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伯勞馬來亞種

棕背伯勞馬來亞種

棕背伯勞馬來亞種(Lanius schach bentet),棕背伯勞馬的亞種之一。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多單獨活動,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主要分布於馬來半島南部、蘇門答臘、爪哇島、婆羅洲東南部和小巽他群島(東至東帝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棕背伯勞馬來亞種
  • 拉丁學名:Lanius schach bentet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伯勞科
  • 伯勞屬
  • 命名者及時間:Horsfield, 1821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棕背伯勞馬來亞種是棕背伯勞的亞種之一。中型鳥類,體長23-28厘米。背棕紅色。尾長黑色,外側尾羽皮黃褐色。兩翅黑色具白色翼斑,額、頭頂至後頸黑色或灰色、具黑色貫眼紋。下體頦、喉白色,其餘下體棕白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夏季可上到海拔2000m左右的中山次生闊葉林和混交林的林緣地帶。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多單獨活動。常見在林旁、農田、果園、河谷、路旁和林緣地帶的喬木樹上與灌叢中活動,有時也見在田間和路邊的電線上東張西望,一旦發現獵物,立刻飛去追捕,然後返回原處吞吃。性兇猛,不僅善於捕食昆蟲,也能捕殺小鳥、蛙和嚙齒類。領域性甚強,特別是繁殖期間,常常保衛自己的領域而驅趕入侵者,當見人或情緒激動時,尾常向兩邊不停地擺動。

分布範圍

分布於馬來半島南部、蘇門答臘、爪哇島、婆羅洲東南部和小巽他群島(東至東帝汶)。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置巢於樹上或高的灌木上,距地高1-8米。巢呈碗狀或杯狀。營巢材料通常就地取材,主要由細枝、枯草莖、枯草葉、樹葉、竹葉以及其他植物纖維構成,內墊棕絲和細軟的草莖、鬚根。雌雄鳥共同參與營巢活動。每窩產卵3-6枚,通常4-5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淡青色、乳白色、粉紅色或淡綠灰色,被有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紅褐色斑點。雌鳥孵卵,孵化期12-14天,雄鳥在雌鳥孵卵期間承擔警戒任務和覓食餵雌鳥。雛鳥晚成性,雌雄雙親共同育雛,並竭力保護它們的覓食領域。留巢期13-14天,幼鳥離巢後的最初幾天,親鳥仍給以餵食,並一直在領域內活動達1-2個月之久,然後離開。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