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棘銀斧魚
- 拉丁學名:Argyropelecus aculeatus
- 目:巨口魚目
- 科:褶胸魚科
特徵:,習性:,分布:,附記:,棲息環境,漁業方法,
特徵:
頭與軀幹相當高,體甚側扁,尾部逐漸變細。兩頜齒細小且為錐狀犬齒。眼睛比例大。鰓孔寬大,鰓耙發達。D 9;P 6;V 9-11;A 10-13;GR 14-16;脊椎骨34-36。具一由7個背鰭上神經骨特化而成的大型背刀,背刀上棘具許多突起,且連線的薄膜背側有鋸齒狀邊緣,高度約等於寬度。腹部發光器鱗片延長形成腹棱脊,其上有小棘,黑色色素分布在發光器周圍,並且延伸布滿第5-7個的發光器鱗片的腹緣;臀前發光器鱗片腹緣有棘;尾下發光器每個發光器上有2-3個小棘,尾下發光器前,有似發光器的部份亦有許多小棘分布。後顳骨棘1,粗短;後腹棘2,兩棘幾乎相等,左側棘往外並往前腹側延伸,右側棘往外並往後腹側延伸;前鰓蓋骨棘2。前頜骨、上頜骨、齒骨皆有向內彎之犬齒,左右前頜骨及齒骨各有一特別較大向內彎之犬齒。體表為銀色,體側黑色素分布在身體的背側邊緣、尾柄邊緣及各發光器周圍,另背刀下方有一寬圓凸黑色塊。
習性:
白天集中在300~600公尺海域,晚上上升至100~300公尺活動。在黃昏覓食,肉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
分布:
世界三大洋的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及東部海域。
附記:
可食用魚,或作為魚餌。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
漁業方法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