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頸鷺(學名:Egretta rufescens):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68-82厘米,翼展116-124厘米,體重700-850克。雌雄同色。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有黑頭粉紅色的鳥喙。腿和腳藍黑色。兩性很相似。但有兩個羽毛顏色差別很大的亞種,一種成鳥身羽很暗,石板藍色,頭部和頸部是毛茸茸的紅色羽毛。另一種成鳥身體完全是白色羽毛。在交配期,雄性頭部的絲狀蓑羽突出,頸部和背部均有飾羽。
在水淺的秸稈區活動,最常運行的積極措施是使用自己的翅膀的陰影,以減少水的強光,而達到獵魚的目的。該鳥通常的呼聲是一種低沉嘶啞的喉音。以水種生物為食,包括魚、蝦、蛙及昆蟲等,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分布於位於美國、墨西哥、西印度群島以及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以北。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棕頸鷺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68-82厘米,翼展116-124厘米,體重700-850克。長腳,有粉紅色的鳥喙,喙尖黑色。下胸和腹部更淺。眼睛淡黃色。兩性很相似。但有兩種羽毛顏色差別很大的色型。
黑色型的成鳥體羽很暗,呈石板藍色,頭部、頸部和胸部是毛茸茸的紅色羽毛。翅膀下面比上面的部分蒼白。白色型的成鳥擁有全白羽毛。兩種色型的鳥喙和腿的顏色是相同,都是深黑藍色。
幼鳥有一個棕色的身體、頭部和頸部。在交配期,雄性頭部的絲狀蓑羽突出,頸部和背部均有飾羽。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雌雄同色。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
棲息環境
棲息在沿海水域、瀉湖、鹽沼、潮汐泥灘、紅樹林、鹹水和半鹹水區。
生活習性
棕頸鷺被認為是最活躍的鷺類之一,通常可以看到它們在水淺的秸稈區活動,相比其他蒼鷺和白鷺獵物更為積極。它最常運用的捕食技巧就是使用自己翅膀的陰影,以減少水的強光,而達到獵魚的目的,它們站在水中,翅膀張開圍成傘的形狀,然後將頭伸出探索著水面,而尖銳的喙靜等獵物的出現。也會常常在淺水中慢慢行走,尋找獵物。 當發現一小群魚時,會追逐它們,從這一邊跑到另一邊時,拍打著自己的翅膀,這些看起來像是一組迷人而優雅的舞蹈。該鳥通常的呼聲是一種低沉嘶啞的喉音。以水種生物為食,包括魚、蝦、蛙及昆蟲等,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
分布範圍
原產地: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遊蕩:巴拿馬、聖馬丁(法國部分)、維京群島。
繁殖方式
棕頸鷺的繁殖棲息地是熱帶沼澤。它們的領地經常與其他蒼鷺相雜,在樹上或灌木枝通用枝條築造淺巢。鳥巢通常位於沿海島嶼。這些鳥類用沙啞的嗓音求愛,它們一般是搖頭,在歡迎儀式後再追逐,隨後繞圈飛行。一系列的追逐動作通過頸部、背部的蓑羽和鳥喙表現,類似飄動的三色旗。每巢產卵3-4枚,卵呈青綠色無斑點。孵化持續約26天,由父母雙方共同孵化和餵食。幼鳥生長到一個月的年齡時,餵食次數減少,並且魚被放置在它們前面而不是直接放在它們的喉嚨中。幼鳥45後可以飛行,在大約9周后離開巢穴獨立生活。在3-4歲時達到性成熟。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
1 | 棕頸鷺加拿大亞種 | Egretta rufescens dickeyi | van Rossem, 1926 |
2 | 棕頸鷺指名亞種 | Egretta rufescens rufescens | Gmelin, 1789 |
種群現狀
棕頸鷺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一直因為自己美麗的羽毛而被獵殺,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大量地被用作食物。現代受到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破壞和喪失的威脅,這些是由於人類的住宅建設和商業發展而造成的。 這些干擾改變了該物種喜歡的沿海水域的鹽度,減少了食物資源。捕食者的獵殺也是造成物種數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保護行動正在進行中,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有39個棕頸鷺的繁殖區,其中有19個在保護區里(Palacios和Amador-Silva 2008)。 墨西哥加勒比海沿岸和美國南部都在對該物種進行保護研究,明確其在古巴、貝里斯和加勒比其他地區的數量狀況,監測種群以確定趨勢,識別對物種的威脅來源。在重點分成區實施捕食者控制。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