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建設路國小

棗莊市建設路國小

棗莊市建設路國小是市、區兩級政府於1996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一所標準較高的國辦城市國小,占地面積20000餘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學校現有30個教學班,近2000名學生,教職工97人。自建校以來,該校緊緊圍繞“創齊魯一流名校,鑄基礎教育精品”的學校願景,努力踐行“讓學生享受教育,讓教師體驗幸福,讓家長收穫希望”的辦學理念,全力打造人文校園、書香校園、活潑校園、和諧校園。

棗莊建設路國小率先在全國開創將普通兒童與特殊教育的殘障兒童一個校園的先進教學理念,實現普通兒童與殘障兒童和諧牽手,無歧視、互關愛,這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先進的管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值得像全國進行推廣學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棗莊市建設路國小
  • 創辦時間:1996年9月
  • 占地面積:20000餘平方米
  • 學班:30個教學班
近幾年,該校領導深刻認識到校園信息化建設對於學校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感受到校園信息化對於學校教育教學巨大的促進作用,緊緊抓住創建“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化學校”的契機,開源節流、多方籌措資金,不斷加大資金投入,使該校的硬體設施上升了很大的台階。同時,該校進一步完善了教育教學信息化的規章制度,將信息化的理念融入到了學校的日程工作中,使該校的教育教學信息化水平在全市進入前列。
1.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
該校是按照省級一類標準設計並建造的,除三十口標準教室之外,還配有二十二口專用功能教室及配套設備。其中有兩個微機室、一個語音室、三個多媒體教室。但是,學校領導班子不滿現狀,未雨綢繆、高瞻遠矚、與時俱進,每年都有計畫、有步驟地及時補充或更新一批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以滿足不斷發展的教育教學的需要。尤其近三年,該校累計投資200多萬元,辦成了幾件大的項目,使基礎環境施捨建設上一個大台階,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
(1)“一人一機”
以前,由於辦學經費的限制,學校的老師們只能以辦公室為單位,共同使用一台電腦。學校領導認識到,這樣的配置標準已很難提升學校的信息化水平。於是,在2009年12月,該校多方籌措資金30多萬元,為每位老師配備了名牌筆記本電腦——THINKPAD。300G的硬碟、2G的記憶體完全可以滿足老師教學工作的需要。同時,學校從安全和方便使用的角度,還為每個老師準備了筆記本電腦存放櫃,派專人負責管理。
(2)“班班通”
學校經過多方考察,精心設計,建成了三網合一的“班班通”。在全校所有教室內,配備了55英寸的液晶電視作為螢幕,自己設計的操控台和高分辨的視頻實物展示台。每個教室內都接入了有線電視、校園廣播和網際網路,實現了語音、視頻和網路的“三網合一”,可以讓非常方便地進行多媒體教學。
為了更好地豐富該校“榜樣育人”的育人模式,拓寬育人環境,更好地利用社會育人資源,該校把原來的紅領巾廣播站進行了升級,創建了具有專業水準的校園電視台。電視台的小主持人在老師的指導下,收集學校各方面的活動和學生的言行舉止等情況,然後加上解說、評論,製成一期期的節目;最後通過有線電視網路向學生播放。同時,利用電視台還可以展示學生的特長,為老師做錄像課,開展各種知識講座和培訓,很好地促進了校園信息化的建設。
(4)校園監控系統
為了落實學校“嚴、細、實、恆”的管理理念,更好地保護學校師生的人身安全,該校的學校在全校的各個角落安裝了31個高解析度的攝像頭,建成了覆蓋整個校園的安防監控系統。這套系統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為校園安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5)校園網路系統
該校在2005年就組建了校園信息中心,先後購置兩台浪潮伺服器存放數據資料,並通過光纖接入教育城域網,建成學校入口網站。隨著學校計算機不斷增多,原有的校園網路已經不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為此,該校重換了多台交換機,並在每個辦公室安裝了無線交換機,以方便老師們上網查閱資料的需要。同時,還為學校信息中心更換了一台配置更高的“浪潮”伺服器,並建成學校入口網站和辦公區域網路各一套,通過校園區域網路,學校的各個處室可以給老師們傳送檔案、通知等資料,實現了校園無紙化辦公。
(6)校園教學資源庫
學校每年都要通過電子教材征訂的途徑,訂購符合省級統一標準的教學軟體,組建數位化校園平台,實現教學、科研、管理及服務的需要。這些教學軟體主要有k12教學資源庫、時代智囊資源庫、微盟積件備課系統、中教育星多媒體備課系統、校園信息化辦公軟體等二十多種平台系統軟體和素材資源,現購置的教學資源總容量在500G以上,有力地支持該校教育教學的需要。
2.採取多種措施,提高學校師生的信息化套用水平
目前,信息技術作為新一代教育教學的輔助手段,它在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套用也十分廣泛。但是,這項建設對我們廣大教師而言,還是一個新興事物,對學生來說,更是一個陌生的東西。所以,為了提高學校信息化教學的套用水平,讓學校廣大師生不斷提高套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素養,該校採取多種措施,有效地促進了校園信息化的建設工作。
1.整體規劃、統一管理、培養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為提高電教設備的利用率,避免出現電教設備的閒置現象,該校要求全體教師進行電子備課。具體要求是:每人至少負責一個單元的教案設計,包括每個課時的課件,單元負責人完成教案設計後,存放到校園區域網路上,其他老師下載後,並進行自己的修改,已達到自己的實際需要。
對於單元把關課,學校要求老師必須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公開展示;對於老師們的常規課,學校要求老師們每節課都必須使用多媒體上課,每天有兩名執勤領導進行檢查巡視,並將檢查的結果或存在的問題在學校周工作安排表上進行公布,督促老師們自覺使用多媒體教學。但為了照顧少數老教師,學校還規定:提倡老教師全部使用多媒體,但最少不能低於總課時的50%。學校還要求各科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對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的檢查,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將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化管理,每個學期學校都要對學生成長檔案進行檢查評比,並納入教師的量化考核。學校鼓勵教師進行網路教研活動,現在語文和數學科的教師,都能通過區教育局的信息中心,進行網路教研活動。其中,陳其輝、馮克珍等幾位老師還被評為網路教研優秀教師。
為進一步激發老師們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學校鼓勵教師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與信息技術有關的競賽活動,其中焦興格、劉長春、韓濤等教師,分別獲得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獎勵十幾人次。
2.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培養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創新意識
為培養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創新意識,我們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紮實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在此基礎上逐步掌握簡單的網路套用知識,讓學生學會利用網路查找學習信息。每個學期,學校都組織中、低年級學生進行打字、電腦繪畫比賽活動;在高年級進行網頁製作比賽活動。同時,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區、市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電腦作品比賽活動。在全市中國小電腦作品比賽中,該校的楊璞源、蒿碩、張贏文等同學分獲市級一等獎和區級二等獎。
另外,學校要求高年級學生每人都要在知名網站上建立自己的部落格,定期進行匯總通報每人的部落格情況;尤其是鼓勵有這方面特長的學生,自己設計製作網頁,選取比較好的,然後在學校網站上進行展示,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為了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積極、更生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我們還鼓勵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QQ部落格等免費網路平台,開展網上交流活動,培養學生利用網路環境進行學習的能力。
3.紮實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研究,促進學校向專業化發展
學校認真貫徹國家課程改革實施綱要,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在四、五、六年級每周開設兩節信息技術課,每學期對信息技術課進行一次全員檢測和一次技能抽測,並將檢測結果納入任課教師的量化考核。
學校還通過全區的城鄉互助共同體的平台,與西王莊鄉中心校進行教師交流活動,每學期都要至少派兩、三名學科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共同促進兩校信息技術套用水平的提高。其中韓濤、焦興格、劉長春等老師的論文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
學校建有自己的對外開放的入口網站,有校園風光、師生園地、德育天地、下載中心等十幾個欄目,內容十分豐富,網站由姚宏偉老師專門負責維護、更新。學校定期舉行學生網頁製作、微博比賽,使網站很好地成為學生、家長和學校交流的平台。
學校還利用網站開展教研活動,適時舉行專題研究,將研究專題製成專題網站。曾經製作的專題網站由實驗課題網站、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課件製作技巧網站、教師專業化發展網站等,很好地為學校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