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棕鼯鼠又叫赤鼯鼠、大鼯鼠,大飛鼠,紅色巨飛鼠等,體長360~480毫米,尾長330~425毫米,後足長68~75毫米。體重約600克。身體背面、皮翼、足和尾上面均呈閃亮赤褐色到暗栗紅色;頸背及體背面中間部分毛色較深暗;體腹面帶粉紅色或橙紅色,至皮
翼邊緣下面逐漸成為赤褐色,腹部兩側白色。耳殼後有少許黑色毛。眼周及頰部黑色,頦有1小褐斑。
顱骨寬短,其寬約為長的66.6%。吻部很短。顱骨上面前部至中部從側面看幾乎平直,後都略呈弧形。眶間凹陷。鼻骨前端盟顯比後端寬,其後端超出前頜骨後端,左右鼻骨外側比內側長,其後緣合成為弧形。眶上突前端有1凹刻。門齒孔狹短,長僅4毫米。齶後緣幾乎平直,中間無小尖突。
棕鼯鼠為體型較大的鼯鼠,尾長,一般呈圓柱形,有些較小種類的尾略扁。肢骨細長,有的肱骨遠端有l明顯內上髁孔,這種原始特徵在嚙齒類中是少見的。後肢腓骨甚為細長,但完整。前臂的骨也極其細長。腕部與小飛鼠之類一樣,有1根軟骨用以撐開滑翔皮翼前緣。顱骨構造似小飛鼠類,但較為粗大和結實。眶間凹陷明顯。顱骨骨縫有較早癒合的趨向。額骨和頂骨中線均消失。頂間骨和頂骨之間的骨縫亦不存在。齒式與小型種類相似。但第一小的上前臼齒位於第二大上前臼齒的前緣中間,後者齒冠面大小與第一和第二上臼齒的相似。第三上臼齒是頰齒中最小者。而下頜最小的即是第一枚頰齒。3枚下臼齒大小均相似。上臼齒齒冠結構與小飛鼠類有所區別;每一上臼齒齒冠均有前後2個橫嵴,而小飛鼠類最後臼齒僅有1前橫嵴而已。乳頭有3對。
註:棕鼯鼠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1500~2400米之間的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針葉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汶萊達魯薩蘭國、中國(四川,雲南)、印度(阿薩姆,比哈爾,喜馬偕爾邦,查謨喀什米爾,梅加拉亞邦,旁遮普,
北安查爾邦,北方邦,西孟加拉邦)、印尼(加里曼丹,
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沙巴,沙撈越)、緬甸、
尼泊爾、泰國。
生活習性
在樹洞中
營巢,一年四季均活動。晝間藏匿於樹洞,或
蜷縮在樹上,一般離地面20米以上,夜晚利用皮翼滑翔於樹間。覓食於針葉樹闊葉樹樹冠下部的樹枝間。主要以
水果、
堅果、嫩枝、嫩草為食。有時也吃昆蟲及其幼蟲。
生長繁殖
每年2~4月為鼯鼠交配期。母鼠懷孕後約75天生仔,每胎生1~3隻,1年1胎。小鼯鼠生下後,1個月睜眼,45天長全毛,3個月後自行覓食。在繁殖期間,母鼠可增餵用玉米煮成的漿糊,加少許白糖。小鼠自行尋食後,要與母鼠分開。成鼠的壽命約7~10年。要防止
貓、
黃鼠狼、
老鷹等天敵傷害。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 Petaurista petaurista grandis |
2. | | Petaurista petaurista hainana |
3. | | Petaurista petaurista lylei |
4. | | Petaurista petaurista miloni |
5. | | Petaurista petaurista nigra |
6. | | Petaurista petaurista rubicundus |
7. | | Petaurista petaurista rufipes |
種群現狀
棕鼯鼠在
廣東主要分布在粵北山區,廣東天井山場境內分布有一定數量的野生棕鼯鼠,通過保護區和林場的共同保護,種群數量逐年增多。但是,受2008年冰災影響,棕鼯鼠的棲息地受到嚴重破壞,可能會間接影響到它們的數量。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