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絮藤是茜草科、流蘇子屬植物流蘇子(學名:Coptosapelta diffusa)的別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棉絮藤
- 拉丁學名:Coptosapelta diffusa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目:茜草目
- 科:茜草科
- 族:金雞納族
- 屬:流蘇子屬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
形態特徵
藤本或攀緣灌木,長通常2-5米;枝多數,圓柱形,節明顯,被柔毛或無毛,幼嫩時密被黃褐色倒伏的硬毛。葉堅紙質至革質,卵形、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2-9.5厘米,寬0.8-3.5厘米,頂端短尖、漸尖至尾狀漸尖,基部圓形,乾時黃綠色,上面稍光亮,兩面無毛或稀被長硬毛,中脈在兩面均有疏長硬毛,邊緣無毛或有疏睫毛;側脈3-4對,纖細,在下面明顯或稍明顯;葉柄長2-5毫米,有硬毛,稀無毛;托葉披針形,長3-7毫米,脫落。花單生於葉腋,常對生;花梗纖細,長3-18毫米,無毛或有柔毛,常在上部有1對長約1毫米的小苞片;花萼長2.5-3.5毫米,無毛或有柔毛,萼管卵形,檐部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0.8-1毫米;花冠白色或黃色,高腳碟狀,外面被絹毛,長1.2-2厘米,冠管圓筒形,長0.8-1.5厘米,寬約1.5毫米,內面上部有柔毛,裂片5,長圓形,長4-6毫米,寬約1.5毫米,內面中部有柔毛,開放時反折;雄蕊5枚,花絲短,花葯線狀披針形,長3.5-4毫米,伸出;花柱長約13毫米,無毛,柱頭紡錘形,長2.5-3毫米,伸出。蒴果稍扁球形,中間有1淺溝,直徑5-8毫米,長4-6毫米,淡黃色,果皮硬,木質,頂有宿存萼裂片,果柄纖細,長可達2厘米;種子多數,近圓形,薄而扁,棕黑色,直徑1.5-2毫米,邊緣流蘇狀。花期5-7月,果期5-12月。
產地生境
產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香港、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生於海拔100-1450米處的山地或丘陵的林中或灌叢中。國外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模式標本采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