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森林生物群體的物質生產、能量貯備及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所表現的價值。森林的水平分布廣、占有空間大、成分複雜、結構穩定。與其他植被相比,森林固定太陽能的效率最高,生產率和生物量最大。森林生物通過生理代謝、生化反應、物理和機械作用,既調節、制約和改善林內的環境條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與森林相近的其他生物群落和生態環境。
內容
包括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3個方面。
經濟效益
也稱直接效益。即主要提供下列物質和能源的效益:①
木材。森林的主產品。可製作原木、板方材、三板材(
纖維板、
膠合板、
刨花板)和削片,用於建築、車輛、船舶、枕木、礦柱、造紙和家具製造等。 ②能源。每立方米木材可產生熱量約1670萬千焦。世界每年作為薪炭燃燒而耗費木材約有12億立方米,占世界木材總產量46.9%。在開發中國家,薪炭能源占總能源的比重達84.7%。現在有的國家正試驗從
森林植物中提鍊石油,以解決能源危機。③食物。林木種子可用作油料資源的有
核桃、
花椒、
油茶、
油橄欖、
油棕等;可作為食品的有
板栗、
棗、
柿、
榧子、
松子等。從植物枝、乾、葉中還可提煉食用澱粉、維生素、糖等。林副產品中
蘑菇、猴頭、
木耳、
銀耳等都是佳肴珍品。森林中的鳥獸、兩棲、爬行類等狩獵資源占陸生動物資源的絕大多數,出產大量肉、 皮、毛、羽、骨、蛋、 角等。④化工原料,如松脂、單寧、
紫膠、芳香油、橡膠、生漆等(見
林產化學加工)。⑤醫藥資源。
藥用植物如刺五加、毛冬青、
人參、
靈芝、豬苓、平貝母、冬蟲夏草以及來源於動物的熊膽、鹿茸、麝香、五靈脂等都是名貴中藥。20世紀70年代已從喜樹、三尖杉等提煉出抗癌藥物。⑥物種基因資源。生存於森林中的生物種類甚多,其中有不少屬於珍稀或瀕危種類。
此外,森林還可為多種科學研究,如遺傳、進化、生態和水文研究等提供科研材料或基地。
生態效益
由於森林環境(生物與非生物)的調節作用而產生的有利於人類和生物種群生息、繁衍的效益。主要包括:①調節氣候。濃密的林冠阻擋
太陽輻射,使林內呈現巨大的溫室效應。與無林地相比,冬暖夏涼、夜暖晝涼,溫差較小,有利於林下植物生長和動物棲息。在生長季節,森林強大的蒸騰作用有助於消耗熱能而使溫度下降;空氣濕度的增加,則易形成霧淞、露、霜等水平
降水;同時對垂直降水也有一定影響。②涵蓄水源、保持水土(見
森林水文作用)、防風固沙。森林的覆蓋、截留降水作用, 使土壤免於雨水濺擊和地面徑流的沖刷。而降水滲透到地下,變成緩慢的地下徑流,既有利於削弱洪峰水量,又利於森林水分、土壤的保存。③減少旱災、洪災、蟲災等自然災害。夏季森林使地面溫度降低,空氣垂直溫差變化減少,上升氣流速度減弱,因而還可削弱形成雹災的條件。④改良土壤。枯枝落葉層經微生物分解變為有機質而增加了
土壤肥力。
關於森林製造氧氣的功能,有一點必須說清楚: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會產生
氧氣,植物的
生態價值,對
碳原子只有暫時的固定作用..........因為所固定的這些碳原子最終都會被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或者被燃燒......
社會效益
表現為森林對人類生存、 生育、 居住、活動以及在人的心理、情緒、感覺、教育等方面所產生的作用。社會效益難與生態效益截然分開。如降水經森林土壤滲透過濾,水中所含有毒物質如砷、汞、鉛和氰、氯、氟等化合物以及病菌被阻滯在土壤里。森林通過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林冠枝葉表面吸附灰塵和有毒微粒,吸收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氟化物、氯氣等,都有助於消除污染,有益人體健康。森林植物的
葉、芽、
花、果能分泌具有芳香揮發性的殺菌素,有的森林植物釋放氧離子,都可殺死細菌。因此森林常成為療養的理想場所。此外,枝葉樹幹對聲波阻擋吸收作用還有利於消除噪聲。森林所具有的優美的林冠,千姿百態的葉、枝、花、果,以及隨季節而變化的絢麗多彩的各種顏色,還可為人們提供遊憩的場所和陶冶性情的環境條件。
特點
森林是最豐富的物質、 能量、 信息資源庫。它為人類提供的各種直接效益(經濟效益)和間接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森林的存在,在地質史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處於陸地植物群落演替進化的頂極階段;森林的個體生長發育時間也很長,如有的喬木可達數十年、 幾百年、 甚至上千年。所以森林的效益是相對穩定的。但效益的大小、 強度、範圍和深度則依森林生物群體的數量、年齡、質量、分布、代謝功能、每一個生物成分的地位以及環境不同而有變化。森林生物(包括建群樹種、伴生植物和動物)只有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其種群數量、分布結構、年齡結構和質量結構等都處於最佳狀態時,才能發揮出最高的效益。這種狀態一旦遭到人為(過伐、錯誤的經營方式等)或天災(雷火、地震、火山爆發等)的破壞,其效益必然下降。森林效益還表現出整體性和多種效益之間的相關性。森林作為一個具有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的生態系統,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巨大而完善的整體。因此森林的各種效益也都是其整體效益的一個側面,並且總是同時得到發揮的。一種效益消失,常伴隨著另一種相關效益的消失或削弱。因此如把森林僅作為掠奪木材的對象,就會破壞森林的其他動、植物資源,降低經濟效益,其生態效益也隨之消失(見
森林生態系統)。
利用和研究
人類對森林效益的利用有悠久的歷史。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
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僅限於對木材的簡單再加工和手工業生產。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以後,隨著對木材需求量的增加,
森林採伐運輸工業迅速發展,
木材加工、林產化學加工也得到相應發展。但同時,森林的大面積採伐,又導致生態失調,
水土流失,沙化面積擴大,水、旱災時有發生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的產生。這些問題迫使人們把過去單純採伐木材的經營方針轉變為注重整體效益,實行多功能、高效益的永續利用的經營方針,以求在不破壞森林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與此相適應對森林效益利用的研究也更趨全面。現在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森林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發展,森林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定量分析和模型設計,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研究及模型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