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果子

棒槌果子

棒槌果子,是津門(天津)地區特色傳統早點食品,因成品呈棒槌形,所以得名。棒槌果子製作講究,按照不同的季節,用不同比例的鹼、礬、鹽加清水和面,把面開成長條,反覆揉勻搋透,經過將條、剁條、撂條、抻長成型,放入熱油中炸透後即可食。屬於高溫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也不宜常吃。尤其是恢復期的病人、老年人、孕婦和兒童吃時更要謹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棒槌果子
  • 主要食材:麵粉
  • 口味:爽口
  • 輔料:鹽
簡介,典故,製作,特色,

簡介

“棒槌果子”即油條,為津門傳統早點食品,因成品呈棒槌形,所以得名。棒槌果子製作講究,按照不同的季節,用不同比例的鹼、礬、鹽加清水和面,把面開成長條,反覆揉勻搋透,經過將條、剁條、撂條、抻長成型,放入熱油中炸透後即可食。 其特點是色澤老紅。口感鹹、香、脆,滋味俱全。一般早晨的街邊都有出售棒槌果子的小攤。
棒槌果子

典故

在天津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宋朝大奸臣、賣國賊秦檜以及他的婆娘王氏害死精忠報國的英雄岳飛之後,更加變本加厲地以莫須有的罪名將為岳飛鳴冤的社會名流活活折磨而死,激起子民眾的憤怒。有一叫施全的勇士,就因行刺秦檜而被砍頭示眾;其兄弟施中夫婦得知秦檜還要滅九族的訊息,便裝扮成漁民從臨安(現杭州)乘一小船,經運河北上逃到天津,在三岔河口搭7窩鋪住下,改名叫朱欽惠(即誅秦檜的諧音)。為了餬口,他們夫妻二人由賣花生,改鹹賣油炸貨,把和好的面切成小塊,再把兩小塊摞在一塊,抻成長條在油鍋里炸熟炸透,取了個名字"油炸檜",意思是炸死秦檜王氏這對狗男女,讓人們咬碎嚼爛,咽肚子裡。以解心頭之恨。“油炸檜”一上市,人們紛紛購買,夫妻雖累,但賣“油炸檜”既解恨,又賺錢,心中十分高興。秦檜死了多年後,儘管“油炸檜”脆香可口,但秦檜臭名遠揚,人們憤恨之下,索性將這一小吃叫成“油炸鬼”,叫俗了點就是“油鬼”、“油檜”,後來又被人們叫成"油條",由於這個品種形狀像棒槌,到了清朝年間,人們又將它改名為“棒槌餜子”。

製作

將礬、鹼、鹽按比例兌好,碾碎放入盆內,加入溫水攪拌溶化,成乳狀液,並生成大量的泡沫,且有響聲,再加入麵粉攪拌成雪花狀,揣搗使其成為光滑柔軟有筋力的麵團,用溫布或棉被蓋好,醒20至30分鐘,再揣搗一次,再疊面,如此3至4次,使麵團產生氣體,形成孔洞,達到柔順。案板上抹油,取麵團1/5放在案板上,拖拉成長條,用小面杖擀成1厘米厚、10厘米寬的長條,再用刀剁成1.5厘米寬的長條,將兩條摞在一起,用竹筷順長從中間壓實、壓緊,雙手輕捏兩頭,旋轉後拉成長30厘米左右的長條,放入八成熱的油鍋中,邊炸邊翻動,使坯條鼓起來,豐滿膨脹酥脆,呈金黃色即成。製作原理:製作油條的麵團屬於礬、鹼、鹽麵團。由於此種麵團反應特殊,所以在成熟工藝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只適宜於高溫油炸方法,才能達到鬆軟酥脆的特點。麵團調製所摻入的明礬(白礬)、鹼(純鹼)、鹽(勁大的粗鹽)在水的作用下而產生氣體,使麵團達到膨鬆。

特色

“棒槌果子”即油條,為津門傳統早點食品,因成品呈棒槌形,所以得名。棒槌果子製作講究,按照不同的季節,用不同比例的鹼、礬、鹽加清水和面,把面開成長條,反覆揉勻搋透,經過將條、剁條、撂條、抻長成型,放入熱油中炸透後即可食。其特點是色澤老紅。口感鹹、香、脆,滋味俱全。一般早晨的街邊都有出售棒槌果子的小攤。棒槌果子含豐富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少量的維生素及鈣、磷、鉀等礦物質,含粗纖維多,能夠清除體內垃圾,具備排毒養顏的功效,還能健脾養胃促進消化。但含有大量的鋁、脂肪、碳水化合物,部分蛋白質,是高熱量、高油脂、少營養的垃圾食物。屬於高溫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也不宜常吃。尤其是恢復期的病人、老年人、孕婦和兒童吃時更要謹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