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談的智慧並不是植物有意識的、有目的的創造,而是植物在生存壓力的脅迫下,不斷地改變自己,因為不改變就將面臨死亡,改變了就可以生存下去,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植物的許多智慧是和動物協同進化的結果,也離不開自然選擇的法則。我們今天講植物的智慧是從植物體改變了的結果來看植物,有許多智慧點我們尚無法說明它的演化途徑。
本書全都是以圖配文,所用的絕大多數圖片是幾十年來筆者在各地實拍所得,使得讀者能夠看到一些從前無法看到的植物形態、生理現象,這就大大強化了書本的可信性與可讀性。本書對所涉及的植物的名稱配以拉丁文的科學名稱,並經過嚴格的審校,體現出嚴謹性、科學性,也方便查考。
本書作者馬煒梁,由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於2013年12月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植物的智慧
- 作者:馬煒梁
- ISBN:9787542759351
- 頁數:203
- 定價:128.00
- 出版社: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2-1
- 裝幀:精裝
- 副標題:一個植物學家的探索手記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植物的智慧》內容簡介:地球上有比植物還聰明的生物嗎?竹子為了得到更多的陽光,向著天空不停地伸展;喇叭花把莖盤繞在比自己高的植物身上;捕蠅草靠吃昆蟲為生。含羞草為了保護自己會迅速地合攏葉子。你如果知道植物有多么聰明的話,就會發現原來路邊的一朵小花也是那么與眾不同。如果我們對植物說聲感謝,並為它們加油,那些安靜的植物頓時會變成話簍子,給我們講述它們的故事。來,一起傾聽植物的故事吧!
目錄
第一篇 植物的智慧隨處可見
高寒山地的特殊基因庫
乾旱荒漠的奇特景象
海水中生長的紅樹植物
熱帶森林的奇觀
食蟲植物的捕蟲策略
不勞而獲的寄生植物
協同進化的薜荔與榕小蜂
小蠅為何樂於被關禁閉
神秘的黑花
植物的夜間活動
第二篇 根莖葉的智慧
攀援植物鉤刺為何能增粗
尋找植物的自然克隆
芭蕉的假莖
最大的活生物體北美紅杉
多變的植物體表
被誤導的舞草跳舞
見血封喉的箭毒木
植物“吐水”
第三篇 花的智慧
花外“花”
植物如何避免近親繁殖
昆蟲為何被扑打
扇脈杓蘭安排的傳粉通道
丹參傳粉的巧妙機關
旱金蓮雄蕊為何七上八下
三色堇傳粉奧秘
傳粉時花朵的主動行為
瓶子草的傳粉技巧
馬利筋花粉的集團運送
傘形科植物的傳粉策略
鴨跖草的指示燈
花的擬態
構樹為何能冒煙吐氣
白果為何突然減產了
水中的傘兵金魚藻
苦草開花
鶴望蘭與鳥兒的配合
水竹芋為何把蒼蠅的頭割下來
水馬齒的“自體授精”路線
桔梗求生秘訣
浮萍的傳粉
始終與普通花相伴的閉鎖花
奇怪的蠟菊開花之謎
給花穿上保險馬甲的石竹
只在陽光下才開花的灰綠龍膽
第四篇 果實和種子的智慧
果實和種子的散布策略
淡竹葉的大局觀
奇特的果實結構
熱帶奇果——神秘果
只有種子沒有果實的被子植物
自動播種到土壤深處的大針茅
硬石種子植物的生存策略
小草種子附屬物的大作用
葉上開花和葉上結果
第五篇 其他考察中的照片故事
地里種出石油來
模式植物擬南芥
紫羅蘭與石蕊試紙
辣根與神經生物學的故事
話說蓮花
羅漢松名稱的由來
真假天麻
椰子種種
橡膠樹
泡桐
毒品植物不能試
節外生枝
葉面上的一場戰鬥
千里難覓的麻黃
海南遭遇山螞蝗
尋找假水晶蘭
附錄:我的微距攝影經歷
高寒山地的特殊基因庫
乾旱荒漠的奇特景象
海水中生長的紅樹植物
熱帶森林的奇觀
食蟲植物的捕蟲策略
不勞而獲的寄生植物
協同進化的薜荔與榕小蜂
小蠅為何樂於被關禁閉
神秘的黑花
植物的夜間活動
第二篇 根莖葉的智慧
攀援植物鉤刺為何能增粗
尋找植物的自然克隆
芭蕉的假莖
最大的活生物體北美紅杉
多變的植物體表
被誤導的舞草跳舞
見血封喉的箭毒木
植物“吐水”
第三篇 花的智慧
花外“花”
植物如何避免近親繁殖
昆蟲為何被扑打
扇脈杓蘭安排的傳粉通道
丹參傳粉的巧妙機關
旱金蓮雄蕊為何七上八下
三色堇傳粉奧秘
傳粉時花朵的主動行為
瓶子草的傳粉技巧
馬利筋花粉的集團運送
傘形科植物的傳粉策略
鴨跖草的指示燈
花的擬態
構樹為何能冒煙吐氣
白果為何突然減產了
水中的傘兵金魚藻
苦草開花
鶴望蘭與鳥兒的配合
水竹芋為何把蒼蠅的頭割下來
水馬齒的“自體授精”路線
桔梗求生秘訣
浮萍的傳粉
始終與普通花相伴的閉鎖花
奇怪的蠟菊開花之謎
給花穿上保險馬甲的石竹
只在陽光下才開花的灰綠龍膽
第四篇 果實和種子的智慧
果實和種子的散布策略
淡竹葉的大局觀
奇特的果實結構
熱帶奇果——神秘果
只有種子沒有果實的被子植物
自動播種到土壤深處的大針茅
硬石種子植物的生存策略
小草種子附屬物的大作用
葉上開花和葉上結果
第五篇 其他考察中的照片故事
地里種出石油來
模式植物擬南芥
紫羅蘭與石蕊試紙
辣根與神經生物學的故事
話說蓮花
羅漢松名稱的由來
真假天麻
椰子種種
橡膠樹
泡桐
毒品植物不能試
節外生枝
葉面上的一場戰鬥
千里難覓的麻黃
海南遭遇山螞蝗
尋找假水晶蘭
附錄:我的微距攝影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