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纖維長度

棉纖維長度,是指一根棉纖維伸直時兩端之間的距離。一束、一包或一批原棉中各根棉纖維的長度不完全相同,即使在同一棉株、棉鈴甚至同一棉籽上,各根纖維的長度也有差異。另外,氣候、土壤、生長日期以及軋棉工藝,對纖維長度都有一定影響。

正文,

正文

一根棉纖維伸直時兩端之間的距離。一束、一包或一批原棉中各根棉纖維的長度不完全相同,即使在同一棉株、棉鈴甚至同一棉籽上,各根纖維的長度也有差異。另外,氣候、土壤、生長日期以及軋棉工藝,對纖維長度都有一定影響。棉纖維的長短不齊形成長度分布,在實用中根據統計或物理意義定出原棉的各種長度指標。一般所說的棉纖維長度常指商業長度而言,通常是手扯長度。在紡織工業中根據工藝上的需要(如設計羅拉隔距、細紗拈度、控制落棉和質量管理等),常常使用主體長度、品質長度、短絨率等有關長度的指標。
棉纖維長度主要決定於棉花的栽培種,長絨棉纖維長於細絨棉纖維,細絨棉纖維長於粗絨棉纖維。同一栽培種原棉中的不同品種或不同種植地區,纖維長度也互不相同。
棉纖維長度與棉紗品質的關係密切。在其他條件相同時,較長棉纖維紡成的紗線強度較大,可紡的紗較細,條幹較均勻,因此棉纖維長度是表達原棉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在紗線拉伸至斷裂的過程中紗中纖維與纖維之間的抱合力隨纖維長度的增大而提高,纖維與纖維之間的滑脫率則相對減少,使成紗的強度增大,在紡紗時斷頭率相應減小。原棉的短絨率是影響成紗條幹和製成率的重要因素,短絨率大的原棉紡成紗的條幹也較差。棉纖維長度也是調節或設計紡紗工藝參數的依據之一。
棉纖維長度檢驗  在商業收付上一般使用手扯尺量法檢驗棉纖維長度。由於紡紗工藝上的需要,漸漸出現多種形式的纖維長度檢驗方法和儀器,例如排圖法、梳片式、測厚式、光電式、氣流式、電容式等。各種方法和儀器所測得的長度指標不完全相同。隨著科學的發展又出現了半自動和全自動纖維長度儀,向著正確、快速、和多指標的測試方向發展。
棉纖維的長度指標  常見的有手扯長度、主體長度、平均長度、跨距長度(或稱跨越長度)等,中國和有些國家多使用羅拉式長度分析儀,其長度指標為主體長度、品質長度、短絨率、基數、長度均勻度等。
手扯長度 又稱商業長度。手扯又分為對扯法和平扯法兩種。習慣上使用對扯法:用雙手握住棉樣撕成兩截,把右手棉樣重疊於左手中,合併握緊,對棉樣中的游離纖維稍予清除,再按規定方法左右手交叉反覆重疊,最後整理成較整齊的棉樣,用尺量其長度。這種方法代表性大,效率高,適用性廣,缺點是很難避免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而且不能了解纖維長度的分布情況和有關指標。手扯長度一般較接近於重量主體長度,當纖維長度不勻較大或整齊度差時,往往略大於主體長度。幾種棉纖維的手扯長度和長度排列見圖1。 主體長度 在纖維長度分布頻率圖上頻率最大處的纖維長度,分為重量主體長度和根數主體長度兩種。一般所謂主體長度是指重量主體長度,以纖維長度分組稱重來計算,主體長度位於重量最大的一組,規定用差數法作插值計算。
品質長度 又稱右半部平均長度或主上平均長度,指重量主體長度以上的纖維按重量加權的平均長度。中國在設計或校準細紗機的羅拉隔距時,常以品質長度為主要參考指標。
平均長度 有按重量加權平均和按根數加權平均兩種。在長度檢驗中一般用按重量加權平均長度,但在計算成紗中拉伸纖維的滑脫率以推算棉紗強力時,則以使用按根數加權的平均長度為宜。
跨距長度 纖維長度測量儀器照影機所採用的棉纖維長度指標,現開始用伸展長度代替。假設梳子隨機握住棉纖維試驗須叢,以梳子根部的纖維量為100%,對應於纖維量某一百分率的跨距長度,等於從梳子根部到該處的距離。美國規定 2.5%跨距長度為商業上收付的標準長度。
短絨率 又稱短纖維率,是指短於規定長度的纖維重量對全部纖維重量的百分率。中國的棉花標準規定當主體長度不大於30毫米時以16毫米為短纖維的界限;當主體長度超過30毫米時,以20毫米作為短纖維的界限。
基數和長度均勻度 在某些羅拉式長度分析儀上測試纖維長度時,用來計算長度均勻性質的指標。主體長度附近5毫米範圍內纖維重量對總重量之比稱為基數,基數與主體長度的乘積稱為長度均勻度。基數大表示纖維整齊,但在長度相差很大的棉樣互相比較時不宜引用基數,只有長度較短的棉纖維,基數隨纖維長度整齊程度的增加而相應增大。
整齊度 表示纖維長度的整齊程度的指標,其定義因試驗方法不同而異。數字式照影機上所規定的整齊度稱為整齊指數。美國規定整齊指數為(50%跨距長度/2.5%跨距長度)×100。
纖維長度頻率圖 表示纖維長度分布情況的坐標圖。將一束纖維的根數按長度分組計量,以橫軸表示束纖維長度l,縱軸表示纖維的根數百分率f(l),作坐標圖。當分組的組距很小時,畫成的圖形再加以修勻。畫出的連續曲線,稱為纖維長度-根數頻率圖(圖2)。圖中o為起始點,w為最長纖維長度,曲線下所含的面積代表纖維的總根數,代表長度為lx以上的纖維根數。 纖維長度一次累積頻率圖 纖維按長度排列時表達其累計根數和長度的坐標圖,如用拜氏纖維長度分析器反方向排圖並轉動90°時,即得到相近於纖維長度的一次累積頻率圖。以橫軸表示纖維長度,縱軸表示某一長度纖維的累計根數百分率q(l),即得纖維長度-根數的一次累積頻率圖(圖3),q(l)曲線為一次累積頻率曲線,表示纖維的總長度,纖維的根數平均長度為,由於q(o)=1,故代表纖維的根數平均長度。 纖維長度二次累積頻率圖 均勻棉條在羅拉拑口上的纖維須叢長度,如整理後按長度排列即可畫成須叢長度曲線圖,在理論上稱為纖維長度的二次累積頻率圖(圖4)俗稱照影機曲線圖。如以橫軸表示纖維長度,縱軸表示所作成的圖,自曲線上各點所作曲線的切線與橫軸的夾角自左至右越來越小,成為曲線的形態特徵。在這個曲線圖上可計算出各種長度指標,例如自曲線的頂點A處作曲線的切線與橫軸的截距oB為根數平均長度,曲線下包含的面積相當於1/2重量平均長度,2×面積AowA/Ao=重量平均長度。如短絨界限為D,r(D)=DE,過曲線上E點作曲線的切線分別交縱軸於F、交橫軸於G,則AF/Ao=短絨率。在縱軸Ao的2.5%處作橫軸的平行線交曲線於J,作JH⊥ow並交橫軸於H,則oH為2.5%跨距長度(2.5%伸展長度)。在曲線上還可以計算出其他指標,例如自B點作垂線交曲線於C,則2×BC/oA為纖維長度的平均差不勻率。纖維長度的二次累積頻率曲線的理論首先為美國人赫特爾所利用,曾制出第一代纖維照影機。因此,纖維長度二次累積頻率曲線又稱為照影機曲線。這一曲線的理論引起世界上很多學者的興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