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 : 性質和作用》是198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姆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森林土壤 : 性質和作用
- 作者:阿姆森(K.A.Armson)
- 譯者:林伯群、周重光
- 出版時間:1984年10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書號:130312667
《森林土壤 : 性質和作用》是198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姆森。
《森林土壤 : 性質和作用》是198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姆森。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豐富,緊密結合林業生產實際,主要包括森林土壤的物理性質(土壤質地、結構、孔隙、顏色、溫度、通氣性)、森林土壤有機質、土壤水分、土壤化學、土壤肥力、土壤分類及土壤調查等;後六章專題介紹與林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土壤問題,...
1.1 森林土壤及肥力的基本概念 1.1.1 森林土壤 1.1.2 森林對土壤形成的影響 1.1.3 森林土壤肥力 1.2 森林土壤的作用與功能 1.2.1 森林土壤在林業生產中的作用 1.2.2 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1.2.3 森林土壤的生態環境功能 1.3 森林土壤學的發展概況與發展趨勢 1.4 ...
森林土壤是指那些被森林所覆蓋的林地土壤,以及那些曾經被森林覆蓋、後又變為荒漠化或鹽鹼地等區域的土壤。森林土壤學科是新中國成立後新興起來的一門林學和土壤學之間邊緣分支學科,它是以土壤學科系統的先進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研究森林土壤的形成、分布、性質變化及其與林木生長關係,解決林業生產及不良立地條件森林...
《中國森林土壤》一書是我國建國以來森林土壤研究的總結,是我國第一部系統反映有關森林土壤方面的專著。全書共分十六章,在總論中,主要論述了我國森林土壤形成條件,森林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森林土壤分類與分布。第一章至第十六章重點地對我國主要天然林區的森林土壤形成條件,森林土壤分區與分布,森林土壤基本性質,...
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是發展農業和保持良性生態循環的基礎和前提。基本特點 整體性 各種資源在生物圈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構成完整的資源生態系統,雖然為了進行研究或是從利用的角度出發,我們經常用土壤資源甚至是土壤資源中的一個部分作為研究的對象。例如,砍伐森林,不僅直接改變林木和植物的狀況,同時必然要引起...
包括褐土、黑壚土和灰褐土,這類土壤在中性或鹼性環境中進行腐殖質的累積,石灰的淋溶和澱積作用較明顯,殘積一澱積粘化現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現。褐土 又稱褐色森林土,分布於中國暖溫帶東部半濕潤、半乾旱地區,形成於中生夏綠林下,其特點為腐殖質層以下具褐色粘化層、風化度低,二氧化矽/氧化鋁比值3.0~3.5,...
《西北地區外來和鄉土樹種的森林土壤性質比較》是依託蘭州大學,由曹靖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外來物種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不僅表現在改變一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結構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影響了該生態系統賴以生存和支撐的土壤性質,從而使健康和穩定的原始自然生態系統難以恢復和重建。過去外來物種對土壤及...
東北地區大興安嶺東坡、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等地。 中溫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冬季寒冷而漫長,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是溫帶針闊葉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土壤呈酸性反應,它與棕壤比較,表層有較豐富的有機質,腐殖質的積累量多,是比較肥沃的森林土壤,寒棕壤 大興安嶺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寬南面...
《遼東地區不同營林措施對土壤特性的影響及其作用過程研究》利用遼寧省森林經營研究所的多年固定標準地,在已撫育間伐近22年的紅松林內和撫育問伐近12年的雜木林及柞樹林內設定樣地,分別代表人工林和天然林這兩種遼東林區的主要林種,並系統地研究了試驗地區林分的生物量、枯枝落葉性質、分解規律和對土壤作用...
土壤物理性質 土壤物理性質(soil physical property)是2016年公布的林學名詞。定義 由物理因子引起的土壤特性、過程和反應,並能用物理術語和方程描述的性質。出處 《林學名詞》第二版。
如中國除森林土壤和高山土壤外,自然植被下的土壤,以東北黑土有機質含量為最高。由此向西延伸,按黑土-栗鈣土、棕鈣土-灰鈣土的順序逐步降低;由黑土帶向南推進,則按黑土-暗棕壤(和白漿土)-棕壤-褐壤、黃棕壤的序列漸次減少。耕地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雖深受人為因素(施肥、耕作、灌溉)和土壤質地的影響,但...
(4)林木不斷發展的根系,穿插交織著土壤,牢固地團聚土塊,改良了土壤,使森林生長茂盛,更好地發生它的作用。主要特點 (1)太陽輻射和日照時數比空曠地區少。因為陽光投射到林冠時,有一部分被反射,大部分被吸收,僅有一小部分透過林冠到達林內,且強度和性質都發生了變化。(2)森林內氣溫變化和緩。白天林內...
1、乾旱的殘落物腐殖質積累過程:乾旱森林與灌木草原的殘落物在其腐解與腐殖質積聚過程中有兩個突出特點。第一是殘落物均以乾燥的落葉而疏鬆地覆於地表,以機械摩擦破碎和好氣分解為主,所以積累的土壤腐殖質少,腐殖質類型主要為胡敏酸,第二是殘落物中含CaO量豐富,如殘落物中的CaO含量一般可高達20~50g/kg ...
土地是由氣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質、生物及人類活動的結果所組成的綜合體,土地資源各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構成完整的資源生態系統。人類不可能改變一種資源或資源生態系統中的某種成分,而同時能使周圍的環境保持完全不變。例如我們採伐山地的森林,不僅會直接改變林木和植物的狀況,同時必然要引起土壤和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