaped)等特點。
雖然植食性巴西巨龍的系統發育學位置很難建立,但是植食性巴西巨龍可能既不屬於巨龍類的基底成員,也不屬於巨龍類的衍化成員。Elaine B. Machado等人認為,基於下頜的形態,植食性巴西巨龍似乎和威施曼氏南極龍(Antarctosaurus wichmannianus)和薩爾加多博妮塔龍(Bonitasaura salgadoi)有著密切相關的親緣關係。
植食性巴西巨龍這一發現豐富了巴西的巨龍類多樣性,還提供了對於這些植食性恐龍的下頜骨的新的解剖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