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野外實習指導(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植物學野外實習指導(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植物學野外實習指導》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學野外實習指導
  • 作者:張小卉,肖婭萍
  • 出版時間:2022年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684141
  • 類別:教材
  • 開本:16 開
  • 裝幀:鎖線膠訂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植物學野外實習是植物學教學中一個不可替代的環節,在實習中,學生能通過實踐運用所學知識去認識植物界,了解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學會採集和製作植物標本,培養野外工作的方法和能力,掌握鑑定植物的基本技能。秦嶺分布的植物種類豐富多樣,是植物學實習的絕佳地區之一。本書為秦嶺生物學野外綜合實習基地指導叢書之一,首先,介紹了秦嶺實習地的概況、安全常識、標本的採集與製作、實習內容等;其次,詳細介紹了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等各大類群的特徵、常見科的識別(包括部分常見科的分屬、分種檢索表)及代表植物;後,附錄部分為各類群分科檢索表及實習地常見植物名錄。書中共附有近600張圖片,包括花的形態、花的解剖圖,以及繪製的分類學特徵圖。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實習地的基本概況 1
第一節 秦嶺山區的自然概況 1
第二節 秦嶺山區植被類型及分布特點 2
一、海拔800~1000 m及其以下的植被基帶 3
二、落葉櫟林帶 3
三、樺木林帶 4
四、針葉林帶 4
五、高山灌叢草甸帶 4
第三節 實習地寧陝縣旬陽壩的基本概況 4
一、旬陽壩概述 4
二、自然特徵 5
三、植物資源 6
四、自然景觀 7
五、實習地地理位置與實習路線 8
第二章 野外實習注意事項和安全知識 9
第一節 野外實習注意事項 9
一、野外實習應遵循的紀律 9
二、帶隊教師的注意事項 9
三、學生的注意事項 9
第二節 常規藥品 10
第三節 野外意外傷害及處理方法 10
一、自然災害 10
二、危險動植物 11
三、意外與傷病 13
第三章 標本的採集與製作方法 16
第一節 採集工具 16
第二節 固定液的配製 17
一、FAA固定液 17
二、FPA固定液 17
三、鉻酸-乙酸固定液 18
第三節 植物標本的採集、保存和臘葉標本的製作 18
一、大型高等真菌 18
二、地衣 19
三、苔蘚植物 20
四、蕨類植物 20
五、種子植物 21
第四章 植物學野外實習的準備和內容 25
第一節 植物學野外實習的準備 25
第二節 植物學野外實習的內容 25
一、野外觀察及標本採集 25
二、物種的識別和鑑定 26
三、熟悉實習地常見科的識別特徵 27
四、考核(植物識別) 27
五、科研小項目 27
第五章 大型高等真菌 29
第一節 大型高等真菌的特徵和主要分類依據 29
一、子實體和子實層 29
二、傘菌類子實體的形態結構 29
三、生態習性 31
第二節 秦嶺常見的大型高等真菌 31
一、子囊菌 31
1. 麥角菌科(31)
2. 盤菌科(32)
3. 肉杯菌科(32)
二、擔子菌 32
1. 木耳科(32)
2. 珊瑚菌科(33)
3. 韌革菌科(33)
4. 多孔菌科(33)
5. 靈芝科(33)
6. 小皮傘科(34)
7. 白蘑科(34)
8. 鬼傘科(34)
9. 灰包科(34)
10. 地星科(34)
11. 鳥巢菌科(35)
12. 側耳科(35)
第六章 地衣 37
第一節 地衣的特徵及其生境 37
一、地衣的基本生長型 37
二、地衣體上的常見附屬物 37
三、地衣的子實體 38
四、地衣的生境 38
第二節 秦嶺常見的地衣及分屬檢索表 38
一、秦嶺常見的地衣 38
二、地衣分屬檢索表 40
第七章 苔蘚植物 42
第一節 苔蘚植物的特徵及分類依據 42
一、苔綱、蘚綱和角苔綱的分類依據 42
二、苔蘚的分布和生活習性 43
第二節 苔蘚植物的觀察方法 44
一、野外觀察 44
二、實驗室觀察 44
第三節 秦嶺常見的苔蘚植物 44
一、苔綱 44
1. 瘤冠苔科(44)
2. 地錢科(44)
二、蘚綱 45
1. 葫蘆蘚科(45)
2. 真蘚科(45)
3. 珠蘚科(45)
4. 塔蘚科(45)
5. 羽蘚科(46)
6. 萬年蘚科(46)
7. 青蘚科(46)
8. 孔雀蘚科(46)
9. 金髮蘚科(46)
第八章 蕨類植物 47
第一節 蕨類植物的特徵及主要分類依據 47
一、蕨類植物體(孢子體)的營養器官 47
二、蕨類植物的無性生殖器官(孢子囊) 49
三、蕨類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配子體) 50
第二節 蕨類植物的觀察方法 50
第三節 秦嶺常見的蕨類植物 51
1. 石杉科(51)
2. 卷柏科(51)
3. 木賊科(52)
4. 瓶爾小草科(54)
5. 陰地蕨科(54)
6. 紫萁科(55)
7. 姬蕨科(碗蕨科)(55)
8. 蕨科(56)
9. 鳳尾蕨科(56)
10. 中國蕨科(57)
11. 鐵線蕨科(58)
12. 裸子蕨科(59)
13. 蹄蓋蕨科(61)
14. 鐵角蕨科(62)
15. 金星蕨科(63)
16. 球子蕨科(64)
17. 岩蕨科(65)
18. 鱗毛蕨科(65)
19. 水龍骨科(67)
20. 劍蕨科(70)
21. 苹科(71)
22. 槐葉苹科(71)
第九章 裸子植物 72
第一節 裸子植物的特徵和主要分類依據 72
一、裸子植物的生物學特徵 72
二、裸子植物的主要分類依據 72
第二節 裸子植物的觀察方法 74
一、莖分枝方式 74
二、習性 74
三、球果特徵 74
四、球果狀態 75
五、種鱗和苞鱗癒合程度 75
六、葉形及數量 75
第三節 秦嶺常見的裸子植物 75
1. 銀杏科(75)
2. 松科(76)
3. 柏科(77)
4. 杉科(78)
5. 三尖杉科(78)
6. 紅豆杉科(78)
第十章 被子植物 80
第一節 被子植物的特徵和主要分類依據 80
一、被子植物的生物學特徵 80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依據 80
第二節 被子植物的觀察方法 94
一、生境觀察 95
二、植物習性和整體特徵觀察 95
三、植物器官特徵的觀察及標本採集 95
四、植物圖片的拍攝和野外採集記錄 95
第三節 秦嶺常見的被子植物 96
一、雙子葉植物綱 96
1. 八角科(96)
2. 五味子科(96)
3. 馬兜鈴科(97)
4. 金粟蘭科(98)
5. 木蘭科(98)
6. 樟科(99)
7. 三白草科(100)
8. 毛茛科(100)
9. 小檗科(104)
10. 木通科(105)
11. 罌粟科(106)
12. 領春木科(107)
13. 清風藤科(107)
14. 水青樹科(107)
15. 連香樹科(107)
16. 金縷梅科(108)
17. 杜仲科(108)
18. 榆科(108)
19. 桑科(108)
20. 蕁麻科(109)
21. 胡桃科(110)
22. 殼斗科(111)
23. 樺木科(111)
24. 楊柳科(112)
25. 蓼科(112)
26. 商陸科(114)
27. 石竹科(114)
28. 藜科(117)
29. 莧科(117)
30. 獼猴桃科(117)
31. 杜鵑花科(117)
32. 鹿蹄草科(117)
33. 山礬科(118)
34. 椴樹科(118)
35. 錦葵科(118)
36. 大風子科(119)
37. 旌節花科(119)
38. 堇菜科(119)
39. 葫蘆科(119)
40. 秋海棠科(121)
41. 十字花科(121)
42. 海桐花科(124)
43. 景天科(124)
44. 虎耳草科(125)
45. 薔薇科(127)
46. 豆科(132)
49. 冬青科(139)
52. 桑寄生科(140)
55. 大戟科(140)
58. 胡頹子科(141)
47. 牻牛兒苗科(137)
50. 衛矛科(139)
53. 蛇菰科(140)
56. 鼠李科(141)
59. 鳳仙花科(141)
60. 芍藥科(毛茛科芍藥亞科)(143)
62. 藤黃科(143)
63. 瑞香科(144)
65. 苦木科(146)
66. 楝科(146)
68. 馬桑科(147)
69. 省沽油科(147)
71. 槭樹科(148)
72. 七葉樹科(148)
74. 五加科(149)
75. 傘形科(150)
77. 山茱萸科(四照花科)(153)
79. 龍膽科(154)
82. 花荵科(158)
85. 木犀科(159)
88. 玄參科(164)
91. 狸藻科(169)
94. 茜草科(170)
97. 川續斷科(173)
80. 蘿藦科(156)
83. 紫草科(158)
86. 唇形科(160)
89. 苦苣苔科(168)
92. 茄科(169)
95. 忍冬科(171)
98. 桔梗科(173)
48. 旱金蓮科(139)
51. 檀香科(139)
54. 酢漿草科(140)
57. 葡萄科(141)
61. 山茶科(143)
64. 柳葉菜科(145)
67. 漆樹科(146)
70. 無患子科(147)
73. 芸香科(148)
76. 八角楓科(152)
78. 報春花科(153)
81. 旋花科(157)
84. 馬鞭草科(159)
87. 透骨草科(164)
90. 車前科(169)
93. 馬錢科(170)
96. 敗醬科(172)
99. 菊科(175)
二、單子葉植物綱 181
1. 澤瀉科(181)
4. 香蒲科(182)
7. 天南星科(185)
10. 百合科(187)
13. 美人蕉科(192)
16. 蘭科(193)
2. 眼子菜科(181)
5. 禾本科(182)
8. 鴨跖草科(186)
11. 薯蕷科(191)
14. 芭蕉科(192)
3. 棕櫚科(181)
6. 莎草科(184)
9. 燈心草科(187)
12. 鳶尾科(191)
15. 姜科(192)
主要參考文獻 195
附錄 19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