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頂樹鶯

棕頂樹鶯

棕頂樹鶯(學名:Cettia brunnifrons):小型鳥類,體長10-11厘米。頭部栗棕色;上體棕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較顯。下體污白,尾羽覆羽略帶棕色。指名亞種頭部栗棕,上體棕褐色;下體污白。滇西亞種頭頂羽色更淡且鮮亮,上體較淡,尤其鮮亮。虹膜淺褐色;上嘴淺黑色,下嘴肉黃色;腳肉白色;爪較暗。

棲息于海拔2200-4000米開闊森林下和林緣的杜鵑灌叢、竹叢中。結群活動。性活潑,常不停地突飛於灌叢間。食物主要是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分布於尼泊爾、不丹、印度(北部和阿薩姆邦)、緬甸、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棕頂樹鶯
  • 拉丁學名:Cettia brunniforns
  • 別稱:紅頭告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鶯科
  • 亞科鶯亞科
  • 樹鶯屬
  • :棕頂樹鶯
  • 亞種:3亞種 
  • 命名者與年代:Hodgson, 1845
  • 英文名稱:Rufous-capped Bush Warbler
  • 英文名稱:Grey-sided Bush-warbler
  • 英文名稱:Grey-sided Bush Warbler
  • 英文名稱:Grey-sided Bush-Warble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棕頂樹鶯前額、頭頂、頸栗棕色;上體羽毛逐漸變為棕褐色;翅與背同色;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較顯;自鼻孔,向後延伸至枕部的眉紋,呈淡皮黃色;自鼻孔,穿過眼睛向後延伸至頸部的貫眼紋,呈黑褐色。頭側、耳上覆羽灰褐色。下體:頦、喉、胸灰色;下體中央幾乎呈白色;兩脅、尾下覆羽,腿羽略帶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而雜有褐色。雌雄兩性羽色相似。
虹膜淺褐色;上嘴淺黑色,下嘴肉黃色;腳肉白色;爪較暗。
指名亞種頭部栗棕,上體棕褐色;下體污白;滇西亞種頭頂羽色更淡且鮮亮,上體較淡,尤其鮮亮。
大小量度:體重♂-g,♀-g;體長♂-mm,♀-mm;嘴峰♂-mm,♀-mm;翅♂-mm,♀-mm;尾♂-mm,♀-mm;跗蹠♂-mm,♀-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2200-4000米開闊森林下和林緣的杜鵑灌叢、竹叢中。冬季可遷徙至海拔2200米以下山腳灌叢、茶園和高草叢中。

生活習性

棕頂樹鶯是一種性膽怯、不易見到的鳥類,有時棲立於灌木頂部、岩石上發出叫聲,有時亦見其在灌叢的地面或在洞中爬找食物,遇到危險時即迅速地潛入到稠密灌叢中。在西藏,棕頂樹鶯棲於林下,結群活動。性活潑,常不停地突飛於灌叢間;鳴聲由2個截然不同的部分組成,開始發出"zhi-zhi”聲,很似柳鶯,接著轉為螽蟖擦翅所發的聲音。
食物主要是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中國西藏(南部偏東地區、昌都地區西南部)、甘肅(文縣)、四川(萬源、峨眉山以至西南部)、雲南(貢山、龍川江與怒江間山脈、麗江、怒江與瀾滄江間山脈)(留鳥)。
棕頂樹鶯分布圖棕頂樹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營巢于海拔2700-4000米林下灌木,離地面50厘米高的矮樹上。巢呈半球形,主要由草構成,內墊以羽毛。巢高17厘米,寬10厘米,開口於近頸部側面,口徑3.8厘米。每窩產3-5枚卵,一般為4枚。卵呈淡至深赤褐色,鈍端有深色環斑點。卵平均大小為17.9毫米×13毫米。雌鳥承擔主要孵化,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棕頂樹鶯(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Cettia brunnifrons brunnifrons
Hodgson, 1845
2
Cettia brunnifrons umbratica
E. C. S. Baker, 1924
3
棕頂樹鶯西喜馬拉雅山亞種
Cettia brunnifrons whistleri
Ticehurst, 1923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