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村原本叫“綿花村”。在青島的村莊中,城陽的棉花村只是深山中的一個小山村 ,以前村中的居民要想出山需要走半天時間,如今當地搞旅遊開發,山裡的農家宴和水果遠近聞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棉花村
- 原叫:綿花村
- 地區:青島
- 戶數:400多戶
- 地理環境:四面環山
- 農作物:櫻桃 、杏和板栗
村莊介紹
村莊風景
村莊發展
棉花村由24個自然村組成,有刁口、流河水、小莊、山火石、標前、芍藥澗、東水場、西水場、南崖、北崖、八分地、大屋、東河、樓南頭、平嵐、北坡、老崮後、流草、大莊、趟子溝、花西坡、愛爾澗、黃家營、樓山後。2003年底,該村共有330戶,998口人。
村落傳說
二標山下有一廟台子遺址,那古時臼米的臼子和養狗的窩子尚在,說明此處古代曾有廟宇,毀於何時無從考證。相傳,很早以前,廟內只有和尚與弟子二人。有一年,每當老和尚外出,就有一個小姑娘來與小和尚玩耍。後被師傅發現,即叮囑徒弟:她再來時,你把紅線球用針別在她後背的衣服上,徒弟照辦了。結果順著紅線繩找到了一棵大人參。師徒二人小心翼翼將其挖出後,回廟裡洗淨燉煮。此時,師傅又要有事外出,叮囑徒弟,一定等我回來才開鍋。可徒弟被人參的香味誘惑,把參偷吃了。師傅回來大怒,操起扁擔就打,結果徒弟卻飛走了,一氣之下,把鍋里的湯餵了狗,狗也飛走了。師傅一看,湯也有用,就把鍋刷了刷也喝了,但總飛不起來,力氣卻大增。他用扁擔串起廟宇,背上就走,準備去仰口,途中被山撞掉了兩個廟角,最後身疲力乏,扔在了馬鞍石的北頭。那撞掉兩廟角的南掉角山、北掉角山仍在展示它們的雄姿。如“鷹嘴石”、“官帽子石”、“響水流子”、“芍藥澗”、等傳說更枚不勝舉。
經濟發展
解放前,棉花村是一處窮山溝,山崗薄地,土壤貧瘠;種糧糧不長,種菜菜不收。那時當地民眾流傳著一首民謠:一壇鹹菜一斗糧,一個草垛三間房;豬進屋,雞上炕,髒水流的滿街淌。這裡的人們祖輩以砍柴、開荒、植樹維生,慣於睡五更,起半夜,肩挑柴草步行五十里,去即墨趕大集,摸點糧食度饑寒。
山是原來的山,水是原來的水,解放後,村民們有了自己的山林和土地,大力發展糧食生產,並在林果方面下功夫,使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吃的仍是統銷糧。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生活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解決了溫飽。
改革開放後,村民們利用山區優勢,面向市場經濟,進一步挖掘果樹栽培的潛力,依靠科學種植,使原來的窮山溝變成了如今的花果山。如今,全村果樹發展到600餘畝,10萬多株,年產量40萬公斤。主要品種不但有大紅杏、梨、柿子、大棗、山楂、板栗等,還有棉花特有的大櫻珠和引進的紅燈、烏克蘭及煙臺大櫻珠,果實個大、色艷、可口。杏子有大紅杏、金太陽、大麥黃、甜杏核…單果重達150克。果實收穫季節,山村車水馬龍,村民家家賓客盈門,好不熱鬧。
為發展經濟,村民們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斷開闢進村路。原路路面不足4米,坑坑窪窪。1976年由書院水庫北岸改道於南岸山坡上,於1977年,全村投入勞力10萬個,利用兩年的時間,開山辟嶺拓寬了路面。後於1993年春,在上級政府及有關單位的支持下,投資300多萬元又對路面進行了加寬,並以瀝青硬化。如今,進村路寬達10米,總長10餘華里。村通區城城陽的公車已開通,方便了民眾,促進了村莊經濟的發展。
近年,村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積極開發旅遊事業。於1999年投資30餘萬元在村圍子頂上築起了涼亭,鋪設了1000多級的石級路,供遊人登山遊覽。遊人立於此亭,舉目眺望,棉花村的美景盡收眼底,如臨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