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三趾翠鳥

棕背三趾翠鳥

棕背三趾翠鳥,鳥綱佛法僧目翠鳥科三趾翠鳥屬,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棕背三趾翠鳥
  • 拉丁學名:Ceyx rufidors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突胸總目
  • :翠鳥科
  • :三趾翠鳥屬
  • :棕背三趾翠鳥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目:翠鳥亞目
  • 亞綱:今鳥亞綱
  • 亞科:翠鳥亞科
  • 命名者及年代:Strickland, 1847
  • 英文名稱:Rufous-backed Kingfisher
生活習性,分布範圍,外形特徵,生長繁殖,保護等級,

生活習性

是一種顏色非常艷麗的小型森林翠鳥。通常棲息於茂密的森林和河岸近水的地方,一般單獨或情侶共同捕食。同大多數森林獵翠鳥一樣,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樹葉或泥土中尋找獵物。主要食物是昆蟲,蝗蟲,蒼蠅和蜘蛛,也吃各種水生動物如水甲蟲,小螃蟹,青蛙和小魚。
棕背三趾翠鳥
棕背三趾翠鳥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中國香港地區、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台灣地區、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

外形特徵

棕背三趾翠鳥體形非常形小,是一種紅黃色翠鳥。頭、額橙紅色,頭部兩側頸至喉有一淺黃色三角區;背紅棕色,胸橙色,腰、腹黃色,尾上覆羽、尾羽橙紅色,除尾羽外,其他各部位中央桔紅色,具反光。翼紅褐色。羽毛端部具深藍色羽緣;頦白色;喉淡蛋黃白色;耳羽紅色,具反光;嘴下至胸、腹、尾下覆羽蛋黃色,嘴以下至胸、尾下覆羽較深,腹部較淺。虹膜棕色;嘴、腳紅色。
棕背三趾翠鳥
棕背三趾翠鳥
趾僅3個;尾較嘴短;翼形尖長;羽色非黑白色。嘴粗直,長而堅,嘴脊圓形;鼻溝不著;翼尖長,第1片初級飛羽稍短,第 3、4片最長;尾短圓;體羽艷麗而具光輝,常有藍或綠色。

生長繁殖

營巢於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壩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25厘米,寬13-15厘米,直徑5-7厘米高。這些洞穴一般不加鋪墊物。雌鳥產3至7卵,直接產在巢穴地上。有些也在樹幹上鑽洞穴為巢。
棕背三趾翠鳥
棕背三趾翠鳥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棕背三趾翠鳥
棕背三趾翠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