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類岬蛛

棕類岬蛛

棕類岬蛛,Pronoides brunneus (Schenkel,1937),為節肢動物門、蛛形綱園蛛科類岬蛛屬的一種蜘蛛。雌蛛體長3.70一4.20厘米,雄蛛體長3.20厘米,主要分布在日本和中國華北、西北和西南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棕類岬蛛
  • 拉丁學名:Pronoides brunneus (Schenkel,1937)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螯肢亞門
  • 蛛形綱 Arachnida
  • 亞綱:柄腹亞綱
  • :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園蛛科
  • 亞科:棘腹蛛亞科
  • :類岬蛛屬
  • :棕類岬蛛
形態描述,雌蛛,雄蛛,地理分布,

形態描述

雌蛛

體長3.70一4.20。體長3.70者,頭胸部長1.55,寬1.20;腹部長2.50,寬2.40。兩眼列均後曲,前中眼略小於前側眼,後中眼大於前中眼和後側眼;中眼域後邊大於前邊,寬大於長。背甲黃褐色,邊緣及頸溝淺褐色。胸甲三角形,黃色,邊緣褐色。螯肢黃褐色。下唇、顎葉黃褐色,端部黃色。步足的腿節遠端至跗節黃褐色,其餘部分為黃色。
腹部卵圓形,前端肩部突起呈峰狀,兩肩突前面的中央有一褐色葫蘆形斑,後面為黃色,兩側有深黃色的斜向條紋。腹部腹面紡器的前面兩側各有一個三角形黃斑。外雌器的垂體舌狀,邊緣均勻加厚,納精囊圓球形,交媾管較細長,中段有一扭曲。

雄蛛

體長3.20。頭胸部長1.40,寬1.30;腹部長1.80,寬1.70。從背面觀察,兩眼列均後凹,後眼稍長於前眼列。中眼域隆起,前中眼位於額部的垂直面,背面觀看不到。前中眼間距小於前中側眼間距(0.10:0.18),後中眼間距小於後中側眼間距(0.18:0.23)。中眼域梯形,前邊小於後邊(0.25:0.35),寬大於長(0.35:0.25)。後中眼大於前中眼等於前側眼大於後側眼(0.10:0.08:0.08:0.05)。
背甲橙黃色,頸溝不明顯,在中窩之前、頸溝的稍前方有一“V”字形黃褐斑。中窩縱向。胸甲橙黃色,側緣略帶黑色素。螯肢黃色,亦有黑色素,前齒堤4齒,第3齒最大,後齒堤2齒。顎葉、下唇黃褐色。步足橙黃色,無環紋,具較粗的黃色刺。第1步足的基節腹面後側緣具一很弱的角狀小鉤。足式為:1,2,4,3。腹部近乎三角形,背面黃褐色,布密小黑色圈,前部的背中線兩側有一對縱向黃色條斑;中、後部有3對褐色肌痕,3對肌痕之間的腹部中央淺黑褐色。腹部腹面黃色,亦散布很多黑色小圈。紡器黃色。

地理分布

國外分布:日本
國內分布:中國(北京、山西、陝西、四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