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有機碳的空間累積機制與計量

森林土壤有機碳的空間累積機制與計量

《森林土壤有機碳的空間累積機制與計量》是2017年05月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耀武、賀春玲、田華禹、黃志霖、曾立雄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森林土壤有機碳的空間累積機制與計量
  • 作者:田耀武、賀春玲、田華禹、黃志霖、曾立雄等
  • 出版時間:2017年5月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ISBN:9787503878961
  • 類別:圖書>農業/林業>林業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田耀武、賀春玲、田華禹、黃志霖、曾立雄等編 *的《森林土壤有機碳的空間累積機制與計量》系統 地總結了全球土壤有機碳儲量、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 、森林土壤有機碳空間分布及計量等方面*前沿的學 術成果。結合作者長期對三峽庫區蘭陵溪流域森林土 壤碳的長期監測,提出了該流域土壤容重與土壤有機 碳的回歸關係模型,農地造林的土壤有機碳的累積及 平衡機制,評估了該流域土壤有機碳存儲量與固定速 率的機制構建森林生態系統土壤有機碳的垂直分布模 型,並套用於不同氣候帶的4個林場、蘭陵溪流域以 及河南省三級林業區劃區任意深度土壤有機碳的計量 。

圖書目錄

第1篇 森林土壤有機碳第1章 土壤有機碳 1.1 土壤有機質與土壤有機碳 1.2 森林生態系統碳庫 1.3 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與全球氣候變化第2章 森林土壤容重與土壤有機碳的關係 2.1 研究流域與研究方法 2.2 SOC-SOM轉換係數 2.3 BD-SOM的回歸關係 2.4 BD-SOC的回歸關係第2篇 森林土壤有機碳的累積第3章 土壤有機碳與環境因子的回歸關係 3.1 研究流域概況 3.2 調查樣地的設定 3.3 土壤樣品採集及分析 3.4 數據分析 3.5 蘭陵溪流域土壤有機碳分布及主要環境因子的變化 3.6 土地利用對土壤有機碳含量的影響 3.7 土壤有機碳含量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 3.8 土壤有機碳密度與環境多因子回歸第4章 土壤有機碳與土壤激發效應 4.1 土壤微生物與土壤激發效應 4.2 土壤化學計量與土壤激發效應 4.3 根系與土壤激發效應 4.4 莎草誘導的土壤有機碳的激發效應第5章 經營管理與土壤碳的固定 5.1 氣候變化對森林土壤碳庫儲量的影響 5.2 土壤結構對森林土壤碳儲量的影響 5.3 森林更新對土壤碳儲量的影響 5.4 樹種對土壤碳儲量的影響 5.5 施肥對土壤碳儲量的影響 5.6 土壤呼吸與土壤碳儲量第6章 農地退耕後榿木林地土壤碳的累積 6.1 實驗設計 6.2 植物6Bc值的變化 6.3 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團聚體組分比重的影響 6.4 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有機碳密度的影響 6.5 土壤團聚體組分SOC中6”c值的變化 6.6 土壤團聚體組分土壤有機碳含量與密度的變化第7章 退耕草地土壤有機碳密度的空間分布及動態變化 7.1 實驗設計 7.2 指標測定 7.3 土壤有機碳密度的年動態 7.4 土壤有機碳密度的層動態 7.5 土壤有機碳的空間分布與累積速率 7.6 土壤有機碳密度的平衡 7.7 土壤有機碳密度的動態 7.8 土壤有機碳密度的空間格局動態變化第8章 三峽庫區植被種類與凋落物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 8.1 實驗設計 8.2 SOC量的變化 8.3 根生物量的變化 8.4 土壤SOC中δ13C值的變化 8.5 SOC增量與F值的關係 8.6 土壤剖面SOC遷移轉化第9章 林分土壤碳的積累動態 9.1 實驗設計 9.2 成熟林地和農地土壤碳和氮含量 9.3 退耕后土壤碳和氮密度的變化 9.4 退耕后土壤性質的變化 9.5 退耕地土壤碳和氮固定潛力 9.6 土壤質地對土壤碳和氮的積累 9.7 退耕后土壤碳輕質組分和惰性組分的變化第10章 外氮、磷、硫養分添加對森林重組有機質的影響 10.1 實驗設計 10.2 凋落物腐殖質化率與營養液的製備 10.3 土壤培育 10.4 數據處理 10.5 森林凋落物與土壤細粒有機質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徵 10.6 土壤細粒有機碳含量的動態變化 10.7 土壤細粒有機碳在整個培育期間的增量、增幅與轉化率 10.8 土壤細粒有機碳含量的動態及凋落物腐殖質化率 10.9 森林土壤氮磷養分的調控第3篇 森林土壤碳的計量第11章 土壤有機碳計量方法 11.1 計量的概念 11.2 森林土壤碳計量方法 11.3 土壤有機碳模型第12章 森林土壤有機碳的垂直分布 12.1 土壤有機碳垂直分布的研究意義 12.2 土壤有機碳垂直分布的研究方法 12.3 深度分布分析 12.4 土壤有機碳的深度分布影響因素第13章 森林土壤有機碳垂直分布模型 13.1 垂直分布模型構建的方法 13.2 垂直分布模型構建的結果 13.3 垂直分布模型的驗證 13.4 垂直分布模型討論第14章 不同氣候帶內土壤有機碳深度分布模式 14.1 不同氣候帶內森林土壤有機碳深度分布模型的構建 14.2 SOC的深度分布模型 14.3 調試期模型模擬能力 14.4 模型驗證期模擬能力評估 14.5 森林土壤有機碳密度值的估算 14.6 模型的局限性第15章 河南省森林生態系統土壤有機碳儲量及其空間分布格局 15.1 河南省林業發展三級區劃 15.2 土壤取樣與有機碳密度的測定 15.3 森林土壤有機碳密度的深度分布模型的構建 15.4 模型模擬效果評估 15.5 土壤有機碳儲量的估算 15.6 土壤有機碳的深度分布 15.7 土壤有機碳儲量的深度分布格局 15.8 河南省森林土壤有機碳儲量的估算 15.9 林區土壤有機碳的空間分布格局 15.10 土壤有機碳深度分布模型的適用性 15.11 任意深度土壤有機碳儲量的計量第16章 森林土壤有機碳研究展望 16.1 土壤碳固定速率的精確估算 16.2 碳氮過程的耦合機制 16.3 氣候變化對森林土壤碳儲量及碳固定速率的影響 16.4 區域森林土壤碳匯功能的評估參考文獻附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