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技術與農業:展望21世紀(導讀版)

植物生物技術與農業:展望21世紀(導讀版)

《植物生物技術與農業:展望21世紀(導讀版)》是2012年7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Arie AltmanPaul Michael Hasegawa

基本介紹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奧爾特曼所著的《植物生物技術與農業(展望21世紀導讀版)(英文版)》希望能夠向讀者提供在植物生物技術本身及其成果方面權威的和**的知識、技術方法和進展,內容涵蓋從基本的生物學發現到其在農業和其他生命科學中的套用。本書內容由相關領域專家精心撰寫,包括對取得成果的評述,新的植物生物技術方法、產品在促進經典植物科學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和在作物及其產品改良上的套用前景,植物生物技術和實用農業技術之間彼此配合、相互促進。

內容簡介

《植物生物技術與農業:展望21世紀(導讀版)》首先向讀者介紹了植物生物技術的背景知識和*進展,當今遺傳學、基因組學以及其他各種組學的研究狀況,以及目前對於遺傳工程的*理解。其後的章節將介紹種質資源的改良和保存、植物育種、種子改良,以及孤雌生殖等方面的科技進展,這些內容都與農業和農業生物技術的短期和長期的成功密切相關,同時為讀者深入理解後面關於新科技套用前景的章節提供背景知識。最後討論了如何解決智慧財產權和社會學及食品安全等問題。
《植物生物技術與農業:展望21世紀(導讀版)》內容由相關領域專家精心撰寫,包括對取得成果的評述,新的植物生物技術方法、產品在促進經典植物科學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和在作物及其產品改良上的套用前景,植物生物技術和實用農業技術之間彼此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植物生物技術與農業:展望21世紀(導讀版)》可以作為植物生物學、農業科技、植物分子遺傳學、植物育種、食品科學、生物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研究者的參考用書,以及用作農業、植物、食品和生物技術領域研究生的教學輔助用書。

作者簡介

Arie AltmanRobert H.Smith Institute of Plant Sciences and Genetics in Agricultur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Rehovot,IsraelPaul Michael HasegawaBruno C.Mos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Indiana,USA.

目錄

撰稿人
前言
植物生物技術簡介2011:概況和在農業上的套用
第一部分 植物生物技術簡介
1 作物馴化的遺傳學和基因組學
1.1 植物和馴化
1.1.1 涉及領域
1.1.2 馴化過的作物
1.1.3 雜草
1.1.4 外來入侵物種
1.1.5 模式品種和作物科學
1.2 對馴化過程的了解
1.2.1 早期馴化過程的相關證據
1.2.2 馴化過程的相關基因
1.2.3 馴化和遺傳變異
1.2.4 與物種的形成和遺傳多樣性相關的遺傳控制
1.2.5 玉米的馴化過程
1.2.6 豆類作物的馴化過程
1.2.7 產量性狀
1.3 馴化過程中產生的雜交種和新多倍體
1.4 馴化後的選擇
1.4.1 作物性狀的改良
1.5 新的馴化
1.5.1 馴化產生的品種
1.5.2 消亡的作物
1.5.3 樹木和生物燃料
1.5.4 適應新需求的遺傳學和育種學:生態系統服務
1.6 馴化作物基因組的特性
1.7 超級馴化過程
1.8 致謝
2 鳥瞰:生物技術的新天地
2.1 前言
2.2 新一代DNA測序帶動的發展
2.2.1 複合定位,全基因組,特定處理轉錄圖
2.2.2 當前的新一代DNA測序
2.2.3 重視第三代DNA測序
2.3 實驗室中的大象:數據處理
2.4 從序列到比較基因組學
2.4.1 轉錄子圖譜
2.5 擴大基因組學工具箱:蛋白質和代謝產物
2.5.1 蛋白質組學進展
2.5.2 代謝組學集錦
2.6 基因組學前景無量:遠遠超越單純的基因
2.7 展望未來:基於基因組學的生物技術和農業
2.7.1 從模式植物到農作物,從實驗室到大田
2.7.2 從嗜極端物種到遺傳資源
2.7.3 探索“未知的未知”
2.7.4 抗逆工程的重要性
2.8 致謝
3 蛋白質靶標:通過植物生物技術最佳化蛋白質產物是一項戰略規劃
3.1 前言:有關如何表達一個產量性狀的策略性決定
3.2 途徑:
3.2.1 通過內膜系統表達蛋白
3.2.2 在內質網中積累蛋白
3.2.3 在內質網衍生體中積累蛋白
3.2.4 在液泡或有液泡的蛋白體中積累蛋白
3.2.5 在非原質體中積累蛋白
3.2.6 在葉綠體中積累蛋白
3.2.7 在油體表面積累蛋白
3.3 種子介導的表達系統
3.4 葉子系統
3.4.1 穩定與瞬時的葉表達系統
3.4.2 葉子中的蛋白體
3.5 根毛培養
3.5.1 根毛培養體系的優越性
3.5.2 用根毛培養表達重組蛋白
3.5.3 利用生物反應器擴大根毛培養
3.6 小結和結論
4 蛋白質組學及其在植物生物技術中的套用
4.1 前言
4.2 基於質譜分析的蛋白質組學
4.2.1 質譜分析前的樣品製備
4.2.2 質譜分析
4.2.3 多肽和蛋白鑑定所用的光譜
4.2.4 定量蛋白質組學
4.2.5 翻譯後的修飾
4.3 植物生物技術中的蛋白質組學
4.3.1 作物蛋白質組學目前已取得的成果
4.3.2 進行植物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模式植物擬南芥
4.3.3 農作物和其他相關的經濟植物物種
4.3.4 未來的套用和前景展望
5 植物代謝組學:為農業生物技術提供套用和機遇
5.1 前言
5.2 代謝網路:基礎知識
5.3 代謝組學:分析技術
5.3.1 分析平台
5.3.2 數據解析
5.4 代謝組學:在農業生物技術中的套用
5.4.1 檢測物質平衡的代謝圖
5.4.2 植物化學的多樣性、表型和分類
5.4.3 園藝作物收穫後的品質
5.4.4 逆境反應
5.4.5 功能基因組學
5.4.6 遺傳育種和代謝產物數量性狀位點
5.5 代謝組學:難題和前景展望
5.5.1 從模式生物到農作物
5.5.2 植物代謝的區化
5.5.3 高精確度的取樣
5.5.4 初級和次生代謝帶來不同的難題
5.5.5 代謝組的確定
5.5.6 代謝流量測量
5.6 展望
5.7 致謝
6 植物基因組測序:發展同線性圖和關聯作圖的模型
6.1 前言
6.2 基因組測序:
6.2.1 植物基因組測序的策略
6.2.2 高通量測序方法
6.2.3 單分子測序和實時測序
6.2.4 組裝和排列程式
6.2.5 基因組瀏覽程式
6.3 建立同線圖的模式
6.3.1 定義
6.3.2 品種內比較
6.3.3 細胞遺傳學有助於品種間比較
6.3.4 序列比較
6.3.5 大同線性對小同線性
6.3.6 差異的性質
6.3.7 同線性圖的套用
6.3.8 工具和局限性
6.4 關聯圖
6.4.1 定義
6.4.2 群體大小和構成
6.4.3 標記的種類和密度
6.5 含義
7 根癌農桿菌介導的植物遺傳轉化
7.1 前言
7.2 遺傳轉化過程
7.3 植物遺傳轉化的一種工具:根癌農桿菌
7.4 植物遺傳轉化的新載體和特定載體
7.5 對植物基因組進行必要的操作以改進和控制遺傳轉化
7.6 採用新的限制性內切酶和新的篩選方法來控制T-DNA的整合
7.7 結論和前景展望
7.8 致謝
8 基因槍技術和其他非根癌農桿菌介導技術的植物遺傳轉化
8.1 前言
8.2 其他非根癌農桿菌介導的遺傳轉化
8.2.1 電泳轉染
8.2.2 電穿孔
8.2.3 生物活性顆粒介導的基因轉移
8.2.4 顯微注射
8.2.5 花粉管通道
8.2.6 碳化矽晶細絲介導的遺傳轉化
8.3 基因槍轉化
8.3.1 基因槍轉化的發明
8.3.2 放電粒子的加速
8.3.3 這項“發明”硬體目前的狀況
8.4 基因槍轉化的優越性
8.5 在農業生物技術中基因槍轉化的影響
8.5.1 基因槍轉化在農作物中的套用
8.5.2 番木瓜:基因槍轉化的一項研究實例
9 植物組織培養和生物技術
9.1 前言
9.2 植物組織培養方法
9.2.1 組培室的基本設定
9.2.2 培養組織的準備
9.2.3 培養基
9.2.4 培養類型
9.2.5 組織培養的環境方面
9.2.6 再生方式
9.3 農業生物技術中常用的幾種培養方法
9.3.1 單倍體組織培養
9.3.2 體細胞的胚胎髮生
9.3.3 人工種子
9.3.4 離體開花
9.4 前景展望
9.5 致謝
第二部分 育種生物技術
10 體細胞(無性的)程式(單倍體,原生質體,細胞選擇)及其套用
10.1 總的介紹
10.2 體細胞的胚胎髮生
10.2.1 前言
10.2.2 體細胞胚胎髮生的方式
10.2.3 影響體細胞胚胎誘導的因素
10.2.4 植株成熟
10.2.5 植株再生
10.2.6 體細胞胚胎髮生過程中的基因表達
10.2.7 大量擴繁和體細胞變異
10.3 單倍體技術
10.3.1 前言
10.3.2 單倍體植株誘導的細胞學基礎
10.3.3 影響小孢子胚胎誘導的因素
10.3.4 從子房和胚珠培養誘導單倍體
10.4 原生質體培養和體細胞雜交
10.4.1 前言
10.4.2 體細胞雜種的類型
10.4.3 原生質體融合方法
10.4.4 體細胞雜種挑選
10.4.5 體細胞雜種的鑑定
10.4.6 影響雜種植株再生的因素
10.5 通過試管培養選擇技術篩選和培育抗逆植物
10.5.1 前言
10.5.2 通過試管培養選擇技術進行篩選和育種的常用方法
10.5.3 生物脅迫的抗性
10.5.4 非生物脅迫的耐受性
10.5.5 通過試管培養選擇技術進行篩選和育種的前景展望
10.6 結論和今後的發展方向
10.7 致謝
11 植物育種中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11.1 背景
11.1.1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概念
11.1.2 歷史回顧
11.2 植物性狀、DNA分子標記、技術和套用
11.2.1 控制重要性狀的基因
11.2.2 DNA分子標記
11.2.3 現代基因型分型技術
11.2.4 控制重要經濟性狀基因的鑑定
11.2.5 DNA標記在育種中的套用
11.2.6 育種過程中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11.3 討論
11.3.1 實施分子標記輔助選擇中的困難和瓶頸
11.3.2 基因遺傳變異套用於育種的前景展望
11.4 致謝
12 雄性不育和雜交種種子生產
12.1 前言
12.2 雄配子發育
12.2.1 花粉有絲分裂Ⅰ
12.2.2 花粉有絲分裂Ⅱ
12.3 雄性不育突變體花葯發育探討
12.4 激素影響植物雄性生殖
12.4.1 赤黴素
12.4.2 赤黴素調節茉莉酸生物合成
12.4.3 油菜素類固醇
12.4.4 植物生長素
12.5 農業上的細胞質雄性不育體系
12.5.1 植物線粒體突變
12.5.2 育性恢復
12.5.3 細胞質雄性不育性狀的穩定性
12.6 雄性不育性:受代謝和進化的影響
12.6.1 細胞質雄性不育是一種自然造成的狀況
12.6.2 細胞器的代謝影響了花粉發育
12.7 雄性不育的遺傳工程
12.8 農業上雄性不育的套用
13 鑑別和開發自發遺傳變異方面的進展
13.1 作物育種過程中的自發遺傳變異:從史前到綠色革命
13.2 馴化獲得的作物的遺傳限制
13.2.1 在野生祖先中可找到相應的自發遺傳變異
13.3 擬南芥中的自發遺傳變異
13.4 擬南芥的QTL分析
13.4.1 通過自發變異途徑從擬南芥中分離出新基因
13.5 期望:在基因結構和組成方面的種內變異
13.5.1 結構基因組的變異:高於預期值嗎?
13.6 作物QTL分析和序列變異
13.6.1 玉米中的馴化基因
13.6.2 來自水稻的實例
13.6.3 來自其他禾穀類作物的實例
13.7 分子功能變異的預測:為什麼選用模式生物研究這個問題?
13.7.1 來自模式生物候選基因的關鍵性支持
13.7.2 用模式系統作為參照來鑑定等位基因活性
13.8 簡單性狀之外,還有:表觀遺傳學,雜種優勢,遺傳不相容性以及交換
13.8.1 自發變異間的不相容性
13.8.2 不同有益性狀間發生的交換
13.9 擴大工具箱:全基因組關聯作圖
13.10 通過植物生物技術有效地開發自發變異的途徑
14 從表觀遺傳學到表觀基因組學以及它們對植物育種的影響
14.1 表觀遺傳改變的各種機理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14.1.1 前言
14.1.2 表觀遺傳改變的各種機理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14.2 從表觀遺傳學到表觀基因組學
14.2.1 解密表觀基因組學:關於規模和複雜性的問題
14.2.2 表觀基因組學方法和獲得數據的歸類
14.2.3 表觀基因組學資源
14.2.4 出現在表觀基因組學領域裡的轉移因子
14.2.5 表觀基因組學領域數據和資源整合的一個有說服力的實例
14.3 表觀遺傳表型及它們對植物育種的影響
14.3.1 營養發育過程中的表觀控制和環境的作用
14.3.2 開花過程中的表觀控制
14.3.3 胚乳發育和親本印記
14.4 結論和前景展望
14.5 致謝
14.6 縮寫
第三部分 植物種質資源
15 從工程學角度來看微繁、真實類型和無菌植物
15.1 前言
15.2 通過莖尖培養進行苗木擴繁
15.2.1 0期:消毒並開始無菌培養
15.2.2 Ⅰ期:開始培養
15.2.3 Ⅱ期:擴繁
15.2.4 Ⅲ期:芽和根的突出和延長
15.2.5 Ⅳ期:適應和硬化
15.3 自動化操作
15.4 能源和光照
15.5 光自養培養
15.6 在液體培養基中微繁
15.7 在微繁的試管培養和試管培養之前階段,有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15.8 用有益微生物進行接種
15.9 通過離體培養技術排除病毒污染
15.10 總結評論
15.11 致謝
16 單性生殖的調控
16.1 前言
16.2 有性生殖過程中胚珠發育概述
16.3 單性生殖過程中胚珠發育概述
16.4 種系專化
16.5 無融合生殖
16.6 大配子形成
16.7 配子專化
16.8 孤雌生殖
16.9 胚乳發育
16.10 染色質修飾和表觀遺傳調控
16.11 農作物無融合生殖的小結和前景展望
17 種質收集,儲存和保護
17.1 前言
17.1.1 保護植物生物多樣性的策略
17.1.2 易地保護技術
17.2 生物技術在種質保存中的套用
17.2.1 離體收集
17.2.2 緩慢生長條件下儲存
17.2.3 深低溫保藏法
17.3 結論
第四部分 控制植物對環境的反應:非生物和生物脅迫
18 加速培育耐鹽,耐旱作物的整合基因組學和遺傳學
18.1 非生物脅迫對農作物生產的影響
18.2 缺水:一個主要的非生物脅迫因子
18.3 鹽鹼
18.4 植物對非生物脅迫的反應
18.5 耐鹽鹼和耐旱育種:“常規方法”
18.5.1 耐鹽鹼和耐旱的種質資源
18.5.2 植物對非生物脅迫反應的遺傳剖析
18.5.3 引進新技術進行抗非生物脅迫育種
18.6 農作物的抗逆工程:轉基因途徑
18.6.1 滲透調節的有關基因
18.6.2 脫水反應應答因子
18.6.3 NAC類蛋白
18.6.4 離子平衡相關基因
18.6.5 氧化還原作用的調節基因
18.6.6 其他轉錄因子
18.7 激素和非生物脅迫
18.8 挑戰和前景展望
18.9 致謝
19 對極端溫度的分子應答
19.1 前言
19.2 植物對低溫的反應
19.2.1 低溫感受
19.2.2 低溫信號的傳導
19.3 植物反應和極端溫度之間的交流
19.3.1 膜是感受溫度振盪的觸點
19.3.2 溫度的變化啟動了信號傳導
19.4 結論
19.5 致謝
20 用生物技術途徑進行植物修復
20.1 前言
20.1.1 不同污染物使用生物技術途徑處理結果的概述
20.1.2 有機污染物
20.2 前景展望
20.3 致謝
21 獲得對真菌和細菌病原體具有持久抗性的遺傳工程植物採用的生物技術策略
21.1 前言
21.2 選擇用於轉基因表達的靶基因
21.2.1 植物免疫受體介導的病原體識別
21.2.2 誘導植物免疫力的激發子
21.2.3 參與植物免疫力信號網路有關的植物基因
21.2.4 抗微生物基因
21.2.5 瞄準病原體致病力決定因素的基因
21.3 在一個植物體中進行有效的病害控制需要表達多少個轉基因?
21.4 轉基因應該在何時何地表達?
21.4.1 病原體應答和組織特異的啟動子
21.4.2 病原體應答因子和人工合成啟動子
21.5 結論和前景展望
21.6 致謝
22 控制植物對環境的應答反應:病毒病
22.1 前言
22.2 植物檢疫和檢疫隔離的規則
22.3 植物病毒的傳播
22.4 通過培養來控制病毒的策略
22.4.1 土傳病毒的對策
22.4.2 氣傳病毒的對策
22.5 昆蟲傳病毒的對策
22.5.1 來源於病原體的抗性
22.5.2 由RNA介導的抗性
22.6 套用PDR(來源於病原體的抗性)的概念來開發轉基因抗病毒的園藝作物
22.6.1 RNA沉默在開發抗病毒植物中的套用
22.6.2 PDR的穩定性和RNA沉默的抑制
22.7 對抗病毒的轉基因植物作相關的危險性評估
22.8 結論
23 昆蟲、線蟲和其他害蟲
23.1 前言——抗蟲的遺傳改良作物
23.1.1 蘇雲金桿菌(B.thuringiensis)的歷史
23.1.2 Cry類蛋白
23.2 已商品化的抗蟲作物
23.2.1 Bt玉米
23.2.2 Bt棉花
23.2.3 已停止使用的Bt抗蟲作物
23.3 在開發中的Bt抗蟲作物
23.3.1 Bt茄子
23.3.2 Bt水稻
23.3.3 其他Bt作物
23.4 Bt的影響
23.4.1 Bt作物的長處
23.4.2 Bt作物引發的關注
23.4.3 改進中的Bt
23.5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劑
23.6 新型殺蟲保護作用
23.6.1 VIP基因
23.6.2 微生物來源的毒素
23.6.3 植物來源的毒素
23.6.4 次生代謝物
23.6.5 其他來源的毒素
23.6.6 RNAi
23.7 抗線蟲的作物
23.8 複合的殺蟲劑
23.9 結論
第五部分 利用生物技術改良農作物的產量性狀和品質性狀
24 根繫結構的生長控制
24.1 根繫結構簡介
24.2 根系生長的遺傳學和發育學
24.2.1 根系組織的常規結構
24.2.2 根繫結構改良的可行性
24.2.3 信號
24.2.4 細胞同一性的系統生物學概念
24.3 植物與環境相互作用
24.3.1 根系對環境的感知及其滲出作用
24.3.2 根系與微生物相互作用
24.3.3 根繫結構是對養分有效性的反應
24.4 作物根系
24.4.1 根系的類型
24.4.2 胚芽期的和胚芽期後的根系
24.4.3 根系進化的策略和取捨
24.5 研究根繫結構的途徑
24.5.1 定量分析
24.5.2 高通量的測序分析
24.5.3 表型組學
24.6 結論性摘要
25 開花的控制
25.1 前言
25.1.1 從植物的角度來看
25.1.2 從種植者的角度來看
25.2 蛋白質控制著開花的時間
25.2.1 成花激素和開花遺傳控制位點T(FT)
25.2.2 調控FT的轉錄因子
25.2.3 FT相對應的蛋白質或FT下游的蛋白質
25.3 影響開花時間的蛋白質的加工過程
25.3.1 組蛋白的修飾
25.3.2 赤黴素
25.3.3 miRNAs(單鏈小分子RNA)
25.3.4 晝夜節律鐘
25.3.5 調控蛋白水解
25.3.6 糖類
25.4 開花時間由發育決定
25.4.1 幼年期
25.4.2 季節性
25.4.3 生殖周期和交替結實
25.5 摘要
25.6 致謝
26 果實的發育和成熟:從分子水平來看
26.1 果實分類
26.2 果實發育
26.2.1 果實的外形、大小和群集
26.3 果實的成熟
26.3.1 成熟突變
26.3.2 營養突變
26.3.3 保存期限突變
26.4 乙烯和水果成熟?
26.4.1 乙烯的生物合成
26.4.2 乙烯的感知和信號傳導
26.4.3 對乙烯生物合成的遺傳干預和感知
26.5 水果質地
26.5.1 使細胞壁解聚的酶類
26.5.2 擴展蛋白
26.5.3 蛋白糖基化
26.6 前景展望
27 生物技術在新鮮農產品的儲藏期間保持採收後品質和減少損耗方面的潛在套用
27.1 前言
27.2 乙烯生物合成或感知及其與新鮮農產品採收後品質的相關性
27.3 葉菜類蔬菜和花卉在採收後的衰老
27.3.1 背景
27.3.2 衰老調控基因
27.3.3 衰老相關激素的合成或感知
27.3.4 抗氧化與衰老
27.3.5 葉綠素的降解
27.4 採收後果實、花和葉的脫落
27.4.1 背景
27.4.2 特有的離區組織的發育
27.4.3 參與脫落控制或介入激素信號傳導的調控基因
27.4.4 在脫落的後期實際參與執行細胞分離的基因
27.4.5 乙烯和脫落
27.4.6 脫落的調控操縱
27.5 減少採收後對低溫的敏感性
27.5.1 背景
27.5.2 細胞膜結構和細胞冷敏感性
27.5.3 抗氧化和冷敏感或冷耐受
27.5.4 對低溫應答反應的調控
27.5.5 在冷脅迫時具有保護功能的分子
27.6 影響收穫後的質地和外觀品質
27.6.1 背景
27.6.2 軟化和細胞壁水解
27.6.3 軟化和細胞(組織)的膨脹
27.6.4 組織木質化
27.7 相關的植物和農業生物技術
28 通過工程途徑生物合成控制質量性狀的低分子量代謝產物(包括必需的營養、促進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質、揮發物和芳香化合物)
28.1 一般性前言
28.2 基本營養素課程
28.2.1 必需的胺基酸
28.2.2 脂肪酸
28.2.3 維生素類
28.2.4 通過代謝工程改進礦物質的生物可利用率
28.2.5 用多基因轉移來改善食物品質
28.3 對具有營養價值的次生代謝物進行工程生產的常用策略
28.3.1 鑑定生物合成基因
28.3.2 轉錄因子的鑑定和通過整合組學技術進行代謝工程研究
28.3.3 調節細胞器的生長
28.4 改進作為功能性和藥用食品的植物的品質
28.4.1 白藜蘆醇
28.4.2 花青素類和類黃酮類
28.4.3 兒茶酚類和原花色素類
28.4.4 芝麻素類
28.5 受人們鐘愛的代謝產物:植物揮發物
28.5.1 植物揮發性次生代謝產物的生物化學
28.5.2 果實中的芳香化合物
28.5.3 花的氣味/香味
28.5.4 植物營養器官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28.6 前景
28.7 結論
28.8 致謝
第六部分 用植物作為生產工業產品、藥品、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的工廠
29 疫苗、抗體和藥物蛋白
29.1 前言
29.2 表達技術:細胞核轉化
29.3 表達技術:質體轉化
29.4 表達技術:瞬時表達系統
29.4.1 “全病毒”載體
29.4.2 磁轉染
29.4.3 擺脫危險的新操作法
29.5 植物製成的藥物:一種獨特的銷售主張?
29.6 用植物生產和加工植物特有的糖類
29.7 用植物生產及相關下游議題
29.8 用植物作為表達系統:優點和局限性
29.8.1 細胞核轉化
29.8.2 質體轉化
29.8.3 瞬時表達
29.9 結論與展望
29.10 致謝
30 用植物作為生產生物塑膠和其他新型生物材料的工廠
30.1 前言
30.2 植物生產的主要天然生物聚合物
30.2.1 澱粉
30.2.2 纖維素
30.2.3 橡膠
30.2.4 蛋白質
30.3 由轉基因植物生產的新型聚合物
30.3.1 轉基因作物在生產生物聚合物中的作用
30.3.2 哪些生物聚合物應該成為轉基因作物生產的目標?
30.3.3 哪些種作物應該是目標作物?
30.3.4 纖維狀蛋白質
30.3.5 藻青素
30.3.6 多聚-3-羥基脂肪酸酯
30.4 結論與展望
31 來自植物和植物殘渣的生物能源
31.1 前言
31.2 生物化學轉換
31.2.1 粉碎
31.2.2 預處理
31.2.3 糖化作用
31.2.4 燃料的合成
31.3 熱化學轉換
31.3.1 高溫分解
31.3.2 氣化
31.4 結論性摘要
31.5 致謝
第七部分 農業植物生物技術涉及的商業、法律、社會學和公共等方面的問題
32 控制和減緩轉基因從農作物流向雜草,流向野生物種,流向其他農作物
32.1 前言:轉基因會發生漂流嗎?
32.1.1 轉基因漂流:流向什麼生態系統?
32.1.2 閾值問題
32.1.3 基因控制和/或減緩轉基因的流動通常是必要的
32.2 控制轉基因的流動的方法
32.2.1 控制目標基因流向細胞質基因組
32.2.2 雄性不育性
32.2.3 使作物成為無性繁殖的
32.2.4 遺傳學上使用限制技術又叫“終結者”
32.2.5 啟動子由化學藥品誘導以利於基因控制
32.2.6 可恢復的功能阻斷
32.2.7 可抑制的種子致死技術
32.2.8 反式拼接以防移動
32.2.9 一種遺傳學上的分子伴侶可防止轉基因雜亂地從小麥流向野生小麥和有親緣關係的雜草
32.2.10 瞬時的轉基因作物
32.3 減緩轉基因的漂流
32.3.1 轉基因流動減緩的證據
32.3.2 轉基因流動減緩的性狀將給該作物的野生型近緣種帶來不利的影響嗎?已有模型表明減緩是不利的
32.4 可在串聯的轉基因流動減緩結構中使用的一些性狀
32.4.1 減緩流動使用的一些形態學性狀和基因
32.4.2 轉基因流動的化學減緩作用
32.4.3 需要有轉基因的減緩流動的一些特殊例子
32.5 結論性摘要
33 生物技術改良植物的智慧財產權
33.1 前言:在有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農業生物技術中,進行資本化運作的研究和開發
33.2 生物技術改良植物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33.2.1 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協定
33.2.2 在植物生物技術中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類型
33.3 農業生物技術的自主經營:這是生物技術改良植物產品從研究思路到商品化的必經之路
33.4 技術轉移作為一種手段來促進以生物技術為基礎的農業的發展
33.5 結論和未來的需要
33.6 致謝
34 生物技術改良植物的管理問題
34.1 前言
34.2 使一種農業生物技術產品商業化
34.3 監管框架
34.3.1 美國協調框架
34.4 前景
34.4.1 特產作物的管理援助:一種新的模式
34.4.2 標準化
34.5 結論
35 增加糧食生產和減輕貧困的前景:什麼樣的植物生物技術能夠切實履行,什麼樣的則不能
35.1 前言
35.2 目前的進展
35.3 下一代的發展
35.4 實際運用的障礙
36 在開發中國家中的農作物生物技術
36.1 前言
36.2 開發中國家的農業和食品:需要
36.2.1 供養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
36.2.2 營養不良和貧困
36.2.3 科技
36.3 轉基因作物目前的狀況
36.3.1 地理分布
36.3.2 作物、性狀和農民
36.3.3 未來和趨勢
36.4 在開發中國家中轉基因作物對經濟的影響
36.4.1 目前轉基因作物的主要影響
36.4.2 農場一級收益的實證研究
36.4.3 轉基因作物對貧困和貧富不均的影響
36.4.4 對農民收入的綜合影響
36.4.5 巨觀層面的影響
36.5 對健康的影響
36.5.1 對安全性的憂慮
36.5.2 生物強化營養的價值
36.5.3 轉基因作物生物強化營養的影響
36.5.4 減少與毒素、殺蟲劑和抗營養素的接觸
36.6 環境
36.7 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認可
36.7.1 不同地域有差別
36.7.2 影響人們接受轉基因食品的因素
36.8 監管制度
36.8.1 監管制度的重要性
36.8.2 不同地域有差別
36.8.3 監管的經濟學
36.8.4 前方的路
36.9 結論
36.10 致謝
英文索引
彩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