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分布範圍,本屬概述,下級分類,
分布範圍
約12種,分布於印度至玻里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我國有2種,產華南、西南和台灣。
本屬概述
攀援灌木或草質藤本,無毛或被短柔毛。葉為單葉或有3-5小葉,或為叉指狀複葉;小葉全緣,基部有時具2腺體。卷鬚單一或2歧。花雌雄異株,白色或淡綠色,組成腋生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總花梗及花梗通常毛髮狀。雄花:花萼筒杯狀,5深裂,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花冠輻狀,5深裂,裂片長圓形,齧蝕狀;雄蕊5,分離,花絲短,基部鄰接,花葯長圓形,小,1室,縱向外彎;雌花:花萼和花冠同雄花;子房1室或不完全的3室,花柱3,或稀4,圓錐形,肉質,柱頭新月形;胚珠多數,下垂。果實棒錘狀或圓柱狀,乾燥,無棱或稍具棱形,頂端闊截形,3瓣裂。種子覆瓦狀排列,壓扁,頂端具極薄、延長的膜質翅,邊緣具深波狀疣狀凸起,種皮堅脆。
下級分類
1、藏棒錘瓜Neoalsomitra clavigera (Wall.) Hutch.
攀援藤本。莖枝細弱,具縱條紋,無毛或節上被微柔毛。葉膜質至薄紙質,具3小葉,葉柄長約2厘米,被短柔毛;小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3厘米,寬4.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稍急尖,通常具1腺體,側生小葉基部常不對稱,邊緣全緣,上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除沿主脈、側脈疏被微柔毛外,余無毛,側脈4-5對,弧曲上升,於邊緣處網結,細脈疏鬆網狀,在上面不明顯,背面稍凸起;小葉柄長約1厘米,被短柔毛。卷鬚細長,無毛,先端2歧。花雌雄異株。雄花序側生或頂生,總梗纖細,長12-30厘米,分枝長10-15厘米,無毛,多花;花梗毛髮狀,無毛或被微柔毛,長4-8毫米;花萼裂片披針狀線形,長1.5-2毫米,被微柔毛;花冠裂片卵形,長2-2.5毫米,急尖,具5脈,被微柔毛。雌花花萼及花冠同雄花;子房棍棒狀,基部長漸狹。果實近圓柱形,長8-8.5厘米,徑約2厘米,綠色,頂端截形,基部近圓形,平滑,無毛,內有多數種子。種子近星狀,灰褐色,長12-14毫米,寬8-10毫米,厚1.5-2毫米,邊緣具4-5個粗齒,基部偏斜,漸狹,中部稍凸起,兩面均具細皺紋,頂端具淡褐色半透明翅,翅長圓形,長17-22毫米,寬7-8毫米,先端圓形。果期9月。
產西藏東南部(墨脫)。生於海拔900米的山坡闊葉林中。分布於印度北部、孟加拉、錫金、緬甸和馬來西亞。
2、棒錘瓜Neoalsomitra integrifoliola (Cogn.) Hutch.
攀援草本。莖細長,多分枝,具縱棱及槽,被短柔毛或近無毛。葉片膜質或薄紙質,鳥足狀,具5小葉;葉柄長1.5-2厘米,具條紋,被短柔毛;小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中間小葉長7-14厘米,寬3-5.5厘米,側生小葉較小,先端漸尖,基部鈍,有時具2腺體,全緣,上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短柔毛,余無毛,側脈4-5對,弧曲上升,網結,兩面稍凸起,細脈網狀;小葉柄細,長0.5-1厘米,密被短柔毛。卷鬚細長,疏被短柔毛,近頂端2歧。花雌雄異株。雄花排列成腋生圓錐花序,金字塔形,多分枝,長20厘米,主軸和側軸細,具縱條紋,被短柔毛,側軸基部具鳥足狀5小葉;花梗毛髮狀,長5-8毫米,疏被短柔毛狀紅色腺體;小苞片鑽狀披針形,長1-2毫米,密被短柔毛。花萼筒短,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疏被長硬毛狀柔毛;花冠輻狀,白色,5深裂,裂片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急尖,外面密被短柔毛;雄蕊5,分離,花絲長約8毫米,外彎,花葯卵形,徑約0.5毫米。雌花組成較小的圓錐花序,花萼與花冠同雄花;子房近圓柱形,長約10毫米,被短柔毛,花柱3,柱頭2裂。蒴果圓柱形,長4-6.5厘米,徑1.5-2厘米,綠色,被短柔毛,頂端截形,基部鈍,成熟時頂端開裂,具種子多數。種子狹卵形,邊緣具5-7個粗尖齒,黃褐色,長10毫米,寬6毫米,中央凸起,具皺褶,頂端具1膜質、長約15毫米的翅。花期9-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4月。
產雲南、廣東、廣西和台灣等省區。生於海拔550-840 (-1600) 米的溝谷雨林或次生林中、灌叢中。分布於越南、寮國、高棉、泰國馬來半島和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