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城運河

棉城運河(Miánchéng Yùnhé),在潮陽縣棉城鎮。南接練江,北通榕江。開鑿於明代順年間(1457—1464)。長13.4公里。因環繞棉城縣城,因而為當人人民稱為護城河。

為使練江與榕江、韓江的航運連貫起來,明代在棉城修建棉城運河(後溪)長7.5公里,連繫練江和牛田洋。這樣船隻不必繞過外海,便可安全快捷到達揭陽、海陽等地,效益巨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棉城運河
  • 注音:Miánchéng Yùnhé
  • 地理位置:潮陽縣棉城鎮
  • 開鑿時間:明朝順年間
歷史簡介,交通成就,

歷史簡介

潮陽護城河昔稱濠,最初在城東一帶下有淺濠,自東迤北折南可通潮水。明朝天順年間(1462年前後)知縣陳瑄鑿通護城濠(河),其深一丈,寬二丈。明朝宏治五年(1492)知縣姜森再清淤拓基,砌石築岸,其深一丈,寬五丈,長千餘丈,南從前溪北到後溪港口船可航行,此時潮陽護城河成為潮陽河道之一部分了。 潮陽護城河形成之後,常淤常疏,到清朝同治年間竣修了12次,其中較大規模的是明朝嘉靖十年(1351)署知縣秦僎主持的修河與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縣伍禮彬主持署河的工程,明潮陽人御史陳大器曾著文《重修潮河記》與清潮陽人肖重光的《重浚河渠記》詳細記錄其整修過程。 陳大器與肖重光在碑記中都強調護城河貫穿南北、連通前溪與後溪對航運事業的重要性。因為練江自上而來至前溪港口,練江沿岸貨物經運至此而無護城河通行則需從海門港出海甚為不便。而北邊從汕頭一帶而來商船又無法直通前溪運往內地。護城河道上,“凡商船鹽艚漁艇木筏所往來出入,莫不沿河以達于海”。這樣護城河一旦淤塞,南北成斷港,“鼓棹者嘆阻矣,負載者苦勞矣,商旅嗷嗷何以堪”(肖重光碑記)。而經過浚修之後,“乘載者利涉,轉輸者馳肩,守御者得倚天塹之固,泉貨以通,民用以利,形勢以張,風氣以開,人文以彰”(陳大器碑記文)明清兩朝浚護城河多次,據方誌載:明代宏治五年知縣姜森浚河,十七年知縣張廷槐再浚,嘉靖十年署知縣秦僎又浚,三十八年知縣蔡明復折近河民居之半重浚,隆慶二年署知縣潘槐浚東北段,萬曆三十二年知縣王訓重浚河,崇禎十三年知縣李楓浚 深三尺。清朝乾隆二十六年知府周碩勛與知縣孫煒浚河,隔年署知縣宋鑒復加疏鑿,五十七年知縣伍禮彬疏通河塹,道光五年知縣劉懷谷諭紳商捐資浚河,同治七年知縣張 再諭紳商籌款疏浚。

交通成就

從記載中可以看出防城河有關百姓生計,大多是士紳向地方官員提出修河意見後由知縣主持疏浚,由商戶百姓捐資以至房屋使工程得以成功。 如今的護城河經過大修,已經成為潮陽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