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細胞生物學:從天文學到動物學

植物細胞生物學:從天文學到動物學

《植物細胞生物學:從天文學到動物學》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978-7-03-029124-0

基本介紹

  • 書名:植物細胞生物學:從天文學到動物學
  • 作者:[美]Randy Wayne 主編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月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植物細胞生物學:從天文學到動物學
編著:[美]Randy Wayne 主編
出版:科學出版社 2011年1月出版
語種:英文
標準書號:978-7-03-029124-0
裝幀:精裝
版本:第一版 中文導讀版
開本:16開
責任編輯:孫紅梅,李小汀
字數:640千字
頁數:392
書類:理論專著/研究生教育
編輯部:科愛森藍文化傳播

內容簡介

美國康奈爾大學植物生物學系的Randy Wayne教授主編的《植物細胞生物學:從天文學到動物學》是植物細胞生物學領域的最新專著,也是Randy Wayne教授二十多年來從事植物細胞生物學教學和科研的結晶。
本書選用了大量最原始的圖片和數據,突出了現代植物細胞生物學的基本內容,由表及里、由結構到功能、按自然的內在聯繫依次介紹。使讀者對植物細胞的主要結構和功能、兩者之間的複雜關係和作用,以及細胞器和生命的起源與演化等有一個系統而全面的了解和認識。編者試圖重新建立曾經在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哲學和生物學之間存在的聯繫,使讀者能從多維視角、多學科觀察植物細胞,了解有機體內的細胞與其他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細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細胞的起源和進化。
本書適合作為植物科學研究生課程的教科書或參考書,也適合作為本科生的參考書。對於從事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遺傳育種、植物發育生物學、植物分子生物學和植物系統學的教學和研究人員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目錄

前言
1.細胞的本質
1.1 引言:什麼是細胞?
1.2 生命的基本單位
1.3 細胞的化學組成
1.4 細胞的大小
1.5 細胞能量學
1.6 機械論解釋細胞生命過程合適嗎?
1.7 機械觀和上帝
1.8 什麼是細胞生物學?
1.9 總結
1.10 問題
2.質膜
2.1 細胞邊界
2.2 細胞的拓撲結構
2.3 質膜存在的根據
2.4 質膜的結構
2.5 質膜的分離
2.6 質膜的化學成分
2.7 運輸生理
2.8 質膜的電學特性
2.9 質膜上兩類轉運蛋白的特性
2.9.1 質子泵ATP酶
2.9.2 K通道
2.10 質膜上的生理反應
2.10.1 保衛細胞
2.10.2 運動器官
2.10.3 動作電勢
2.10.4 細胞極化
2.11 質膜結構的特化
2.12 細胞骨架-質膜-細胞外基質連續體
2.13 總結
2.14 問題
3.胞間連絲
3.1 細胞和生物體之間的關係
3.2 胞間連絲的發現與發生
3.3 胞間連絲的結構
3.4 胞間連絲的分離和組成
3.5 胞間連絲通透性
3.6 總結
3.7 問題
4.內質網
4.1 內質網的重要性及其進化
4.2 內質網的發現
4.3 內質網的結構
4.4 與功能相關的結構特化
4.5 RER和SER的分離
4.6 ER的組成
4.7 內質網的功能
4.7.1 脂質合成
4.7.2 蛋白質在內質網上的合成
4.7.3 蛋白質糖基化(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4.7.4 鈣調節
4.7.5 苯丙素類和黃酮類化合物的合成
4.8 總結
4.9 問題
5.過氧化物酶體
5.1 微體的發現
5.2 過氧化物酶體的分離
5.3 過氧化物酶體的組成
5.4 過氧化物酶體的功能
5.4.1 β-氧化
5.4.2 光呼吸
5.5 乙醛酸循環體和過氧化物酶體之間的關係
5.6 代謝通道
5.7 其他功能
5.8 過氧化物酶體的生物合成
5.9 過氧化物酶體的進化
5.10 總結
5.11 問題
6.高爾基體
6.1 高爾基體的發現及其結構
6.2 高爾基垛疊的極性
6.3 高爾基體的分離
6.4 高爾基體的組成
6.5 高爾基體的功能
6.5.1 糖蛋白的加工
6.5.2 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6.5.3 糖的運輸
6.6 從瀦泡到瀦泡的運動機理
6.7 高爾基體的定位
6.8 總結
6.9 問題
7.液泡
7.1 液泡的發現
7.2 液泡的結構、生物發生和動態方面
7.3 液泡的分離
7.4 液泡的組成
7.5 跨液泡膜的運輸
7.5.1 質子轉運泵
7.5.2 ABC(ATP-結合盒)轉運蛋白或轉運ATP酶
7.5.3 慢激活液泡膜通道
7.5.4 水通道
7.6 液泡的功能
7.6.1 蛋白降解和循環
7.6.2 占據空間
7.6.3 儲存和穩態
7.6.4 產生膨壓的作用
7.6.5 其他功能
7.7 生物技術
7.8 總結
7.9 問題
8.內膜系統內的運動
8.1 分泌途徑的發現
8.2 向質膜和細胞外基質的運動
8.2.1 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之間的運動
8.2.2 從高爾基體到質膜的運動
8.3 從內質網到高爾基體再到液泡的運動
8.4 從內質網到液泡的運動
8.5 從質膜到內膜系統的運動
8.5.1 液相內吞
8.5.2 受體介導的內吞
8.5.3 “協助”(piggyback)內吞
8.6 細胞內的分泌和內吞途徑的中斷
8.7 總結
8.8 問題
9.細胞質的結構
9.1 細胞質結構研究的歷史回顧
9.2 原生質的化學組成
9.3 細胞質的物理性質
9.3.1 細胞質的黏性
9.3.2 細胞質的彈性
9.4 微梁網架
9.4.1 微梁網架在極性中的功能
9.5 總結
9.6 問題
10.肌動蛋白和微絲介導的過程
10.1 肌動球蛋白的發現與肌肉運動的機理
10.2 在非肌肉細胞中的肌動蛋白
10.2.1 肌動蛋白在植物細胞中的時空定位
10.2.2 肌動蛋白的生物化學
10.2.3 肌球蛋白的生物化學
10.3 涉及肌動蛋白產生力的反應
10.3.1 肌動球蛋白
10.3.2 肌動蛋白絲的聚合作用
10.4 以肌動蛋白為基礎的運動
10.4.1 胞質流動
10.4.2 葉綠體運動
10.4.3 蔥屬植物中的細胞板重新定位
10.4.4 在頂端生長和生長素誘導生長中參與的囊泡分泌
10.4.5 有收縮性的液泡
10.5 肌動蛋白在膜運輸中的作用
10.6 總結
10.7 問題
11.微管蛋白和微管介導的過程
11.1 微管在纖毛和鞭毛中的發現和其運動機制
11.2 在非鞭毛和非纖毛細胞中的微管和微管蛋白的發現
11.2.1 微管在動物和植物細胞中的時空定位
11.2.2 與微管相關的運動蛋白的特性
11.3 涉及微管蛋白產生力的反應
11.3.1 滑動
11.3.2 聚合/解聚
11.4 以微管蛋白為基礎的運動
11.5 微管和細胞形狀
11.5.1 頂端分生組織
11.5.2 管狀分子
11.5.3 保衛細胞
11.5.4 卵囊的細胞外基質
11.5.5 微管介導的纖維素定向的機制
11.5.6 頂端生長的細胞
11.6 各種刺激影響微管的定位
11.7 微管和細胞質結構
11.8 中間絲
11.9 基於中心體的運動
11.10 細胞中的其他結構
11.11 總結
11.12 問題
12.細胞信號
12.1 細胞調控的範圍
12.2 什麼是刺激-反應耦合?
12.3 受體
12.4 心肌作為理解刺激-反應耦合的範例
12.5 調節的動力學描述
12.5.1 動力學研究的早期歷史
12.5.2 酶反應動力學
12.5.3 擴散和脫水動力學
12.5.4 一個信號對噪音問題的熱力學分析
12.6 鈣信號系統
12.7 通過實驗驗證鈣離子作為第二信使重要性的過程
12.8 在植物中涉及到鈣離子的特殊信號系統
12.8.1 鈣離子誘導的大麥糊粉細胞的分泌
12.8.2 在輪藻結節細胞中流動偶聯的刺激-停止
12.8.3 細胞膨壓的調節
12.9 磷脂醯肌醇信號系統
12.9.1 磷脂醯肌醇信號系統的組成
12.9.2 在保衛細胞運動過程中的磷脂醯肌醇信號
12.10 離子在細胞中的作用
12.11 總結
12.12 問題
13.葉綠體
13.1 葉綠體和光合作用的發現
13.1.1 光合作用的發現
13.1.2 葉綠體的發現及其結構
13.2 葉綠體的分離
13.3 葉綠體的組成
13.4 光合作用的熱力學和生物能量學
13.4.1 熱力學定律
13.4.2 某些光合過程的分子自由能
13.4.3 氧化還原反應的分子自由能
13.5 類囊體膜組織及光合作用的光反應
13.5.1 光合系統的複合物
13.5.2 細胞色素b6-f複合物
13.5.3 ATP合酶
13.5.4 光合作用的光反應
13.6 光反應的生理、生化和結構適應
13.7 碳固定
13.8 硝酸還原和硫酸活化
13.9 葉綠體移動與光合作用
13.10 質體的遺傳系統
13.11 質體的生源論
13.12 總結
13.13 問題
14.線粒體
14.1 線粒體的發現及其功能
14.1.1 呼吸作用研究的歷史
14.1.2 線粒體結構的研究歷史
14.2 線粒體的分離
14.3 線粒體的組成
14.3.1 蛋白質
14.3.2 脂類
14.4 線粒體細胞定位
14.5 呼吸作用的化學基礎
14.5.1 ATP適合作為化學能量感測器
14.5.2 糖酵解
14.5.3 細胞呼吸
14.6 線粒體的其他功能
14.7 線粒體的遺傳系統
14.8 線粒體的生物發生
14.9 總結
14.10 問題
15.細胞器的起源
15.1 細胞器的自體起源
15.2 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內共生起源
15.3 過氧化物酶體、中心粒和纖毛的起源
15.4 內共生的過程
15.5 原始宿主細胞
15.6 共生DNA
15.7 總結
15.8 問題
16.細胞核
16.1 細胞核的發現及其在遺傳、系統學和發育中的作用
16.2 核的分離
16.3 核膜的結構和基質
16.4 染色質的化學成分
16.5 染色質的形態
16.6 細胞周期
16.7 染色體複製
16.8 轉錄
16.9 核仁和核糖體的形成
16.10 總結
16.11 問題
17.核糖體與蛋白質
17.1 核酸及蛋白質的合成
17.2 蛋白質合成
17.3 蛋白質活性
17.4 蛋白質定向
17.5 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
17.6 蛋白質降解
17.7 蛋白質的結構
17.8 蛋白質的功能
17.9 蛋白質純化技術
17.10 植物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疫苗蛋白
17.11 總結
17.12 問題
18.生命的起源
18.1 自發產生
18.2 生機論的概念
18.3 宇宙起源
18.4 早期地球的地球化學
18.5 生物前進化
18.6 最早達爾文的祖先和最後的共同祖先
18.7 生物世界的多樣性
18.8 意識的起源
18.9 時間概念
18.10 總結
18.11 問題
19.細胞分裂
19.1 有絲分裂
19.1.1 前期
19.1.2 前中期
19.1.3 分裂中期
19.1.4 後期
19.1.5 末期
19.2 有絲分裂調控
19.3 有絲分裂的能量學
19.4 細胞器的分裂
19.5 胞質分裂
19.5.1 細胞板形成
19.5.2 細胞板的分離
19.5.3 細胞板的定向
19.6 總結
19.7 問題
20.細胞外基質
20.1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胞外基質之間的關係
20.2 植物細胞胞外基質的分離
20.3 細胞外基質的化學成分和結構
20.4 細胞外基質-質膜-細胞骨架連續體
20.5 細胞外基質的生物發生
20.5.1 質膜
20.5.2 細胞骨架
20.5.3 內膜系統
20.5.4 細胞外基質的自我組裝
20.6 細胞外基質的通透性
20.7 細胞外基質的機械特性
20.8 細胞膨脹
20.8.1 力、壓力和脅迫及其與脅變的關係
20.9 總結
20.10 跋
20.11 問題
附錄1 SI單位、常量、變數和幾何公式
附錄2 一個細胞生物學家的非牛頓物理觀
附錄3 總橫力的計算及其與應力的關係
附錄4 實驗室練習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