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馴化師

我們都知道,野生動物通過馴化,成為養殖家禽。其實,大山裡的野生植物通過馴化,也能從山裡“進”城,豐富城市綠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馴化師
  • 外文名:Domesticated plants division
簡介,植物馴化基地,尋找新植物,馴化師的成果,

簡介

植物馴化師可以將大山裡的野生植物進行人工馴化,逐漸適應城裡生活,然後用於城市園林綠化。

植物馴化基地

進入基地,只見依山而建的基地內栽種著大大小小的植物,每種植物約二三十株。植物枝桿上都掛著防水紙牌,上面寫著它的名字。
南山植物園引種馴化小組工作人員鞠學勇和韓文衡在基地內忙碌著,仔細查看基地植物生長態勢,“長得好,存活率高的植物表示它順利通過馴化,適應了城裡的生活;長得不好,存活率低的植物則要被"淘汰出局"。”已從事植物研究工作14年的鞠學勇指著10餘株已葉盡桿枯的植物搖搖頭;“這些都是浙江楠,幾十株基本死完了,不適宜在重慶栽種。”
鞠學勇是馴化基地最早的植物“馴化師”之一,“這個占地50畝的植物馴化基地是2008年建成投用的,幾年來我們已陸陸續續引入了3000多種野生植物。”

尋找新植物

對植物馴化師們而言,引入基地進行馴化的每一棵植物都有意義,“在茫茫大山里找到它們不容易,有時候甚至會冒點兒生命危險。”
基地里3000多種植物主要來自長江以南的 深山老林,“發現一個新物種要靠點運氣。有時候你天天從它身邊經過發現不了,有時候一不小心踢到不知名的植物,可能它就是個新物種。”韓文衡這樣打了個比喻。
為尋找到植物園內沒有的新植物,鞠學勇幾乎爬完了重慶大大小小的山林,近的縉雲山、金佛山,遠的大巴山,武陵山……鑽草籠、穿叢林,甚至拴著保險繩爬到懸崖邊上去調查採集植物,“只有在這些地方,你才可能發現罕見的植物。”
每次進山引種少則1星期,多則半個月,為帶回更多的植物,他們儘量“輕裝上陣”除了裝植物的蛇皮口袋、工具外,儘量少帶衣物,不帶帳篷,晚上就住在農民家中。
“我們進山引種都不走尋常路,有時候一腳下去,可能就踩到一條正在憨睡的蛇。”鞠學勇說,每次進山引種,除了必要的工具,他們會隨身帶上驅蛇藥水和血清,以防萬一。即使如此,韓文衡的腿上,仍留著一道傷痕,這是他有一次進山引種時,被山上滾落的飛石襲擊而致。

馴化師的成果

上千種野生植物成功被馴化

植物馴化基地里除了新植物,還栽種著不少稀有、漸危,乃至頻危的珍稀野生保護植物,如珙桐、中華蚊母等。從山裡引回來的野生植物,鞠學勇他們都當作“寶貝”。每棵植物到達基地後,都會有一個檔案,它們的名字、來源地、馴化生長情況等都被一一記錄在案。
建檔之後,這些植物會按類別栽進馴化基地,接受“馴化師”的馴化,“我們見這些植物的時間比見各人娃兒還多。”鞠學勇笑言,每種植物喜陰還是喜陽、喜肥還是厭肥他們都了如指撐,甚至在山裡尋找到它們的時候,它們生長在濕潤環境下還是懸崖邊都會記下來,在馴化基地依葫蘆畫瓢幫它們創造最初移栽環境:把它們栽種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或是水源豐富的陰溝里。
之後“馴化師”開始通過人工模擬自然環境,改善植物土壤環境和通過補燈光、溫室調節氣候條件,對這些植物開展“馴化”,讓它們逐漸適應重慶的城市生活。記者看到,通過馴化,基地里的中華蚊母等珍稀植物都長勢良好。而根據馴化數據統計,引入的3000多種野生植物中,已有上千種植物被成功馴化。
兩種已用於南山森林防火

“目前馴化成功的一些觀賞性植物,已可以用於城市綠化。”鞠學勇介紹,通過基地馴化,從貴州大山里引種而來的長瓣短柱茶、木荷經過馴化,已成功用於南山森林防火工程當中,“這兩種植物都有一個特點,不易燃。通過林間間隔栽種,一旦森林發生火災,它們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山火蔓延波及更多森林。同時也為救火爭取時間。”
通過對野生植物進行馴化研究,還能成功預防外來生物入侵。“一旦從外地引來的生物長勢瘋狂,便會對其它原有植物生長帶來影響。”鞠學勇說,在馴化過程中,發現這樣的植物,他們會立即上報市園林局,對這種外來植物進行重點監控,防止它進入重慶,造成生物入侵,影響到重慶本地城市綠化植物的生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